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志宏

作品数:21被引量:6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安徽大学外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翻译操控翻译策略英译语法结构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俄罗斯文艺》《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上海翻译(中英文)》《山东外语教学》更多>>
所获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未名丛刊》的俄苏文学与文论译介
《俄罗斯文艺》2024年第2期100-108,共9页卢志宏 
《未名丛刊》的文学译介以俄国文学为主,苏联文学及艺术为辅,颇具开创性。《未名丛刊》的翻译选择,主要源于俄国文学的世界文学声誉、周氏兄弟对于俄苏文学和文论的推崇以及中俄文学的亲缘性。具体而言,译介选择集中在蕴藏了“深究惑疑...
关键词:《未名丛刊》俄苏文学 文明互鉴 学术网络 选择性移植 
日记体·疯癫形象·“吃人”意象——鲁迅《狂人日记》与安德列耶夫《红笑》之比较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88-94,共7页涂旭 卢志宏 
鲁迅《狂人日记》的创作通常被认为受启发于果戈理的同名小说,事实上,对鲁迅《狂人日记》产生更多影响,且与其最相似的是俄国作家安德列耶夫的小说《红笑》。《狂人日记》和《红笑》在小说形式、人物和意象等方面有着明显的相似点。文...
关键词:鲁迅 《狂人日记》 安德列耶夫 平行比较 疯癫 
勒菲弗尔操纵理论视角下戴凤莲的形象变迁——以葛浩文译本为例
《惠州学院学报》2021年第5期77-82,共6页涂旭 卢志宏 
小说原作中的人物形象到译作中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戴凤莲是莫言《红高粱家族》中浓墨重彩的一位人物,此人物形象在葛浩文的英译本中得到了加强。这种变化归因于译者对人物形象的把控与操纵,因为译者对小说人物形象的操控影响着译文...
关键词:葛浩文 莫言 戴凤莲 文学翻译 操纵理论 
周氏兄弟与未名社的文学译介--以《未名》(半月刊)为例
《东方翻译》2020年第2期18-23,41,共7页卢志宏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未名社翻译研究(1925—1931)”(AHSKQ2015D71)的阶段性成果。
《未名》(半月刊)作为未名社的文学期刊,未能在译界引起足够的重视。从《未名》半月刊的译介选择来看,未名社译者群体受到了鲁迅和周作人的影响。20世纪20年代末,鲁迅关注马克思主义文论、文学与革命的关系;周作人则更注重文学的"抒情"...
关键词:周氏兄弟 未名社 翻译选择 《未名》 
周氏兄弟与韦丛芜译《格里佛游记》被引量:1
《东方翻译》2019年第1期22-28,共7页卢志宏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未名社翻译研究(1925-1931)"(AHSKQ2015D71)的阶段性成果
译界有关未名社的讨论主要集中在鲁迅对于该社团的影响,而周作人对于该社团的影响一直未得到足够重视。就《格里佛游记》的翻译过程来看,韦丛芜的翻译活动更多受到了周作人的影响,而非鲁迅。就诗学观念而言,周氏兄弟的"直译"在韦丛芜的...
关键词:韦丛芜 周氏兄弟 《格里佛游记》 国语改造 
语义场与科举词汇翻译策略研究--以《儒林外史》为例被引量:2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84-91,共8页张丽红 卢志宏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未名社翻译研究(1925-1931)”(AHSKQ2015D71)
科举制度作为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在《儒林外史》中以相互依存的科举词汇的形式体现出来。这些词汇围绕科举考试制度体系形成了一个整体语义场,这一总语义场又由若干个具有顺序、同义、部分等不同场型特点的子语义场构成。基于对科举词...
关键词:语义场 《儒林外史》 科举词汇 异化 
新时期中国文学视域中“世界文学”图景的嬗变——基于对《世界文学》的考察被引量:1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73-78,共6页卢志宏 
安徽大学首批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资助经费(33010047);安徽大学博士科研启动经费(02303319-33190122)
"世界文学"图景是建构的产物,依赖于文化历史语境,也因此会随着文化历史语境的变迁产生变化。《世界文学》作为新时期主流翻译文学刊物,参与了"世界文学"图景的建构。和建国初期以及"文革"时期相比,新时期中国文学视域中"世界文学"图景...
关键词:期刊翻译 世界文学 新时期 《世界文学》 
再次解读Patronage被引量:16
《中国翻译》2015年第4期19-23,128,共5页卢志宏 
安徽大学首批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资助经费(33010047)和安徽大学博士科研启动经费(02303319-33190122)的联合资助
Patronage和patron这两个概念不能混淆。前者是赞助,是存在于赞助人和受助人之间的抽象关系,后者是赞助行为的施予方,是个实体。就外部联系来看,赞助和勒菲弗尔提出的另外两个概念意识形态和诗学不是平行的关系,意识形态和诗学通常会通...
关键词:赞助 赞助人 受助人 操控 资源交换 
评价理论态度系统视角下陶渊明散文英译探究被引量:4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103-107,共5页李颖 卢志宏 
评价理论是系统功能语言学中人际功能研究的拓展,由态度,介入和级差三个子系统构成。其中,态度系统居于中心,通过情感,判断和鉴赏三方面对描述对象进行评价。罗经国英译陶渊明散文中,译文实现判断资源最完整,实现鉴赏资源相对完整,而情...
关键词:陶渊明 罗经国 评价理论 态度 
翻译文学期刊构建的“世界文学”图景——以建国初期的期刊文学译介为例被引量:2
《外国语文》2014年第3期128-131,共4页卢志宏 王琦 
安徽大学首批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资助项目(33010047);安徽大学博士科研启动经费资助项目(02303319-33190122)
《译文》(1959年之后更名为《世界文学》)是建国初期17年间唯一从事文学翻译活动的期刊。对该刊物的统计表明:苏俄文学的译介数量最多,其次是西方国家的进步文学,再次是亚非拉文学。该刊物一直将构建"世界文学"图景作为刊物的主要目标...
关键词:建国初期17年 期刊 文学译介 政治 世界文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