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同

作品数:1072被引量:572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王小惠刘贵福李可亭魏继洲余连祥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北京鲁迅博物馆西南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汪曾祺的“悔不当初”
《当代作家评论》2025年第1期41-42,共2页郜元宝 
鲁迅经常“语不惊人死不休”,比如谈到怎么做起小说来,他的讲述就令人惊诧:主要因为那时(1918年)住在绍兴会馆,“要做论文罢,没有参考书,要翻译罢,没有底本,就只好做一点小说模样的东西塞责”。原来他被“金心异”即钱玄同(还有刘半农...
关键词:汪曾祺 钱玄同 刘半农 金心异 《新青年》 参考书 
“中国语言学奠基人”罗常培
《名人传记》2025年第2期6-11,共6页黄小潇 
罗常培师从刘师培、黄侃、钱玄同诸先生,毕生从事语言教学、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方言调查、音韵学研究。在同时期的学界同行心中,他是公认的“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与赵元任、李方桂并称为早期中国语言学界的“三巨头”。在学生眼里,作...
关键词:李方桂 中国语言学 罗常培 方言调查 中文系主任 钱玄同 刘师培 学界同行 
清末民初的旧京书家柴德赓
《书与画》2025年第2期52-57,共6页邹典飞 
柴德赓(1908-1970),字青峰,浙江诸暨人。1929年考入北平师范大学史学系,师从陈垣、邓之诚、钱玄同等。1933年毕业后,曾任教于安庆安徽省立第一中学、杭州市立中学、北平辅仁大学附属中学。后任辅仁大学史学系助教、讲师。1944年任国立...
关键词:柴德赓 辅仁大学 大学附属中学 历史系教授 钱玄同 邓之诚 浙江诸暨 市立中学 
倪斯霆著 《觉醒年代中的“旧戏痴”——张厚载传》
《新文学史料》2024年第4期83-83,共1页
今人已经陌生的张厚载,曾是林琴南的入室弟子,新文化运动中的“旧戏痴”;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钱玄同、刘半农、鲁迅、周作人、沈尹默、傅斯年等新人物与他打过笔仗或对他有过评论;他被北京大学开除,却与“四大名旦”等京剧...
关键词:入室弟子 京剧名家 四大名旦 张厚载 沈尹默 钱玄同 刘半农 蔡元培 
钱玄同巧讲音韵学
《老人世界》2024年第12期65-65,共1页张达明 
20世纪30年代,文学家钱玄同先生在北京师范大学担任教授,在为中文系学生讲授传统音韵学时,他偶尔也会幽默一把,令学生印象深刻。1936年,钱玄同在讲到开口音与闭口昔的区别时,一个学生请他举一个例子。于是,钱玄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关键词:钱玄同 中文系学生 印象深刻 北京师范大学 音韵学 开口音 
微名人
《名人传记》2024年第11期76-77,共2页一朵 
杨绛人生没有最好的年龄,只有最好的心态,我们争不过岁月,也跑不过时间,唯有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好每一个日出日落。——杨绛钱三强1932年秋,就读于北京大学理科预科的钱三强决心放弃电机工程专业,改学物理,并考入清华大学重读一年级。...
关键词:钱三强 钱玄同 杨绛 日出日落 爱因斯坦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座右铭 
整理明清档案奠定郑天挺学界地位
《文史博览》2024年第11期57-57,共1页赖晨 
1922年,郑天挺(1899-1981,福建长乐人,历史学家)在北京大学师从钱玄同等人读研究生期间,加人了沈兼士教授负责的“清代内阁大库档案整理会”,参加了明清档案的整理工作,由此奠定了他后来从事明清史研究的基础。明清档案原来保存在紫禁...
关键词:郑天挺 历史博物馆 明清档案 北洋政府 明清史研究 内阁大库 钱玄同 国子监 
文史天地
《文史天地》2024年第11期94-95,共2页
刘半农创用女性代词“她”“她”字作为女性第三人称代词,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闯将之一刘半农先生所创。当时,刘半农先鲁迅、钱玄同等参加《新青年》的编辑工作。刘半农认为,白话文兴起,翻译介绍外国文学时第三人称代词使用频率倍增。
关键词:第三人称代词 《新青年》 刘半农 钱玄同 外国文学 白话文 新文化运动 文史 
求同存异:新旧文化嬗变中的钱玄同与刘文典
《江淮文史》2024年第5期146-157,共12页楚月 
钱玄同与刘文典都是《新青年》作者群的主要成员,亦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重要学者.关于钱玄同与刘文典,胡适曾对两人有过评价.1921年9月24日,胡适在日记中写道:"叔雅,合肥人,天资甚高,作旧体文及白话文皆可诵.北大国文部能拿起笔来作文的...
关键词:钱玄同 新文化运动时期 刘文典 文化嬗变 求同存异 《新青年》 作者群 白话文 
创造性转化:中国传统文学的古今演变
《文艺争鸣》2024年第9期25-32,共8页栾梅健 
当“五四”时期陈独秀、鲁迅、胡适、钱玄同等新文学工作者猛烈抨击传统文化、积极取法西方文学之时,正是自鸦片战争以来积贫积弱、饱受西方列强欺凌的中国处于生死存亡的重要关头。救亡图存、开启民智、改造国民性,迫切要求人们认清世...
关键词:文学工作者 中国传统文学 积贫积弱 钱玄同 改造国民性 古今演变 开启民智 创造性转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