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灾迹地

作品数:13被引量:7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许冬焱石胜友李旭光王周平唐元会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师范大学肇庆学院西南大学涪陵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广西植物》《林业科学》《安徽农业大学学报》《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温带山地森林强风致灾的影响因子分析——以长白山风灾区为例被引量:9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年第2期130-139,共10页高翔 张英洁 许嘉巍 靳英华 郭笑怡 陶岩 胡睿 韩莹莹 白云玉 王慧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571078,41171072);长白山科学研究院开放基金资助项目(201501);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科学技术项目(JJKH20170916KJ);长白山资源与生物多样性吉林省联合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
利用长白山风灾前(1985年)和风灾后(1987年)的遥感影像,提取了1986年台风维拉在长白山西南坡森林中形成的风灾迹地,并解译出风灾迹地上风灾前的植被类型;利用长白山DEM数据,提取风灾迹地海拔、坡度和坡向地形因子数据,分析了风灾迹地的...
关键词:温带山地森林区 风灾迹地 致灾影响因子 
缙云山风灾迹地恢复群落植物种群生态位研究
《肇庆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41-47,共7页许冬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371141)
以缙云山自然保护区风灾迹地恢复群落5个样地的调查资料为基础,采用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比例和生态位重叠值公式,统计分析了风灾迹地恢复群落主要植物种群的生态位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缙云山自然保护区风灾迹地恢复群落中乔木层四川...
关键词:风灾迹地 生态位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缙云山自然保护区 
缙云山风灾迹地恢复群落植物物种多样性
《肇庆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52-56,共5页许冬焱 
以缙云山自然保护区风灾迹地恢复群落5个样地调查资料为基础,研究了缙云山自然保护区风灾迹地恢复群落物种多样性的特征.结果表明:各样地间多样性指数测值变幅不大,物种多样性在群落不同层次的变化规律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
关键词:风灾迹地 物种多样性 恢复群落 缙云山自然保护区 
缙云山风灾迹地恢复群落主要乔木树种种间联结性被引量:5
《广西植物》2009年第3期321-326,共6页许冬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71141)~~
应用方差比率法,并通过2×2列联表χ2检验法及利用联结系数AC指数测定法研究了缙云山自然保护区风灾迹地恢复群落自然恢复样地和人工恢复样地中主要乔木树种的种间联结性。结果表明:(1)自然恢复样地主要乔木种群间在总体上呈一定的正关...
关键词:风灾迹地 种间联结 缙云山 
缙云山自然保护区风灾迹地恢复群落的数量分类被引量:1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49-53,共5页许冬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371141)资助
以缙云山自然保护区风灾迹地恢复群落样地中乔木层树种的重要值为指标,采用纸条排队法、群落相似系数分类法、最近邻体法、组平均法对缙云山自然保护区风灾迹地恢复群落样地进行数量分类。结果表明,4种分类结果基本相似,所调查的5个风...
关键词:风灾迹地 恢复群落 数量分类 群系 缙云山自然保护区 
缙云山风灾迹地恢复群落的形态特征与物种多样性研究被引量:2
《武汉植物学研究》2007年第2期158-162,共5页许冬焱 
以缙云山自然保护区风灾迹地恢复群落5个样地调查资料为基础,研究了缙云山自然保护区风灾迹地恢复群落的特征。结果表明:缙云山自然保护区风灾迹地恢复群落有维管植物84种,隶属于38科60属,科、属的分布型以热带为主,反映了该群落以热带...
关键词:风灾迹地 植物区系 形态特征 物种多样性 缙云山 
缙云山风灾迹地常绿阔叶林生态恢复过程中优势种群分布格局和动态被引量:15
《武汉植物学研究》2003年第4期321-326,共6页石胜友 尚进 田海燕 李旭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9570130)。
根据1992、1994、1996、1999和2001年对缙云山风灾迹地常绿阔叶林生态恢复的调查资料,对优势种群分布格局和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和大头茶的幼苗在恢复过程中不断减少,川灰木、小叶栲和其他常绿阔叶林树种的幼苗在增加;优势...
关键词:生态恢复 优势种群 年龄结构 风灾迹地 缙云山 
缙云山风灾迹地人工混交林生态恢复过程中物种多样性研究被引量:18
《生物多样性》2002年第3期274-279,共6页石胜友 杨季冬 王周平 李旭光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G2 0 0 0 0 4680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 95 70 13 0 )
根据对重庆缙云山风灾迹地人工混交林生态恢复的连续调查资料 ,采用Simpson指数 (D) ,Shannon Wiener指数 (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 (J)进行α多样性测度 ,采用Sorenson指数 ,Bray Curtis指数和Morisita Horn指数进行 β多样性测度。结...
关键词:缙云山 风灾迹地 人工混交林 生态恢复过程 物种多样性 
缙云山风灾迹地生态恢复过程中的群落动态研究被引量:5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第1期57-61,共5页石胜友 李旭光 王周平 齐代华 许文蔚 何正明 
国家自科学然基金! ( 3 95 70 13 0 )
对缙云山风灾迹地森林群落在 1 1年恢复过程中的幼苗动态、群落结构、植物物种组成以及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 1 )在恢复的前 2年 ,马尾松、大头茶的幼苗占绝对优势 ,其次是川灰木、小叶栲的幼苗 ,其他树种的...
关键词:生态恢复 物种多样性 生态优势度 缙云山 风灾迹地森林群落 群落动态 群落结构 幼苗动态 
缙云山常绿阔叶林风灾迹地物种多样性特征研究被引量:4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第2期132-136,共5页田茂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395 70 130 )
次生裸地的恢复保护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用Shannon_Wiener指数 (H′)、Simpson多样性指数 (D)、均匀度指数 (J)研究了缙云山风灾迹地恢复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特征 ,为探索风灾迹地的恢复、保...
关键词:缙云山 常绿阔叶林 风灾迹地 物种多样性 恢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