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斯年

作品数:1577被引量:1098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王凤青石兴泽张峰焦润明桑兵更多>>
相关机构:聊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文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傅斯年的宋代文化认同
《荆楚学刊》2025年第1期40-46,共7页贺根民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现代学人的宋代文化情结研究”(GD18CZW01)。
傅斯年感应时代与社会的律动,在传统与现代的对勘接受中伸展自我的人文触角。他认同宋代为中国文化之最高点,援引西方科学的史学研究方法来拓宽史学研究领域,推崇宋史的比勘对比之法,凭借客观主义史学的标杆人物效应导引晚近史学的研究...
关键词:宋代文化 傅斯年 史料学 科学 
痛定思痛:中国戏剧改良运动的再次反思
《中国戏剧》2024年第5期46-47,共2页文硕 
20世纪初“戏剧改良运动”的最大失误之处,不在于胡适和傅斯年那句糊涂透顶的“中国旧戏,形式虽存,作用已失”,也不在于中国传统戏剧反对派、改良派和守护派之间那场著名的论争,而在于那时候的戏剧改革家们没有用穿透力的前瞻逻辑思维,...
关键词:戏剧现代化 中国传统戏剧 戏剧改良运动 穿透力 中国传统音乐 傅斯年 舶来品 改良派 
渡水还需百丈虹
《教师博览(上旬刊)》2023年第11期38-41,共4页魏邦良 
一傅斯年九岁那年,父亲病逝,弟弟傅斯岩当时出生刚七个月。傅斯年后来能赴天津读书得益于父亲傅旭安的一次善举。傅旭安出任山东东平县龙山书院山长之前,一次在聊城街上闲逛,在一家商店看到一个男孩正埋头读书。闲聊之后,傅旭安得知,男...
关键词:山东东平县 傅斯年 读书 
鲁迅:这话确实不是我说的
《传奇故事(破茧成蝶)》2023年第7期85-86,共2页
你印象中的民国文人是什么样的?是长衫马褂,身正如树,还是气度不凡,挥斥方遒?正史文书里面记录的文人政客们总是带有一层光辉。褪去人为的夸饰,走进汪曾祺、唐张、傅斯年的人生,颠覆你的认知。
关键词:挥斥方遒 汪曾祺 民国文人 政客们 傅斯年 鲁迅 颠覆 
渡水还需百丈虹
《书屋》2023年第3期25-29,共5页魏邦良 
一傅斯年九岁那年,父亲病逝,弟弟傅斯岩当时出生刚七个月。傅斯年后来能赴天津读书得益于父亲傅旭安的一次善举。傅旭安出任龙山书院山长之前,一次在聊城街上闲逛,在一家商店看到一位男孩正埋头读书。闲聊之后,傅旭安得知,男孩名叫侯雪舫。
关键词:渡水 傅斯年 男孩 读书 
“白话文百人百论”十三 白话文百人百论之陈寅恪、傅斯年、赵元任
《社会科学论坛》2023年第1期243-256,共14页李春阳 
陈寅恪1945年,五十六岁的陈寅恪由成都搭乘飞机到昆明,再经印度飞赴伦敦治疗眼疾,效果不佳,次年乘船绕道北美回国。经停美国时,赵元任夫妇曾到船上与其相会。杨步伟后来回忆称,陈寅恪睡在船舱的床上对她说:“赵太太,我眼虽看不见你,但...
关键词:陈寅恪 赵元任 白话文 傅斯年 百论 
“整理国故”之原始被引量:1
《书屋》2022年第9期84-84,共1页孙守让 
一般认为,“整理国故”这个命题是由胡适提出来的。但顾颉刚认为,“整理国故”这一学术风气的形成始于章太炎。1903年,章太炎在《癸卯口中漫笔》中说:“国故民纪,绝于余手,是则余之罪也。”他在这里首先提出了“国故”这个概念,尽管这...
关键词:整理国故 诗赋 章太炎 学术风气 顾颉刚 典章制度 傅斯年 
体谅
《演讲与口才(学生读本)》2022年第8期16-16,共1页独亦乐 
有位作家说过:“替他人着想,为自己积缘;记他人恩:德,添自己欢喜。”对待他人的态度,往往决定了自己的心情和处境。细微且走心的体谅,无时无刻不在告诉别人,你的家教、人品以及价值观是什么:样子。胡适担任中华研究院院长时,带着太太住...
关键词:打麻将 违反规定 大学宿舍 胡适 傅斯年 北京大学 体谅 价值观 
语义研究的谱系——近现代文学史、古史及思想史研究范式探蠡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123-136,共14页史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20FZWB207)。
西方语言学尤其是语义学的观念、方法对朱自清和傅斯年都有重要影响。但两者所接受的是不同学术传统的语义研究,傅斯年深深浸润于欧洲大陆以德国为中心的历史语文语义学,朱自清接受的是20世纪20、30年代以英国为中心的语义研究传统。朱...
关键词:朱自清 傅斯年 语义研究 谱系 
鲁迅与山东作家相关史料钩沉(1913—1958)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35-46,共12页刘泉 刘增人 
中国现当代山东作家,因高度重视对现实生活特别是对底层社会的真诚表现与平实书写,故自创作之初便对鲁迅作品普遍接受,进而形成了颇具鲁迅文学风格的创作群体。1913年,山东籍作家王统照始读鲁迅的《怀旧》,自此拉开了鲁迅及其作品在山...
关键词:鲁迅 王统照 傅斯年 臧克家 山东作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