徐訏小说

作品数:101被引量:2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余礼凤佟金丹金凤江卫社马娟娟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昌大学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省海洋文化与经济研究中心课题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吉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居于此地书写彼地的情感滤化——徐訏小说审美特质探析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9年第12期71-72,共2页王晖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徐訏、无名氏创作审美特质的比较研究”(1721706)课题
徐訏执着距离情思的美学追求,常居于此地书写彼地,利用情感过滤的方式来刻意处理小说的背景,将故事引向别处,以产生和现世的疏离,超越时代,获得异乎寻常的美感,作品也相应具有更为普遍、永久的价值.
关键词:审美特质 情感过滤 人性体验 
孤独体验与徐訏的小说创作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5年第8期21-22,共2页金凤 
"孤独"作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气质贯穿于徐訏创作的整个历程,一方面这些主人公感觉孤独,寻求了解,但另一方面却又总是在走向孤独,是一个个孤独的跋涉者,个中原委明显折射出徐訏本人的性格特征和心路历程。
关键词:徐訏小说 孤独体验 存在主义 心路历程 
于细微之处见深刻——浅谈徐訏小说的细节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5年第1期5-7,共3页余礼凤 
细节是文学作品的最小单位,是文学作品的灵魂与血肉。艺术的魅力在于细节,没有细节就没有艺术。细节的优雅、精致与细腻是徐訏小说的一大特色,本文从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的几个角度简论徐訏小说的细节及其原因。
关键词:徐訏小说 细节 深刻 
关于爱情的幻想叙事——徐訏小说《巫兰的噩梦》解读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2年第8期126-127,共2页赵一民 
徐訏是中国现代文学中一个非常独特的作家,他的小说《巫兰的噩梦》构筑了一个畸形的爱情故事,父与子乱伦式的三角恋情,都是建立在对幻象的追求上。小说通过幻象的存在和坍塌,用文学的方式揭示了人性的潜意识深层的本能冲突和无可抵挡的...
关键词:三角恋情 幻象追求 命运综错 
神性的追寻——论徐訏小说的爱情神话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2年第2期73-74,共2页马娟娟 
华侨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09HSK17
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爱情主题常常被赋予表达现代性话语的代码功能,现代爱情小说如鸳鸯蝴蝶派小说"、五四"个性主义爱情小说和20世纪30年代社会爱情小说都将爱情放置于社会伦理或政治意识形态之中,或宣示个性意识的觉醒,或思考现实背景下...
关键词:徐訏 爱情 神话 死亡 神性 
身份认同与力比多转型——徐訏小说《鬼恋》的文化解读被引量:1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0年第3期94-95,共2页桂晓东 
身份认同是知识分子立世的根本性要求。解读《鬼恋》,对于认识革命时代的知识分子身份认同及生活转型、对于理解知识分子生存处境,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身份认同  知识分子 转型 
浪漫的传奇 传统的回归——重读徐訏小说《风萧萧》被引量:2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09年第9期90-92,共3页吴苏阳 
徐訏用热情细腻、富于理想化的笔触,展示了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展现了人性的美丽和光辉。爱情故事只是一个躯壳,从人性深度上表现和探测生命才是《风萧萧》浪漫传奇的灵魂。在接受西方现代文化影响的同时,徐訏从生养他的民族传统文化中...
关键词:徐訏 《风萧萧》 爱情传奇 传统文化 
论徐訏小说的叙述模式被引量:1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09年第9期93-95,共3页郭玉玲 
徐訏作为后期浪漫派的代表作家,其小说叙述模式上所呈现出来的叙述者=人物固定内聚焦的视角模式、倒叙的叙述结构及叙述背景的淡化等特点使他成为上世纪40年代最善于讲述故事的中国小说家之一。
关键词:徐訏小说 叙述视角 叙述结构 叙述背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