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建筑

作品数:20被引量:2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曾引刘畅曹凯中吴洪德吴兴明更多>>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南京艺术学院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华中建筑》《科技风》《装饰》《住区》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深层模糊性:卡纸板2号住宅中的“二价”策略
《华中建筑》2022年第9期1-6,共6页刘焱 沈宇驰 
卡纸板2号住宅是彼得·埃森曼在其职业生涯早期进行的纯概念性建筑实验之一,其中提出的“二价”策略蕴含着埃森曼对现代主义“正统”观念的质疑以及对形式语言理论与操作方法的尝试。该文由“二价”策略的概念出发,梳理“二价”策略提...
关键词:卡纸板2号住宅 彼得·埃森曼 二价 语言学 概念建筑 
新设计被引量:1
《装饰》2022年第7期10-10,共1页杨晋 
迪拜巨环“市中心圈”这个被称为“市中心圈”的概念建筑是一个550米高、周长3000米的巨型圆环,由位于迪拜的建筑工作室ZNera Space设计。这座环形垂直城市环绕着迪拜市中心巨大的哈利法塔,是一座可持续的、自给自足的新型建筑物,并且...
关键词:高层建筑 天际线 建筑工作室 概念建筑 综合体建筑 混合用途 垂直城市 建筑物 
空间观的流动--对爱因斯坦之墓和牛顿纪念堂设计的建筑学解读被引量:2
《新建筑》2020年第3期131-135,共5页衡寒宵 原璐 
莱伯斯·伍兹设计的爱因斯坦之墓和艾蒂安-路易·布雷设计的牛顿纪念堂,同样是纪念重要历史人物的概念性建筑。通过解读这两则设计,可以发现两座建筑及其纪念的人物既是特定时代的空间观的投射,也是其贡献者。在表面相似的设计主旨之下...
关键词:空间观 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 概念建筑 建筑解读 
图像叙事与空间操作:概念建筑的语义变迁及其研究
《住区》2019年第5期112-115,共4页曹凯中 
本文从概念建筑这一特点类型建筑实践出发,通过对布雷、超级工作室、埃森曼、海杜克以及屈米等人的实践读解,归纳了这一类型实践的特征,并进一步从图像叙事与空间操作两个维度探讨了概念建筑的操作途径。
关键词:住区 概念建筑 图像叙事 复杂性 空间操作 
彼得·埃森曼概念建筑的形式语言理论研究
《艺术教育》2019年第7期262-263,共2页刘和琴 
20世纪60年代以来,彼得·埃森曼以其理论和实践为现代建筑形式语言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自沃尔夫林开始,从威特科尔至柯林·罗,再到埃森曼,延续着一条从艺术史到建筑学的形式分析脉络。埃森曼声称他是以"建筑师"的立场进行形式分析...
关键词:埃森曼 概念建筑 形式语言 图解分析 
概念建筑的演进及其实践类型研究被引量:6
《建筑师》2019年第3期88-92,共5页曹凯中 鞠鹤宁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基于风景园林自然过程大型城市公园设计策略研究”(RW170111)
本文从概念建筑这一特定的建筑实践出发,通过对皮拉内西、布雷、超级工作室和缩放工作室、海杜克、埃森曼以及屈米等人的作品读解,总结出这一建筑实践的演进过程,并归纳出图像叙事与空间操作两种实践类型的操作方式。
关键词:概念建筑 演进过程 实践类型 
走向物本身——论许燎源被引量:3
《雕塑》2017年第2期22-27,共6页吴兴明 
与许多当代艺术家不同,许燎源将创作还原到一个最基础的层面:"物"。他的几乎所有作品都表明,30年来他所痴迷的创作重心是"物"的开启。从早年的高分子材料编织、釉下彩陶器、不锈钢浇铸到近年的琉彩艺术、毛砖装置、新概念建筑、综...
关键词:釉下彩 当代艺术家 物感 概念建筑 综合材料 高分子材料 现代性危机 FEELING 现代感 迥然相异 
概念建筑:"身体"与"机械"的主题探索被引量:1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2017年第2期51-53,共3页韩娱婷 
本文对研究建筑导向可能性进行了梳理,该方案以"身体建筑"为主题,试图将"人"与"工具机械"互动关系通过建筑形式进行叙述。从关系共性与互动性结构提取建筑空间形态原型,并把"身体"的骨骼、活动流线应用于设计中的这种关系与建筑的融入,...
关键词:概念建筑 身体 建筑 机械 叙事 
一种本土概念建筑的产生 评王欣《如画观法》被引量:5
《时代建筑》2016年第6期166-167,共2页吴洪德 
在中国当代建筑研究的语境中,"实验建筑师"或是先锋派的远去已经成为事实。15年中的发展正如"宇宙大爆炸"后的第一毫秒到第一秒的变化:一个蓬勃的新宇宙伴随着视界的开启而极速扩张。我们迅速嫁接到了一个貌似成熟、多元、有序的...
关键词:王欣 概念建筑 先锋派 中国当代建筑 宇宙大爆炸 叙事主题 建筑元素 叙事文学 精神意义 《三国志》 
一种本土概念建筑的产生 评王欣《如画观法》
《新美术》2016年第8期129-132,共4页吴洪德 
在中国当代建筑研究的语境中,“实验建筑师”或是先锋派的远去已经成为事实。十五年中的发展正如“宇宙大爆炸”后的第一毫秒到第一秒的变化:一个蓬勃的新宇宙伴随着视界的开启而极速扩张。我们迅速嫁接到了一个貌似成熟、多元、
关键词:建筑师 宇宙大爆炸 王欣 生评 概念 中国当代 先锋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