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律形态

作品数:101被引量:175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胡楠刘阳魏琳琳黄允箴樊祖荫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音乐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东北大学中国音乐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黄河之声》《当代音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校园歌声》更多>>
相关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浅析长洲下俚歌的旋律形态与传承发展
《黄河之声》2024年第9期4-8,共5页张光剑 
梧州学院与梧州市长洲区政协合作项目《长洲下俚历史文化挖掘研究(第一期)》成果,(项目编号:20230001)。
在距离梧州市区十多公里的长洲区长洲镇,有座美丽的泗州岛,其四面环水,风景旖旎,沿岸柳树郁郁葱葱、随风摇曳,好似少女般顾盼生姿,迎接着八方来客。人们为着岛上闲适自然之景而来,更为了聆听那一曲悠扬的下俚歌。下俚歌,是流传于泗州岛...
关键词:俚歌 旋律 传承发展 
当代民族器乐旋律创作探微——以王建民二胡狂想曲为例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2024年第1期80-87,共8页毕琪琦 李传兴 
自1998年7月至今召开过的三届旋律学学术研讨会以及中国音乐理论话语体系一系列学术研讨会,一致认为:旋律学是中国音乐理论体系建设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在音乐创作专业教学和创作实践中应该将旋律学作为和声、复调、曲式和配器“作曲四大...
关键词:核心音调 旋宫转调 旋律形态 
试析古琴的旋律发展逻辑被引量:1
《艺术评鉴》2023年第11期179-183,共5页刘昌 
本文以“一种布局”“四大块面”“三种方式”为分析路径,对古琴的旋律发展逻辑进行剖析。所谓“一种布局”,即古琴并无固定的“曲式”,只有一种“慢起——正拍——缓收”的大致结构布局。所谓“四大块面”,即以音腔为切入点,将古琴旋...
关键词:古琴 旋律形态 结构布局 展衍手段 加花方式 
咏叹调《啊!我的虎子哥》旋律分析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43-51,共9页徐文正 
《啊!我的虎子哥》是作曲家金湘创作的歌剧《原野》中金子的一首咏叹调。作品自从1987年诞生以来,以其优美的旋律、真挚的情感表达、准确的形象刻画得到中外观众的喜爱。本文运用赵宋光先生首创的“旋律形态结构12维”[1]的理论,从细部...
关键词:旋律形态 咏叹调 情感表达 戏剧性 
音乐表演“时空观”的一种升级表述——评周全英文专著《钢琴演奏风格的理论框架构建:超越快慢的速度》
《人民音乐》2023年第1期87-91,共5页杨健 
上海市音乐声学艺术重点实验室委托科研项目(编号:SKLMA-2022-03);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音乐人工智能专业探索与实践》。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与学术交流等场合,笔者曾多次戏言:在基于科学实证的音乐表演研究(Musical Performance Studies)逐渐深入展开的21世纪,我们对于演奏与演唱中的传统“时空观念”以及相应的描述语言也早该“升级换代”了——从以静态平...
关键词:理论框架构建 音乐表演 曲式结构 旋律形态 时空观念 调性和声 英文专著 学术交流 
相知语悦相绎生--北京童谣五首钢琴组曲之五《找朋友》艺术研究
《黄河之声》2022年第20期93-95,共3页胡楠 
《找朋友》音乐调性理论用多种音乐元素汇集,结合音乐技法表达方式,形成音乐设计形态雅致写作风格,绵延理论文化,音乐结合作曲理论技法含蓄表达,增添音乐在情境表现中情感表现力。整曲呈现音乐情感表述的心境挚感,形成音乐整体在调性、...
关键词:调性 和声 复调 旋律形态 雅致 
文化生态语境下的西北“花儿”研究被引量:1
《中国民族博览》2022年第11期178-180,共3页佟鑫 
山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项目“应用转型发展背景下地方高校中国音乐史学课程的建设与研究”[GH-21445];2021年山西大同大学校级教学改革项目“高校中国音乐史课程应用型改革及地方音乐史学建设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花儿”是流传于我国西北地区汉、蒙、回、撒拉、东乡、保安、裕固、土及藏九个民族的一类山歌歌种,至明代产生发展到现在,经过多民族花儿歌手们的演述与锤炼,它在动态的传承语境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编创程式、文化内涵及艺术魅力...
关键词:“花儿” 文化生态语境 旋律形态 音乐功能 
蒙古族风格交响音乐旋律形态特征分析--以5首交响音乐作品为例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2021年第4期82-89,共8页楚悦 
2019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辽宁少数民族非遗音乐数字化传承与保护研究》(编号:L19BMZ007)的阶段性成果;2017年度大连大学博士科研启动课题《蒙古族风格交响音乐的创作与发展研究》(编号:2017QW006)最终成果。
交响音乐是音乐创作体裁中较为复杂的艺术形式,我国的交响音乐创作始于20世纪初叶,为中国管弦乐创作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许多作曲家尝试将民族音乐语言与西洋作曲技法相结合,创作富有时代特征的作品。其中辛沪光...
关键词:蒙古族风格 交响音乐 旋律形态 引用 变形 
贵州苗族铜鼓的节奏律动探究——以黔陶乡谷洒铜鼓舞为例被引量:3
《艺术评鉴》2021年第17期20-22,共3页蒋亚轩 
贵阳市花溪区黔陶乡的谷洒居住的一个苗族支系中流传着铜鼓舞的活动,具有丰富的民族性音乐特点。整场活动以芦笙和铜鼓为主,不仅具有贺春的性质,还带有强烈的传统教育意义。整个舞蹈一般为五段连跳,本文分别从铜鼓舞的表演形式、芦笙的...
关键词:铜鼓舞 旋律形态 节奏律动 
浅析阿拉善蒙古族短调旋律形态特点——以《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内蒙古卷》中的 17首民歌为例被引量:2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2021年第2期112-119,共8页王雅楠 朱麟 
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跨界族群卫拉特蒙古人的史诗<江格尔>及其音乐表演研究》(项目编号:18BD054)的阶段性成果;2018年度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草原丝绸之路音乐文化传播与研究基地>》(项目编号:2018ZDA006)阶段性成果。
阿拉善民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那悠扬而深沉的曲调,宽广的气息,深深地打动着每一个生长在那里的人们。阿拉善短调民歌大多为对称、方整性结构,以五声音阶为主,单一调性居多,旋律连绵不断,悠扬动听。本文以《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内蒙...
关键词:阿拉善 蒙古族 短调民歌 旋律形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