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报》

作品数:42被引量:8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刘小燕姚远贾身茂宇文高峰郭开选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商洛学院河南省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农业考古》《新闻界》《东方翻译》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调研课题河南省经团联调研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王国维与《教育世界》未署名哲学文章关系考论
《近代中国》2023年第1期372-390,共19页杜永宽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明治学术与中国近代哲学转型:以王国维为例”(2018SJZDI027);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重大项目“近代中国‘哲学新语汇’的形成及其哲学新知识体系的建立”(21VJXT005)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1901年,罗振玉资助《教育世界》刊行于上海,终刊于1907年年底。1901—1903年创刊之始,罗振玉参考和借鉴了其创办的《农学报》的体例,主要分为《文篇》《译篇》两专栏,偏重译述,专载教育类译文。自1904年第69号起所刊内容更加充实丰富,...
关键词:罗振玉 王国维 《农学报》 学术史 《教育世界》 参考和借鉴 
“士与学相互正名”:无专业群体之专业报《农学报》嵌入全国的一种路径被引量:1
《新闻界》2022年第2期72-86,96,共16页王强 
近代中国西学何以传播,不同研究者对传播“路径”有着不同的理解。本文以“新农学”为载体,通过《农学报》在全国的传播为个案对此进行探讨。通过研究发现,“士”和“西学”的相互正名关系,自始至终地影响着国人对于新农学的接受,它们...
关键词:《农学报》 士大夫 正名 传播路径 
罗振玉编辑实践与创获--基于《农学报》的考察
《中国出版》2021年第18期68-70,共3页刘小燕 
2020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晚清物理学文献整理与研究”(20JZD039);201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生活书店与抗战时期国统区进步文学传播研究”(18XZW022);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晚清民初科技期刊编辑主体的演化与发展逻辑”(19JK0318)阶段性成果。
《农学报》作为晚清的专业科技期刊,在农学体系传入和期刊编辑领域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启示意义。主办者罗振玉在《农学报》的编辑实践活动中实现了角色的转换,从私办期刊向官办期刊过渡,以及从传统文人向现代知识分子的蜕变与转型。
关键词:《农学报》 (1897—1906) 罗振玉 科技期刊 编辑出版 
罗振玉与晚清农学的兴起
《农业考古》2021年第4期227-232,共6页李尹蒂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晚清农学的兴起及其困境研究”(项目编号:18FZS023)。
晚清时,基于“不仕则农”的初衷,罗振玉在汪康年及《时务报》馆鼎力相助下,创办农会,办会刊《农学报》。前期他主要负责对务农会中翻译的西法农书进行修改润色,刊载见报;后期则对《农学报》已连续翻译登载的农书进行整理,并结集出版。...
关键词:罗振玉 《农学报》 农科监督 农学 
论《农学报》与《北直农话报》在晚清近代农学发展中的引进与推广作用
《现代商贸工业》2021年第16期156-157,共2页汪丽影 杨晋 
晚清时期,中国掀起了学习西方先进农业技术的热潮,来自西方的农业方面的译作带来了新的农业科学技术,推进了中国农业的近代化。中国第一份农业期刊《农学报》通过译介日本的农学文章系统地引进西方先进农学,它的问世为中国农业实现现代...
关键词:《农学报》 《北直农话报》 引进与推广 
论日本农学对清末农业近代化的影响——以《农学报》和《农学丛书》为例
《山西农经》2020年第21期34-35,87,共3页汪丽影 孙杨 
清末有志之士认为农业盛则国富、农业衰则国贫,因此试图通过学习西方先进的农业科学,振兴中国农业,使国家富强。在引进西方农学之时,也依旧采取了“取道日本”这一做法。罗振玉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农业协会———农学会和第一份农业专刊—...
关键词:清末 农业近代化 农学报 农学丛书 
晚清科技期刊与西方林学的引进--基于《格致汇编》《农学报》的考察被引量:2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62-67,共6页戴磊 
西方林学在晚清时期的引进,经历了一个先疏后密、由浅到深、由表及里的过程。而科技期刊则是这一时期引进西方林学的重要载体。其中,《格致汇编》最早刊载了林学科普文章,而《农学报》则较为集中地引进了西方林学。它们所引进的更多是...
关键词:林学 《格致汇编》 《农学报》 
《农学报》的多元互动传播模式被引量: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148-152,共5页时冬梅 李继高 
《农学报》作为中国第一份农学期刊,第一次系统全面地对西方农学知识作了完整地传播。在科学传播的过程中,形成了以《农学报》为基点支撑的农学会、农业学堂、乡绅传习等多因素互动传播模式,即农学会提供的重要组织依托、《农学报》编...
关键词:《农学报》 罗振玉 传播模式 
罗振玉与农学会《农学报》和《农学丛书》
《办公室业务》2019年第21期35-36,共2页乔敏 
罗振玉是中国近代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发起成立农学会,创办国内最早的农学报刊《农学报》,编译出版《农学丛书》,为培养翻译人才,创办东文学社,他致力于学习推广西方的先进农学以改良中国的传统农业,为中国传统农学向现代农...
关键词:罗振玉 农学会 农学报 农学丛书 
《农学报》对日本除虫技术的传播
《兰台世界》2017年第5期79-83,共5页刘丹丹 
1896年,罗振玉等人顺应重农时势在上海创办"农学会",次年创刊《农学报》,将日本及西方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传播到中国来。特别是日本的除虫技术,在日本农业生产技术迅速发展条件下,引起中国广泛关注。日本除虫技术的传入,一定程度上促进...
关键词:《农学报》 罗振玉 除虫 生产技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