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区

作品数:987被引量:4127H指数:3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张友鹏王思华贾志东何金海简茂球更多>>
相关机构: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热带气象学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东亚夏季经向水汽输送的变异及其对极端降水的影响被引量:2
《热带气象学报》2020年第6期784-794,共11页胡奕阳 张泽宇 简茂球 尤俊丽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全球变化及应对”专项项目(2016YFA06006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30530)共同资助。
东亚夏季降水的异常与水汽输送的变异密切相关。基于1958—2016年资料,研究了夏季东亚季风区经向水汽输送的主要变异特征及其对东亚夏季极端降水的影响。经向水汽输送的第一主变异模态表现出中国东部和西北太平洋上的水汽经向输送呈现...
关键词:东亚季风区 经向水汽输送 夏季极端降水 海温 欧亚遥相关 
大涡模式分辨率对海洋信风区大气边界层结构和演变模拟的影响被引量:8
《热带气象学报》2018年第1期23-33,共11页任燕 黄倩 张君霞 王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5013;41275006;41205007)共同资助
利用BOMEX(巴巴多斯海洋与气象学试验)的探空资料和LEM(大涡模式),通过改变LEM水平分辨率的敏感性数值试验,对比分析不同尺度的湍涡对信风积云边界层中混合层和云层的结构、演变以及对流形式和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平分辨率较高时模...
关键词:大气物理学 边界层结构 大涡模式 信风积云 模式分辨率 
青藏高原、东亚季风区、西北太平洋地区云系结构及相联加热机制的对比分析被引量:2
《热带气象学报》2017年第5期598-607,共10页刘建军 陈葆德 
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重点专项(2016 YFE 0109700)资助
应用7年(2006年5月18日—2013年5月18日)的Cloud Sat卫星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了青藏高原、东亚季风区、西北太平洋地区云发生频率的特征,并利用欧洲中心再分析资料,计算了三个地区的视热源、视水汽汇Q1、Q2,分析探讨了三个地区与云发生频...
关键词:青藏高原 东亚季风区 西北太平洋 云系结构 加热机制 对比分析 
北半球冬季亚澳振荡与亚澳地区气候的关系
《热带气象学报》2016年第1期85-93,共9页伯玥 王澄海 
国家自然基金(41275061、41471034);国家重点研究计划“973”(2013CBA01808)共同资助
再分析资料的EOF结果揭示,冬季亚澳季风区对流层上层位势高度场存在着南北反相变化的振荡——亚澳振荡(AAD),并定义亚澳振荡强度指数(AADI)。通过相关和合成分析,结果表明,冬季亚澳振荡与同期北半球冬季亚澳地区天气、气候之间存在显著...
关键词:亚澳季风区 亚澳振荡 对流层上层 位势高度场异常 季风强度 
夏季东亚季风区Hadley环流上升支结构异常及其对长江流域降水的影响被引量:6
《热带气象学报》2015年第4期467-474,共8页秦育婧 王盘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05065);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2465);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共同资助
利用ECMWF最新发布的Interim再分析资料,计算了东亚季风区Hadley环流质量流函数,并使用EOF分解、相关分析及合成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了夏季东亚季风区Hadley环流上升支结构的异常特征及其对我国长江流域降水的影响。发现夏季东亚季风区H...
关键词:HADLEY环流 上升支 降水 东亚季风区 长江流域 
中国东部季风区春季气候的变暖特征被引量:8
《热带气象学报》2010年第5期606-613,共8页陈少勇 郭忠祥 白登元 张燕霞 夏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775057)资助
利用中国东部375个测站1961—2006年地面气温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EOF、REOF、Mann-Kendall、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季风区春季的气候变暖特征。结果表明:季风区春季增温显著,近46 a增温率为0.25℃/(10 a)。从1989年开始增温,1996年...
关键词:中国东部 季风区 春季 气温 变化特征 
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对东亚季风区的影响及不同时间尺度变化研究进展被引量:33
《热带气象学报》2008年第1期11-19,共9页林爱兰 梁建茵 谷德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75055);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6020745);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5B32601007)
在引证论述大气ISO对东亚季风区天气气候重要作用的基础上,概括性地回顾大气ISO基本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的主要成果,重点针对热带大气ISO的季节变化、年际变化甚至年代际变化方面的研究工作进行总结评述。
关键词:大气季节内振荡 不同时间尺度变化 特征和机理 对东亚季风区的影响 
亚洲季风区感热凝结潜热对副高带季节演变的影响被引量:12
《热带气象学报》2006年第2期121-130,共10页舒锋敏 简茂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175018)
利用1958~1998年NCEP/NCAR的逐日再分析资料,探讨了亚洲夏季风建立期间感热、凝结潜热和副高带季节演变的气候特征,并重点分析它们相互耦合的特征。结果表明:亚洲季风区的地表感热、凝结潜热影响印缅槽生成和阿拉伯副高西移的机制是相...
关键词:亚洲季风区 感热通量 凝结潜热 副热带高压带 季节演变 
亚澳季风区水汽输送季节转换特征被引量:29
《热带气象学报》2006年第2期138-146,共9页刘芸芸 何金海 梁建茵 李春晖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NO.0400391);热带海洋气象科学研究基金共同资助
利用NCEP/NCAR1957~2001年45年逐日的再分析资料,从地面开始积分计算整层的水汽输送通量,从气候平均的角度分析了亚澳季风区大尺度水汽输送的季节转换演变特征。分析发现,亚澳季风区水汽输送由冬季向夏季的季节转换的基本特征是:夏季...
关键词:亚澳季风区 垂直积分的水汽输送 季节转换 中南半岛 
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异常期间印度洋偶极子对东亚季风区影响的数值模拟被引量:20
《热带气象学报》2004年第4期375-382,共8页闫晓勇 张铭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我国重大气候灾害的形成机理和预测理论研究"(G1998040900);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大气环流季节异常的动力分析;数值模拟和预测研究"(40233027)
利用中科院大气所的IAP AGCM-Ⅱ大气环流模式,模拟了在存在和没有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影响下,印度洋偶极子对东亚季风区天气气候的影响。结果表明:后者东亚地区西南季风的爆发偏晚,南海夏季风增强,此时我国大陆降水偏多;而前者西南季...
关键词:数值模拟 印度洋偶极子 东亚季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