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结构

作品数:27被引量:2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乌齐陈荣江姜照伟尤志明李小萍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商丘市农林科学院河南科技学院新乡市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福建农业学报》《种业导刊》《上海农业科技》《现代农业科技》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河南省科技成果转化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黔西县雨朵镇高粱不同栽植密度对比试验被引量:3
《农业装备技术》2021年第3期27-28,共2页魏忠丽 
高粱具有抗旱、耐瘠、耐涝的生物学特性,适宜黔西县的自然栽培条件。2020年,为深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增效,农民增收,黔西县种植高粱0.77万hm^(2),为解决高粱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服务问题,全县120名农技人员分别到各乡镇(街道)开展...
关键词:种植效益 产业结构调整 农技人员 高产结构 黔西县 高粱 栽培条件 生物学特性 
紧凑型油菜产量潜力、高产结构及机制研究被引量:1
《江西农业学报》2019年第11期1-5,共5页王学芳 田建华 董育红 关周博 张忠鑫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D0100600)
选用3个不同类型的紧凑型油菜品系,以松散型杂交油菜秦优7号为对照,在6个密度下(15万、30万、45万、60万、75万、90万株/hm^2)分析了紧凑型油菜的产量潜力、高产结构及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紧凑型油菜品系在高密度栽培条件下(60万~7...
关键词:油菜 紧凑型 产量结构 高产机制 
新乡市高产水稻优化施肥决策及产量结构模型研究被引量:1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第4期1-6,共6页朱明哲 宋小顺 张祎芳 王桂风 张瑞婷 赵瑞琴 陈荣江 
国家级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2013)
为研究探讨新乡市高产水稻优化配方施肥量,采用3415最优回归设计田间试验测得的数据,建立了以产量为目标函数的N、P、K三元二次回归模型与NP、NK、PK的二元二次回归模型及N、P、K单因素效应模型,通过模拟因素取值的频率分析,决选出各自...
关键词:水稻 3415设计 回归模型 优化决策 高产结构 
棉乡368棉花产量因素品质性状相关分析及高产结构指标研究被引量:1
《现代农业科技》2014年第13期9-11,共3页孙长法 陈荣江 田土星 
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低酚棉优质抗虫新品种选育模型研究"(112102110089)
利用通径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棉乡368品种在2006—2007年河南省短季棉区试及2009年生产试验中所得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院密度、株铃、铃重的最终效应均极显著,其中密度为负效应,而衣分、子指的效应不显著。实现高产,应在...
关键词:棉乡368 产量性状 品质性状 高产结构指标 回归分析 
黄河流域中早熟棉产量构成因素与高产结构指标分析被引量:5
《江苏农业科学》2013年第9期81-82,共2页刘卫星 郭志军 苗友顺 张枫叶 贺群岭 
河南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编号:072201110010);河南省商丘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编号:20111004)
研究黄河流域中早熟棉花皮棉产量与各产量构成因素的量化关系,以指导新品种选育方向,确定高产主攻目标。运用偏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对2007-2008年黄河流域中早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个产量构成因...
关键词:中早熟棉 产量因素 偏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模拟产量结构 
新稻19号高产结构分析与配套栽培技术被引量:2
《种业导刊》2012年第1期12-13,共2页刘贺梅 王书玉 胡秀明 殷春渊 王和乐 
对新稻19号进行高产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每穗实粒数的变异最大(cv=13.02%),与产量的相关最为密切(r=0.6048),对产量的通径(p=0.6571)和净贡献率(pr=0.3974)最大,其次为每公顷有效穗(cv=12.45%,r=0.2482,p=0.4569,pr=0.1134);千粒重...
关键词:水稻品种 新稻19号 高产结构 通径分析 栽培技术 
Ⅱ优航2号高产结构分析和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的探讨被引量:1
《江西农业学报》2009年第7期41-42,45,共3页苏保 王乌齐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007GB2C400150);农业部结构调整项目(06-01-01B);福建省重大专项(2005NZ1009;2005NZ1004);福建省财政专项(STIF-Y04);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广适型超级杂交稻新组合选育与示范"(项目编号:2007BAD77B01)
Ⅱ优航2号根系发达,分蘖力较强,株叶形好,穗大粒多,结实率高,高产稳产。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其高产结构中,有效穗对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50^**),对产量通径(P=0.9528)和净贡献率(Pr=0.4764)最大,其次为每穗实粒数...
关键词:杂交水稻 Ⅱ优航2号 高产结构 通径分析 高产栽培技术 
杂交稻Ⅱ优131高产结构与气候生态适应性研究被引量:5
《福建农业学报》2008年第3期281-287,共7页尤志明 姜照伟 程雪华 李小萍 黄景灿 
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2007N1005);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2006BAD02A13-3-6)
为探明杂交稻Ⅱ优131高产结构与气候生态适应性,指导大面积推广。在福建省德化县、尤溪县建立高产示范片,设置同地分期播种、异地同期播种、施氮水平、日长控制等试验,观察生育进程、茎蘖消长、稻谷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和气象因素,建立...
关键词:Ⅱ优131 产量结构 生育期 光温特性 气候生态 
“淮麦21号”品种特性及高产结构探讨
《上海农业科技》2007年第6期37-37,共1页李建军 
“淮麦21号”是淮安市农科院小麦课题组选育的小麦新品种。为探索“淮麦21号”高产栽培技术,使小麦生产规范化和模式化。笔者在2006~2007年进行“淮麦21号”不同播种密度高产栽培试验的基础上,对该品种的高产群体建成规律、产量形成...
关键词:小麦新品种 品种特性 高产结构 高产栽培技术 高产栽培试验 生产规范化 播种密度 建成规律 
玉米闽紫糯1号高产结构与需肥特性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2004年第3期164-168,共5页滕振勇 
福建省科技厅重点项目(2002N027)
通过对玉米闽紫糯1号群体结构及需肥特性试验,探讨不同密度处理及肥料配比对闽紫糯1号光合群体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为6.75万株·hm-2时,群体叶面积发展动态合理,光合势、净同化率与叶面积系数最高,生育期内...
关键词:玉米 闽紫糯1号 群体结构 干物质积累 需肥特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