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日记》

作品数:2144被引量:1454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学谦李林荣许祖华郜元宝汪卫东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文学—世界文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形合意合视域下汉英对比研究——以《狂人日记》及其英译为例
《现代英语》2024年第11期120-123,共4页王智 
在英汉比较研究中,形合与意合是个关键议题。英语注重形式结构统一,而汉语更看重意义融合,为国内外学者广泛接受并达成共识。美国翻译家兼鲁迅研究大师威廉·莱尔的鲁迅小说英译本迄今为止收获了广泛认可。此篇文章选取了《狂人日记》...
关键词:形合意合 对比研究 鲁迅作品英译 
小说灵珠(三):技术与艺术
《文艺争鸣》2023年第2期97-104,共8页张柠 
21.作者与叙事者小说的叙事者不就是作者吗?作者不就是那个写小说的人吗?表面上看好像是这样。当我们要对问题进行细致缜密分析的时候,这个说法就有疑问。看上去似乎很简单的问题,深究起来还有点复杂。我们不要怕复杂,要像医生对待疑难...
关键词:《狂人日记》 叙事者 狂人 疑难杂症 技术与艺术 病中 短篇小说 
卡夫卡与鲁迅作品中的异同比较——以《变形计》 《审判》《狂人日记》《阿 Q 正传》为例
《精品生活》2023年第2期0124-0126,共3页但娟 
如今,国内外对弗兰茨·卡夫卡(Franz?Kafka)和鲁迅作品的研究和分析数不胜数。卡夫卡已经成为20世纪文学史中具有极其重要地位的作家,但上世纪80年代左右我国才开始对卡夫卡进行研究。反观享誉中外的世界十大文豪之一鲁迅,其作品迄今已...
关键词:鲁迅 卡夫卡 荒诞 异化 比较 
跨文化视野下的“新国民性”——以《狂人日记》与《伤魂》的比较研究为中心
《南方文坛》2022年第4期94-101,共8页张娟 
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新移民文学的中国文学传统和当代价值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21BZW145。
卢新华的《伤痕》是中国“伤痕文学”的开山之作。“伤痕”一词被用来概括文学思潮,最早可见于旅美华裔学者许芥昱在美国加州旧金山州立大学文学讨论会的讲话。新时期伊始的“伤痕文学”更多是经历过浩劫之后的中国人民心灵的伤痕和痛...
关键词:《狂人日记》 跨文化视野 伤痕文学 文学思潮 《紫禁女》 卢新华 华裔学者 伤魂 
日记体·疯癫形象·“吃人”意象——鲁迅《狂人日记》与安德列耶夫《红笑》之比较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88-94,共7页涂旭 卢志宏 
鲁迅《狂人日记》的创作通常被认为受启发于果戈理的同名小说,事实上,对鲁迅《狂人日记》产生更多影响,且与其最相似的是俄国作家安德列耶夫的小说《红笑》。《狂人日记》和《红笑》在小说形式、人物和意象等方面有着明显的相似点。文...
关键词:鲁迅 《狂人日记》 安德列耶夫 平行比较 疯癫 
森鸥外《沉默之塔》与鲁迅《狂人日记》的社会批判被引量:1
《华夏文化论坛》2021年第2期87-93,共7页靳丛林 刘娟 
森鸥外的《沉默之塔》与鲁迅的《狂人日记》都有很强的社会批判色彩,而且两者在社会批判方面有很多共同性:批判方式的理论性与隐喻性、批判手法的抒情性与象征性:批判者的"三重身份"和批判对象的"二重结构"。两篇作品之区别则在批判对象...
关键词:《沉默之塔》 《狂人日记》 社会批判 
“鲁迅与果戈理文学传统”影响研究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123-128,共6页侯丹 
论及俄国文学对鲁迅的影响,首先想到的就是俄国作家果戈理。自鲁迅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问世以来,"鲁迅与果戈理文学传统"的问题就是鲁迅研究界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不仅我国学者就此问题发表了诸多研究成果,俄国学者对这个问题...
关键词:鲁迅 果戈理 《狂人日记》 俄国文学 
《第六病室》与《狂人日记》艺术形象比较分析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0年第11期119-121,共3页葛馨 Anna Morozova 
哈尔滨理工大学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理工科院校的原典阅读模式探究”(420180027)。
契诃夫与鲁迅在小说创作方面具有高度相似性,具有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主要体现在以平凡的日常生活与普通的人物事件为主要题材,反映生活的本质。对契诃夫和鲁迅的作品《第六病室》与《狂人日记》进行比较分析,进一步探讨两位文学大师创...
关键词:《第六病室》 《狂人日记》 艺术形象 比较分析 
关于李冬木译、芳贺矢一著的《国民性十论》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55-58,158,共5页 张宇飞(译) 
本书是活跃于明治到大正年间的日本代表性国文学家芳贺矢一的代表作,也是了解明治末期日本人想要被怎样看待的一级资料。书中将尊敬天皇、热爱国家、尊崇与天皇相联的祖先和家族作为日本的国民性予以强调,其命脉一保持到15年战争时,被...
关键词:芳贺矢一 国民性 文献学 周氏兄弟 《狂人日记》 
声音
《雨花》2020年第8期126-131,共6页傅元峰 
一位修慕课的同学在讨论区留言给我,问为什么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不是陈衡哲的《一日》。是啊,为什么不是?《一日》比《狂人日记》发表得早,这是确凿无疑的。但我提示她思考,《一日》是小说吗?是现代小说吗?在反省这道试题的同时,我...
关键词:《狂人日记》 白话小说 陈衡哲 现代小说 《一日》 讨论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