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韵》系韵书

作品数:38被引量:2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仝小琳陆招英徐朝东唐作藩杨宝忠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古汉语研究》《汉字文化》《周口师范学院学报》《商丘师范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大型辞书未收的唐五代《切韵》系韵书联绵词词形例释
《中国文字研究》2024年第1期127-140,共14页周旺 蔡梦麒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刊谬补缺切韵》校释及唐五代韵书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8AYY014)的成果之一。
唐五代《切韵》系韵书是研究联绵词的重要材料。文章选取唐五代《切韵》系韵书中“鍡鑘”“媿娞”“擨■”“踯躅”四个联绵词,分析联绵词不同书写形式是否应当被《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联绵词大词典》收录,同时梳理文献中联绵...
关键词:唐五代《切韵》系韵书 联绵词 《汉语大字典》 《汉语大词典》 《联绵词大词典》 
《切韵》系韵书引《字林》研究
《汉字文化》2024年第7期7-9,共3页蔡绿兮 
本文对部分《切韵》系韵书引《字林》的释义进行对比,并对释义进行溯源,有助于帮助读者了解中国古代的字书、韵书以及两者的关系。明引的字会根据释义分析、补充完善,未引或暗引的字则会进行补充分析。
关键词:王二 蒋藏本《唐韵》 《字林》 
《切韵》系韵书语音研究述评
《宜春学院学报》2020年第4期66-72,共7页郑永雷 冯景如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刊谬补缺切韵》校释及唐五代韵书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8AYY014)。
《切韵》系韵书是中古音研究的核心材料,该系列韵书所承载的语音系统是“前溯上古音,后联近代音”的重要枢纽。学界对该系列韵书语音一直保有高度的研究热情,该研究领域而今已是硕果累累。文章将从音系研究、反切考察、又音研究、重纽...
关键词:《切韵》 语音 研究成果 研究趋势 述评 
《切韵》系韵书三论
《辞书研究》2019年第5期100-105,120,共7页马德强 刘华伟 
《切韵》系韵书具体包括哪些著作,学术界并没有明确的判别标准,某些韵书的归属常有分歧。文章讨论与此相关的三个问题:第一,学者们界定《切韵》系韵书的标准不一致,实际上存在宽严不同的两个标准,具体采用哪一个要根据不同的写作目的和...
关键词:《切韵》系韵书 《集韵》 平水韵 
《切韵》系韵书敦煌文献辑录比较研究
《牡丹》2018年第6X期19-20,共2页张梦 
2100多年前,汉朝使者张骞出使西域,开辟出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古丝绸之路,也诞生了敦煌这颗戈壁绿洲明珠。宋代之前,敦煌一直是中国内陆开放的最前沿城市。敦煌莫高窟藏经洞藏有中国数千年文明积累下的无数历史文献,敦煌是伟大丝绸之...
关键词:《切韵》 《广韵》 敦煌文献 
论《切韵》系韵书体制之流变
《语言研究》2018年第2期77-81,共5页仝小琳 
《切韵》系韵书的体制研究,前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其基础上,对《切韵》系韵书共43种卷子的体制进行详细的考察,试着勾勒出《切韵》的原貌,并从注释体例、韵字数目表示方法、又音表示方法、异体字表示方法、释义特点等方面对其后来的...
关键词:《切韵》系韵书 体制 流变 
《切韵》系韵书研究综述
《语言历史论丛》2017年第1期59-76,共18页仝小琳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唐五代《切韵》系韵书研究”,项目号:09XYY013;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团队“四川方言研究”(2015-2016)。
《切韵》系韵书反切音读向来作为中古语音的材料受到重视。学者们在《切韵》系韵书的研究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成果主要集中在《切韵》系韵书的著录、刊布、体制研究、语音研究、文字研究、词汇研究,以及利用《切韵》系韵书校正《...
关键词:切韵 系韵书 韵书研究 述评 
中国诗歌声韵演变发展略
《中华诗词》2017年第5期60-63,70,共5页劳秦汉 
依据古今音韵学家的研究,可将中国诗歌声韵的演变发展大体划分为三大阶段,即上古阶段的以周代《诗经》的丰镐音为代表的先秦两汉声韵;中古阶段的以《切韵》系韵书的洛阳音为代表的魏晋南北朝到隋唐宋的声韵;近现代阶段的以《中原音...
关键词:演变发展 中国诗歌 声韵 《切韵》系韵书 《中原音韵》 魏晋南北朝 先秦两汉 《诗经》 
从《切韵》系韵书到《中原音韵》的阳声韵发展演变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2016年第9期245-246,共2页王李 
本文针对中古时期和元代的汉语阳声韵发生的变化按照历史时期的先后进行比较,以《切韵》系韵书和《中原音韵》为对象进行研究,得出汉语阳声韵自中古到元代发生的演变。
关键词:《切韵》 《广韵》 《中原音韵》 阳声韵 
唐五代《切韵》系韵书中的异体俗字格式流变被引量:1
《语言历史论丛》2015年第1期254-270,共17页仝小琳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唐五代《切韵》系韵书研究”(09XYY013).
从离《切韵》年代最近的陆法言传写本开始,就存有异体字,这说明《切韵》编写之初可能就注意收取字的异体形式。长孙讷言笺注本《切韵》除了大量引用《说文》字体外,还有引自其他字书的。其他标注方式也非常多,基本上涵括了后世韵书所见...
关键词:唐五代《切韵》系韵书 异体俗字 标注格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