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

作品数:61被引量:1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新赞李丹王雁饶道庆陈治云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民族大学温州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佛山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诡谲”与“荒诞”下的诗意表达和另类哲思——米兰·昆德拉小说《慢》的结构主义解读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34-40,共7页刘姗姗 
2021年福建省级线下一流课程“跨文化商务交际导论(英语)”(闽教高[2021]52号)阶段性成果。
米兰·昆德拉的小说《慢》因其诡谲、荒诞的外表影响了中国读者接受和阐释的热情。然而,正是“诡谲”形式与“荒诞”内容的结偶配对,彰显了这部作品的艺术玄机。从结构主义视角来看,昆德拉通过表层结构中异时场景的突兀并置,使作品呈现...
关键词:昆德拉 《慢》 结构主义 并置 虚拟 诡谲 荒诞 
米兰·昆德拉《慢》中的文体复调与存在变奏
《牡丹江大学学报》2021年第2期47-54,共8页李莹倩 
《慢》是米兰·昆德拉的遗忘三部曲之一,作为昆德拉的第一部法语创作的小说,《慢》与作者“捷克周期”创作的作品一样,探讨了人类在世界中的存在。本文就试图借助昆德拉作品中促人深思的复调理论,从文体的复调、节奏的复调和时空的复调...
关键词: 复调 存在 
慢,是一种修炼
《读天下》2021年第2期78-78,共1页缪克构 
米兰·昆德拉有部长篇小说叫《慢》,里面写到:“慢的乐趣怎么失传了呢?啊,古时候闲逛的人到哪儿去啦?民歌小调中的游手好闲的英雄,这些漫游各地磨坊、在露天过夜的流浪汉,都到哪儿去啦?他们随着乡间小道、草原、林间空地和大自然一起消...
关键词:米兰·昆德拉 民歌小调 林间空地 流浪汉 《慢》 小道 大自然 
离题、插曲、“道路小说”:昆德拉小说诗学的三个关键词——以《不朽》和《慢》为例被引量:1
《社科纵横》2019年第6期107-112,共6页郭昆仑 裴亚莉 
离题、插曲、“道路小说”充斥在昆德拉的小说文本中,成为昆德拉小说诗学中的三个关键词。作为叙事学意义上的名词,离题一方面是对“故事”专制的否定或反对,揭示了人类行为或行动的可笑和无意义,另一方面,离题直接通过议论或思考的加入...
关键词:昆德拉 离题 插曲 “道路小说” 
从前不慢
《中外文摘》2018年第14期20-20,共1页胡文辉 
米兰·昆德拉的小说《慢》(马振骋译,上海译文出版社),引进有好多年了。在书店随手拿起来,注意到封底印的两段话:速度是出神的形式,这是技术革命送给人的礼物。……当人把速度性能托付给一台机器时,一切都变了:从这时候起,身...
关键词:技术革命 非物质化 速度 《慢》 昆德拉 出版社 
陌上花开,可缓归矣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6年第12期44-44,共1页蔡凯臣 
米兰·昆德拉大概是为了反抗那个快速的时代,才写了小说《慢》。可是他却没能坚持到底,记得小说的最后一句是“马车消失在晨雾中,我启动了汽车”。我想说,昆德拉,你何必要发动汽车呢?陌上开花,可缓归矣。
关键词:昆德拉 《慢》 小说 汽车 反抗 
慢(外一首)
《福建文学》2016年第12期70-70,共1页李伯庠 
我想确定的真实,只能靠慢靠逐渐消退的力消退春天到来时所有的鸟鸣消退月亮渐渐圆后,薄衫携带的温暖消退二十年前那场,本无来由的,所谓爱情。
关键词:《慢》 当代文学 诗歌 
“慢慢走,欣赏啊”——浅探教育的方法与语言的内化
《中华少年》2016年第27期268-269,共2页王毅颖 
本文阐述了由"慢"引起的思考:"慢"曾给人们带来惬意和有深度的精神生活。结合教学的实际体会,探讨"慢"对于课堂教学的重要性,浅谈了一些具体方法,最后提出"慢"将更有助于完成对于人的素质的、终身的教育。
关键词:《慢》的思考 慢的乐趣 慢的方法与语言的内化 慢的成果 
论文式艺术——米兰·昆德拉《慢》结构简析
《参花(下)》2016年第8期74-74,共1页张红岩 
昆德拉的小说并非为了讲故事,而是在对"存在"进行思考,在对这些主题的思考中形成的《慢》也具有了以主题为中心展开讨论的"论文式"的结构特点。
关键词:《慢》 论文式艺术 主题词 片段体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2016年第19期36-37,共2页陈薛怡 
只有慢慢积累,才会绽放出最绚烂芬芳的人生之花。——题记金秋时节,本该绚烂绽放的桂花,今年不知是怎么了,闹着性子,迟迟不愿开放。鼻尖嗅不到那芬芳的气味,我焦急难耐,快步跑下楼,向小花园里的桂花树走去。
关键词:中学教育 语文 作文 《慢》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