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息

作品数:849被引量:698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朱恩涛王慧颖刘溶沧郭品沈悦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银行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西南财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财会月刊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持有至到期投资后续计量的所得税差异分析——以平价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为例被引量:2
《财会月刊》2016年第2期52-53,共2页胡亚兰 
会计准则中规定持有至到期投资采用实际利率法,按照摊余成本核算,所以在不计提减值准备时,持有至到期投资无所得税税会差异。但有一种特殊的情况被忽视了,那就是平价购入的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在这种情况下,会计上确认...
关键词: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平价取得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纳税调整额 
两种付息方式下的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
《财会月刊》2014年第12期96-98,共3页彭胜平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核算是会计中的重点和难点,尤其是同时涉及分期付息到期还本和到期一次还本付息两种付息方式时的会计处理容易引起混淆。本文针对这两种不同的付息方式,分别从实际利率的计算、摊余成本和投资收益的计算、期末处置...
关键词:持有至到期投资 分期付息到期还本 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分期付息、到期一次还本债券和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核算差异分析
《财会月刊》2009年第3期65-65,共1页时军 
笔者总结出分期付息、到期一次还本的债券与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在会计核算上主要有以下区别: 1.发行价格计算公式不同。①分期付息、到期一次还本债券的发行价格=票面面值×复利现值系数+票面利息×年金现值系数;②到期一次还...
关键词:债券核算 还本付息 差异分析 票面利率 发行价格 复利现值 会计核算 价格计算 
付息方式的不同对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收益影响
《财会月刊》2008年第10期69-69,共1页任善涛 
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关键词:付息方式 投资 收益 衍生金融资产 金额 企业 
一次还本付息债券应计利息会计核算的改进被引量:3
《财会月刊》2007年第6期15-16,共2页贺飞跃 
一、《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的有关规定及缺陷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附录“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对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债券的应收或应付利息和一次还本付息债券的应计利息有关规定如下:
关键词:还本付息 应计利息 会计核算 债券 企业会计准则 账务处理 会计科目 应付利息 
长期债权投资分期付息会计处理的改进
《财会月刊》2006年第4期68-68,共1页原秀玉 
关键词:长期债权投资 会计处理 付息 初始投资成本 企业会计准则 应收利息 单独核算 债券投资 应计利息 价款 
对折价发行债券估价模型的质疑被引量:1
《财会月刊》2006年第2期59-59,共1页吴全何 
对于折价发行债券的估价,按照现在通行的估价模型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债券付息期越短,债券价值越低。单从计算角度来讲,这一结论没有错。但在实务中,运用这一结论将会导致这样的结果:筹集资金越少,负担的利息费用越高;而投入的...
关键词:估价模型 发行债券 折价 筹集资金 债券价值 利息费用 理财原则 企业经营 付息 实务 
也谈一次还本付息债券发行价格的计算
《财会月刊》1999年第3期52-52,共1页马宏伟 
对于我国发行的到期一次还本付息、且以单利计息的债券的发行价格,《财会月刊》1998年第11期刊登了黄爱萍同志的《关于债券发行价格确定的补充说明》一文(以下简称《说明》),文中给出了如下计算公式:债券的发行价格=债券面...
关键词:债券发行价格 公司债券 票面利率 市场利率 计算公式 债券的发行 债券投资 复利现值 一次支付 未来现金流量 
财政部公告1997年到期偿还的各类国债及付息事宜
《财会月刊》1997年第2期52-52,共1页
关键词:年利率 国债发行 国库券 期限五年 社会发行 财政部 保值贴补率 年利息 票面金额 最后偿还期 
财政部发布1996年到期各类国债券还本付息办法
《财会月刊》1996年第3期40-40,共1页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1986年国库券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发行1991年转换债的通知》,1986年向单位发行的国库券于今年7月1日到期,兑付期从7月1日起至9月30日止。该券种计息期10年,计息本金不变,利息分段计付:1986年7月1日至1991年6月3...
关键词:国债券 年利率 国库券 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96年 社会发行 证券经营机构 计息期 发行条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