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颂》

作品数:55被引量:1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黄育聪王学仲王伟戴嘉枋王云良更多>>
相关机构:沈阳音乐学院福建社会科学院上海师范大学中国戏曲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当代老年》《民间传奇故事》《福建艺术》《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李元华声乐表演实践的多维向度
《人民音乐》2024年第4期11-15,共5页李慧 
她是音乐故事片《北斗》中的谢桂兰;她是电视剧《天宝轶事》中的杨贵妃;她是歌剧《鸣凤》^(1)中命运多舛的丫鬟;她是民族歌剧《深宫欲海》中的宣姜……她就是我国当代著名歌唱表演艺术家李元华。李元华的声乐表演实践有着“多栖合一”...
关键词:李元华 民族歌剧 深宫欲海 样板戏电影 《龙江颂》 京剧革命 团支部书记 杨贵妃 
沈利群戏曲音乐创作理念初探
《中国戏剧》2022年第12期81-83,共3页颜景旺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沈利群创作经验对河北音乐文化‘走出去’的路径研究”(项目批准号:HB22YS067)阶段性成果。
提及沈利群,学界将她誉为“跨界音乐家”。“跨界”在于其创作涉及话剧、戏曲、电影、器乐等多种艺术类型。在这些类型中,成就最大、贡献最多的当属戏曲音乐,主要作品有话剧《珠穆朗玛》《泪血樱花》,越剧《第十二夜》,京剧《李慧娘》,...
关键词:音乐创作 戏曲音乐 《第十二夜》 《智取威虎山》 跨界音乐 《龙江颂》 《三笑》 黄梅戏 
“阿庆嫂”之死
《民间传奇故事》2022年第22期16-18,共3页杨红子 
样板戏曾经带给广大观众太多的印象了。几乎每个中国人都能哼唱其中的经典唱段。那是一代中国人的记忆,也是那个年代的特殊符号。样板戏也推出了大红大紫的京剧表演艺术家:《红灯记》中的刘长瑜、《杜鹃山》中的杨春霞、《龙江颂》中的...
关键词:《红灯记》 李炳淑 杨春霞 样板戏 《沙家浜》 刘长瑜 经典唱段 《龙江颂》 
郑州戏曲现代戏的历史建构(1955-1978)
《剧影月报》2022年第4期30-32,共3页梁旭锦 许涌 肖怡聪 朱红娜 
1955年-1978年,郑州积极响应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把继承、革新与表现现实生活作为历史使命,在戏曲现代戏的艺术实践中不断学习、摸索、改进,创作排演了现代戏《山鹰》《在两条战线上》等一批原创剧目;移植、改进了《...
关键词:《红灯记》 戏曲现代戏 原创剧目 文艺方针 《龙江颂》 在两条战线上 历史建构 现实生活 
文艺“剧中人”与历史“剧作者”——《龙江颂》剧组在葛隆大队的经历被引量:1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162-171,共10页赵月枝 白洪谭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关于“人民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的讲话为文艺作品的研究带来了新的思路和视角,文章以此为起点思考样板戏《龙江颂》创作中背后的“剧中人”与“剧作者”。作为社会主义建设...
关键词:《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龙江颂》 葛隆大队 江水英 周丽琴 
现代京剧《龙江颂》音乐复调和声技术运用分析被引量:1
《戏曲艺术》2021年第2期144-152,共9页李楠 
2019年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社科计划重点项目《北京地区戏曲剧种多声部形式研究》(项目编号SZ216599190503)阶段性成果。
现代京剧《龙江颂》中,京剧乐队三大件使用支声复调之加花变奏技术为唱腔伴奏,乐队为唱腔旋律演奏对比复调旋律,在唱腔中拖腔长音处演奏填充式对比、模仿复调旋律,使用帕萨卡利亚复调技术为唱腔旋律伴奏。因为京剧唱腔使用的是以中国民...
关键词:现代京剧《龙江颂》 复调 和声 
农业生产题材是如何搬上戏曲舞台的?--京剧《龙江颂》艺术经验初探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21年第2期88-93,共6页王伟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招标项目“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戏曲史(上海卷)”阶段成果,项目编号:19ZD04。
中国戏曲艺术历史悠久,但农业生产题材的剧作却比较少见,这与该题材自身的局限有关。京剧《龙江颂》则十分值得注意,它是典型的农业生产题材,而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它提供给我们如下艺术经验:第一,挖掘生活中的戏剧性元素;第二,演述具...
关键词:京剧 《龙江颂》 题材 艺术经验 
对京剧《龙江颂》场景音乐创作的探究被引量:1
《戏剧文学》2020年第11期96-99,共4页郭颖 
就中国的传统戏曲艺术而言,现代京剧的戏曲表现形式的出现,无疑是对中国传统戏曲艺术表现形式的一次革命性的重大突破。现代京剧在20世纪中叶再度出现的颠覆性变革,更是使得京剧艺术在音乐方面的发展达到了空前绝后的繁荣,并极为深刻地...
关键词:现代京剧 传统戏曲艺术 《龙江颂》 场景音乐 革命样板戏 社会主义价值观 京剧艺术 现实生活 
京剧《龙江颂》是这样打造出来的
《上海艺术评论》2020年第5期25-27,共3页王伟 
国家重大项目“新中国70周年戏曲发展史(上海卷)”(项目号:19ZD04)阶段性成果。
京剧《龙江颂》是第二批样板戏,也是唯一一部农业题材的样板戏。其故事原型来自福建省的一场抗旱斗争。1963年福建漳州龙海县遭遇大旱,县委提出“九龙江有水不算旱”的口号,组织群众堵截九龙江,使江水倒灌入旱区,挽救了旱区的农业,但也...
关键词:福建漳州 九龙江 龙海县 榜山 样板戏 旱区 福建省 
“无奇不传”戏剧精神的当代传承——以京剧现代戏《龙江颂》为例
《大舞台》2020年第5期15-17,共3页王伟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招标项目“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戏曲史(上海卷)”(19ZD04)阶段性成果。
古人云:“传奇,纪异之书也。无奇不传,无传不奇。”(倪倬《<二奇缘>小引》)这是对明清传奇叙事艺术的概括,也是传奇作品的指导思想。《牡丹亭》,杜丽娘因为一个“情”字,“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绿牡丹》,沈翰林出诗题以择佳婿,柳希...
关键词:《桃花扇》 《牡丹亭》 传奇作品 杜丽娘 戏剧精神 风尘女子 叙事艺术 明清传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