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兰雅

作品数:184被引量:371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文月娥张美平夏晶姚达兑王扬宗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湖南科技大学浙江树人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上海翻译(中英文)x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明清科技翻译之思想史意义发微——兼论徐光启和傅兰雅的翻译思想被引量:9
《上海翻译》2021年第1期60-64,共5页李腾龙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晚清日语译才培养机制与中国翻译文学近代化进程关系研究”(编号:18CWW003);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社科计划资助项目“译者技术传播能力的构成与培养研究”(编号:SM202010038001)的阶段成果。
晚明之际的徐光启积极投身于翻译事业,使翻译从宗教殿堂走向现世市井,实现了中国翻译第一次质的变化;清末的傅兰雅在华从事翻译二十八年,孜孜于科技术语的统一工作,并对当时的翻译实践进行了全面总结和理论升华;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两人是...
关键词:明清科技翻译 翻译思想 思想史意义 徐光启 傅兰雅 
试析傅兰雅科技翻译对近代科学术语译名规范化的贡献被引量:11
《上海翻译》2018年第3期15-19,共5页黎昌抱 杨利芳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化自觉视野下中国题材异语作品无本回译研究"(编号:16BYY011)
傅兰雅是晚清时期来华的英国传教士,受聘于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从事西书中译工作长达28年。他不仅翻译了大量西方科学著作,还在推动近代中国科学术语译名规范化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先讨论傅兰雅的科技翻译实践及其翻译观,然后分析...
关键词:傅兰雅 科技翻译 译名规范化 
双语科技辞典史略述(下)
《上海翻译》1993年第3期46-48,45,共4页黎难秋 
前节所述主要为国内翻译机构与国内人士论述科技术语译名统一及编纂科技术语辞典的历史概况。清末,一些外国翻译机构与人士对于这两项关联的工作也颇为重视。最早似可追溯至1858年,当时合信(benjamin Hobson1816—1873,英国伦敦会传教医...
关键词:科技术语 合信 益智书会 译书 江南制造局 历史概况 金石识别 专业术语 科学术语 傅兰雅 
企业翻译学在中国的现实意义和任务被引量:2
《上海翻译》1993年第1期3-7,共5页刘先刚 
一、对中国企业翻译的简单回顾明末清初以来,随着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的出现,企业翻译活动就渐渐开始了。1867年设立江南机器制造局(上海江南造船厂前身)翻译馆,这是我国历史上首家企业翻译机构。当时我国最早通晓制造工艺学的专家徐寿(1...
关键词:口译人员 翻译学研究 傅兰雅 学在 机器制造 江南造船厂 翻译史 伟烈亚力 翻译工作者 资本主义萌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