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

作品数:2343被引量:760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丽珈张蕊青程小青梁林歆高巍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郑州大学中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文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事事放不下, 便会时时不自在
《风流一代》2025年第11期47-47,共1页洞见 
《浮生六记》中说道:“人生碌碌,竞短论长,却不道枯荣有数,得失难量。”人生在世,若终日为利益奔波,过分计较一时之得失,只会使自己疲惫不堪、心力交瘁。唯有放下过多的诱惑和欲望,卸下生活中的负担,生活才能更加充实,人生也才能得以升华。
关键词:诱惑 浮生六记 得失难量 利益奔波 欲望 
悟张弛之道,获幸福人生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2025年第4期26-27,共2页何牧菲 梁苏明(指导) 
追随着羊群来到冬牧场抑或春牧场,骑着駿马看火车快跑……当城市的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短暂逃离,避于诸如阿勒泰之地,为生活松绑,寻求松弛。松弛感不是消费主义的符号与工具,也不是那看似松弛实则疲惫不堪的精装朋友圏。松...
关键词:花开花落 云卷云舒 《浮生六记》 消费主义 莲蓉月饼 冬牧场 幸福人生 阿勒泰 
《彩绘本浮生六记》
《红楼梦学刊》2025年第1期262-262,共1页桐隐 
(清沈复著谭凤嬛绘图人民文学出版社)《浮生六记》是清朝长洲(今苏州)人沈复著于嘉庆年间的自传体散文。内容以作者夫妇生活为主线,描述了平凡而又充满情趣的居家生活和浪游各地的所见所闻。文字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体现古人雅致的生活...
关键词:独抒性灵 沈复 《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 文化多元 居家生活 生活品位 不拘格套 
沧浪亭之游
《养生月刊》2025年第2期188-189,共2页王淼 
桌上摆着一本清代沈复的小品《浮生六记》,封面破损,内页泛黄。多年来不少前尘旧事都已渺茫,但注记旁一段有关游沧浪亭的文字,二十多年不忘,文曰:“少焉,一轮明月已,上林梢,渐觉风生袖底,月到波心,俗虑尘怀,爽然顿释。”及年岁渐长,更...
关键词:沧浪亭 《浮生六记》 沈复 一轮明月 江苏苏州 小品 
鸳梦浮生:明代女剧作家叶小纨
《各界》2024年第12期50-52,共3页李赞 
“闺秀文学”的繁荣是明清文学史上的奇观。晚明时期,在女性教育和出版业兴盛的背景下,女作家大量出现,成为文学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而在这些文学闺秀中,明末的叶小幼不得不提。她出身江南文学世家,天资聪颖、才华横溢,更以女性视角将...
关键词:女性视角 晚明时期 文学作品 女剧作家 女性戏曲 叶小纨 文学世家 《鸳鸯梦》 
自在山居 浮生偷闲
《普洱》2024年第11期78-81,共4页葩佛 欧巴非(图) 
清晨的西山脚下还留有前夜的残雾雨露森林的味道和泥土湿润的气息自大地间悠然而生。寻着风的方向,在穿过中国远征军将官住所庄严肃穆的旧址后,再晃过神来时,脚步已进了“自慢山”。
关键词:中国远征军 庄严肃穆 悠然 
《白蛇:浮生》:传奇故事及其经典化衍变
《中国青年》2024年第17期78-79,共2页刘烨然 
从冯梦龙到张恨水,流光待月。夏末,2024年的暑期档票房冲破了百亿大关。在暑期档这块棋盘上,接连出现了《抓娃娃》《解密》《默杀》等“妙手”,追光动画的《白蛇:浮生》以老少皆宜的国漫IP为看点,自然也成为棋盘上的关键一招。
关键词:冯梦龙 《解密》 白蛇 张恨水 传奇故事 暑期档 浮生 经典化 
文学作品英译本中的重构现象研究--以《浮生六记》四部英译本为例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4年第9期98-101,共4页胡小兵 
安徽农业大学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接受美学视阈下的中美生态文学传播与互鉴”(2018zs05zd)。
文学作品的英译一直被视为翻译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传统翻译观强调译本应对原文进行忠实再现,而现代翻译理论则开始转向译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认为翻译过程是对原作品的一种改写与重构。本文以文学作品《浮生六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
关键词:《浮生六记》 英译 译本研究 重构现象 
《浮生六记:事如春梦了无痕》《四时幽赏:在西湖的诗意栖居》
《浙江画报》2024年第6期72-72,共1页张磊 
沈复的《浮生六记》通过追忆与其妻之间感情生活、日常琐事、游历记趣等来表达对美好爱情的礼赞,兼谈生活艺术、闲情逸趣、山水景色、文评艺评等,反映了盛世之下一位普通传统文人的生活及其艺术审美,在小品中可谓独树一帜。高濂的《四...
关键词:闲情逸趣 审美视角 浮生六记 诗意栖居 《浮生六记》 沈复 感情生活 日常琐事 
清中叶江南城市文化的文学记忆书写与构建——以《浮生六记》为中心
《都市文化研究》2024年第1期268-282,共15页陈玲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江南文化经历着融合和变迁。文学作品在艺术加工的同时,也用特有的方式保存和彰显着江南城市文化的特征。本文拟以清嘉庆年间成书的自传体散文集《浮生六记》为中心,通过城市文化与文学文本的对照解读,探讨文学记忆...
关键词:浮生六记 江南文化 文学记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