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游幼虫

作品数:66被引量:257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邓陈茂符韶吕文刚徐善良李文姬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海洋大学大连海洋大学宁波大学福建省水产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大连海洋大学学报》《渔业科学进展》《广东海洋大学学报》《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资助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黄河口邻近海域浮游幼虫群落结构季节变化被引量:2
《海洋学报》2022年第4期47-56,共10页左涛 李永涛 左明 程兆龙 王俊 王安东 
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D0901202);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青年人才培育项目(LMEES-YTSP-2018-04-03);中国海油海洋环境与生态保护公益基金(CF-MEEC/TR/2018-06)。
基于2019-2020年4个季节的6个航次海上生态调查,研究黄河口邻近海域的浮游幼虫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旨在为海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重要生物资源养护提供科学基础。结果显示:在黄河口邻近海域,共鉴定出浮游幼虫16类,阶段性浮游幼...
关键词:浮游幼虫 群落结构 黄河口 
马氏珠母贝高产育苗技术被引量:1
《科学养鱼》2021年第3期66-67,共2页陈伟耀 廖永山 
广东省湛江市2019年渔业项目“优质南珠培育技术产业化与示范养殖”。
马氏珠母贝是我国培育海水珍珠的主要贝类,主要用于生产规格6~8毫米的有核珍珠,其培育的珍珠被称为"南珠"。近年来,不少育苗场在马氏珠母贝育苗过程中出现浮游幼虫死亡率高、变态率低、后期贝苗"掉板"等现象,导致育苗产量低、失败率高...
关键词:马氏珠母贝 有核珍珠 育苗过程 海水珍珠 育苗场 浮游幼虫 变态率 育苗技术 
亚硝酸态氮对菲律宾蛤仔浮游幼虫及幼贝的急性毒性被引量:2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19年第3期399-404,共6页陈震楠 刘念 张跃环 潘发林 霍忠明 杨凤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49)
为探明亚硝酸态氮(NO_2-N)对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以下简称蛤仔)的毒性,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常规生物毒性试验方法,进行了NO_2-N急性胁迫对蛤仔浮游幼虫(壳长为162.2μm±15.9μm)存活和生长的影响,以及不同pH(7.2、7.6、...
关键词:菲律宾蛤仔 pH 亚硝酸态氮 幼虫 幼贝 毒性 
单胞藻与酵母单独或搭配投喂对长肋日月贝浮游幼虫的生长和成活影响被引量:1
《水产科学》2018年第6期756-761,共6页严俊贤 吴开畅 邓正华 于刚 马振华 李有宁 陈明强 王雨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资助项目(CARS-47);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63149);广东省渔港建设和渔业发展专项(B201601-Z06).
水温28℃下,给长肋日月贝浮游幼虫单独投喂球等鞭金藻、牟氏角毛藻、绿色巴夫藻、酿酒酵母、海洋红酵母5种饵料,再将海洋红酵母分别与其余4种饵料以细胞数量1︰3混合投喂,以优化长肋日月贝幼虫的营养供给,提高幼虫生长率和成活率。24d...
关键词:长肋日月贝 单胞藻 酵母 幼虫 生长 成活 
虾夷扇贝海区采苗技术应用与推广
《科学养鱼》2018年第12期48-48,共1页周志刚 朱伟国 蔡之昕 
随着虾夷扇贝增养殖生产的发展,亲贝资源量逐渐增加,在繁殖季节海区出现大量虾夷扇贝浮游幼虫,为充分利用浮游幼虫资源,获得优良虾夷扇贝苗种,协助采苗业户及相关苗种收购业户对特定海域采苗进行技术支持。技术路线如下。一、海区采苗...
关键词:采苗技术 虾夷扇贝 海区 性腺指数 应用 采苗预报 生殖细胞 浮游幼虫 
西施舌浮游幼虫cDNA文库构建及EST序列初步分析被引量:3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年第1期49-55,共7页郭永明 孟学平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131210)
为了研究西施舌浮游幼虫阶段的基因表达规律,构建了7日龄浮游幼虫的cDNA文库,对文库质量的分析结果表明,cDNA文库的库容量为2.3×10~5,重组率达95%,平均插入片段长度1.0 kb左右.挑取cDNA克隆进行5′端测序,总共进行了304个成功反应,其中...
关键词:西施舌 浮游幼虫 CDNA文库 表达序列标签(EST) 
牡蛎半人工采苗技术研究与示范
《科学养鱼》2017年第12期50-51,共2页上官云山 莫根永 
一、技术路线 从采苗场的选择、亲本牡蛎的产卵排精高精度高密度监测、浮游幼虫监控、采苗吸附器材料的选择、吸附器制作方法、吸附器投放方式、吸附过程中海水的盐度和温度进行监测、质量管理控制等方面进行创新(见图1)。使养殖环...
关键词:半人工采苗技术 牡蛎 质量管理控制 示范 养殖环境 吸附器 技术路线 浮游幼虫 
培育密度对偏顶蛤浮游幼虫生长与成活率的影响
《河北渔业》2016年第4期1-3,共3页杨慧花 李石磊 刘忠颖 刘卫东 王超 林杉杉 李大成 刘思昱 王庆志 
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科研项目(201506);辽宁省科技计划项目(2015103044);辽宁省农业领域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计划(2014013)
通过不同密度偏顶蛤浮游幼虫培育试验,研究了培育密度对偏顶蛤浮游幼虫生长和存活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偏顶蛤浮游幼虫培育密度为3个/mL、5个/mL、8个/mL、10个/mL、12个/mL时,各组幼体的平均日生长速度依次为5.5μm,5.3μm,5.2μm,4.0...
关键词:偏顶蛤 浮游幼虫 密度 日生长 成活率 
湛江湾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周年变化被引量:14
《海洋科学》2015年第12期46-55,共10页龚玉艳 张才学 陈作志 叶丽娣 陈伟杰 王伟荣 孙省利 
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905005-05,201105008-E);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403008)和农业部财政重大专项(NFZX2013)
2010年10月至2011年9月对湛江湾浮游动物进行了周年调查,研究了其群落结构的周年变化及影响因素。结果共检出浮游动物87种和29类浮游幼虫,隶属于16大类群,群落结构主要由桡足类(30种)、浮游幼虫(29类)和原生动物(23种)所组成,分...
关键词:浮游动物 群落结构 桡足类 原生动物 浮游幼虫 湛江湾 
不同温度、盐度和培育密度对脉红螺浮游幼虫生长存活的影响被引量:4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第11期15-19,共5页杨智鹏 于红 于瑞海 李琪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01998);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D13B01);青岛市科技计划基础研究项目(13-1-4-178-jch)资助
为实现脉红螺苗种规模化生产,确立适宜苗种生长的环境条件。本文分析了6个不同温度、6个不同盐度和5个不同培育密度对脉红螺浮游幼虫生长和存活的影响。温度实验结果显示:适宜脉红螺浮游幼虫生长的温度范围是24~30℃,最适生长温度是30...
关键词:脉红螺 幼虫 温度 盐度 密度 生长 存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