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种方式

作品数:67被引量:243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黄国勤杨滨娟周春火江海东曹卫星更多>>
相关机构:江西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广西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江西农业大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长江中游地区不同冬种复种方式下水稻产量和土壤氮素特征研究被引量:1
《生态科学》2021年第6期75-82,共8页杨滨娟 王礼献 袁嘉欣 黄国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160528);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300208);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14B14-01)。
通过连续两年的田间试验,研究长江中游地区不同冬种复种方式下水稻产量和土壤氮素特征。结果表明:与冬闲对照处理相比,稻田冬种作物能够改善水稻产量构成要素,促进水稻生长发育,获得较高的群体干物质重,从而提高水稻产量,年均产量显著...
关键词:冬种复种 土壤氮素 水稻产量 长江中游地区 
南方双季稻区不同复种方式对稻田综合温室效应的影响被引量:7
《核农学报》2020年第2期376-382,共7页伍思平 眭锋 肖小军 张俊 吴自明 曾勇军 黄山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D0300903);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503122);江西省重点研发项目(20161BBF60111).
为明确南方双季稻区不同复种方式对稻田综合温室效应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的影响,试验设置油菜-一季中稻(R-MR)、冬季绿肥(紫云英)-早稻-晚稻(GM-ER-LR)、冬闲-早稻-晚稻(WF-ER-LR)3个处理,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监测周年温室气体排放,...
关键词:复种方式 双季稻 排放通量 综合温室效应 全球增温潜势强度 
红壤旱地不同复种方式的生态功能评价被引量:10
《应用生态学报》2017年第2期456-464,共9页崔爱花 周丽华 杨滨娟 黄国勤 
江西省研究生创新专项(YC2016-B035)资助~~
为了充分发挥红壤旱地的生态功能,筛选出适于红壤旱地的优化复种方式,依据3年的田间定位试验资料,从农田生态系统的生产功能、物质循环特征、能量流动特征、价值流动特征以及养地效果等方面对红壤旱地4种复种方式[处理A(CK):小麦/大豆-...
关键词:红壤旱地 复种方式 灰色关联分析 
红壤旱地不同复种方式养地效果被引量:16
《生态学报》2014年第18期5191-5199,共9页黄国勤 周丽华 杨滨娟 王淑彬 赵其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U1033004)
为了提出适宜南方红壤区旱地质量提升的持续高效种植模式,在江西农业大学科技园开展田间试验,以传统复种方式为对照,从土壤理化性状、微生物及酶活性等多方面分析比较不同复种方式对土壤的养地效果,为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农田耕作模式提供...
关键词:复种方式 养地效果 红壤旱地 
长期水旱轮作条件下不同复种方式对稻田杂草群落的影响被引量:19
《应用生态学报》2013年第9期2533-2538,共6页杨滨娟 黄国勤 徐宁 王淑彬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14B14-01;2007BAD89B18-03)资助
通过长期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水旱轮作条件下不同复种方式对稻田杂草群落组成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复种轮作可显著降低稻田杂草密度,抑制杂草生长.不同复种轮作方式下,紫云英-早稻-晚玉米→紫云英-早玉米间作早大豆-晚稻(CCSR)...
关键词:水旱轮作 复种方式 稻田 杂草群落 
不同复种方式对早稻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被引量:10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13-17,32,共6页周春火 潘晓华 吴建富 石庆华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D16B04);江西省教育厅项目(GJJ09172)
以超级稻品种淦鑫203为材料,于2009—2011年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不同复种方式,即肥(紫云英)-稻-稻(ZDD)、油(油菜)-稻-稻(YDD)和闲(冬闲)-稻-稻(XDD)3个处理,副区为施用化学氮肥和不施氮处理的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稻田不同复种方式对超...
关键词:早稻 复种方式 产量 氮素吸收与利用 
不同复种方式对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被引量:15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3年第2期304-311,共8页周春火 潘晓华 吴建富 石庆华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D16B04);江西省教育厅项目(GJJ09172)资助
连续2年研究了不同复种方式对双季水稻产量和稻田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紫云英+双季稻处理(ZDD)的水稻产量明显高于油菜+双季稻(YDD)和冬闲+双季稻处理(XDD)。其中,2010年早稻产量处理间差异不大,晚稻ZDD处理比YDD高3.5%,比XDD高4.1...
关键词:复种方式 稻田 产量 土壤肥力 
江南丘陵区农田耕作制度调查及综合评价——以江西省为例被引量:2
《耕作与栽培》2011年第4期1-2,20,共3页黄国勤 刘彬彬 赵梅 林青 杜传莉 杨滨娟 韩美荣 吴春平 
农业部生态农业重点开放实验室开放课题"江南丘陵区典型农田耕作制度调查及综合评价--以江西省为例"(编号:2009K18)
通过对江西省吉安县、上犹县、莲花县、瑞昌县、余江县、鄱阳县进行耕作制度调查,整理出8种常见复种方式。采用功效评分法对其进行评价得出:M6(冬闲—玉米+大豆—晚稻)、M2(绿肥—早稻—晚稻)两种复种方式综合效益最优,适合在江南丘陵...
关键词:耕作制度 综合评价 复种方式 
稻田玉米复种方式的生态经济效益及其综合评价被引量:6
《中国农学通报》2006年第12期127-132,共6页黄国勤 黄禄星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子课题(2004BA520A14-14);江西省教育厅资助课题"粮食安全下的稻田轮作系统研究"(赣教技字[2005]98号)研究内容
筛选出南方稻田适宜的玉米复种方式,通过推广,可解决南方饲粮短缺的矛盾。于1998年至2005年,在江西农业大学实验田,连续7年对稻田玉米不同复种方式进行研究。分析不同复种方式的产量、能流、物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等各项指标,采用主...
关键词:稻田玉米 复种 层次分析法 综合指数法 综合效益 
红壤旱地几种复种方式的周年生产力及生态经济效益研究被引量:4
《耕作与栽培》2005年第1期19-21,共3页刘秀英 黄国勤 苏艳红 刘隆旺 
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资助项目(项目编号:03067)
为了筛选合理优化的耕作制度,充分挖掘红壤旱地作物生产潜力。作者于2003年11月-2004年10月在江西农业大学红壤旱地上进行了几种复种方式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蚕豆-玉米/甘薯"的生产力、光能利用率和光合生产力及能量转化效率最高...
关键词:红壤旱地 复种 甘薯 蚕豆 玉米 周年生产 耕作制度 方式 生态经济效益 农民增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