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香莲》

作品数:386被引量:6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黄意明张炼红康海玲古今李惠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戏曲学院上海师范大学河南艺术职业学院上海戏剧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天津市文化艺术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上海戏剧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赴一场东方美学视域下的道义盛宴小剧场越剧《宴祭》述评
《上海戏剧》2020年第2期19-21,共3页洪宸 
"讲道义、守情义"作为中国人自古以来所尊崇的高尚品德始终在传统戏曲的舞台中上演着。从《珍珠塔》陈翠娥慷慨赠金给家道中落的表哥方卿,到《血手印》林昭德与王桂英坚守自己的婚约与责任,再到《秦香莲》包拯深明大义坚持将忘情负妻的...
关键词:《秦香莲》 王桂英 婚约 传统戏曲 美学视域 传奇故事 高尚品德 道义 
以细微处见变化 浅谈我在锡剧《秦香莲》中的角色分析与创作
《上海戏剧》2016年第4期38-40,共3页夏敏莹 
秦香莲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悲剧人物,不同的剧种都有脍炙人口的传唱曲调,她一直是传统戏中鞭挞邪恶,讴歌正义的化身。在锡剧《秦香莲》中,青年作家罗周给予了这个故事一个凄清的诠释——一个女人和两个孩子的艰难寻亲路。
关键词:《秦香莲》 锡剧 创作 悲剧人物 青年作家 传统戏 曲调 剧种 
“纪念周信芳诞辰120周年”系列活动
《上海戏剧》2015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演出由上海京剧院策划的纪念演出从1月12日正式拉开帷幕,轮番上演“麒艺流芳”——纪念人民艺术家周信芳诞辰120周年主题晚会、传统大戏《龙风呈祥》、《秦香莲》、《法门寺》、《清风亭》,新编传统京剧《楚汉春秋》以及麒派折子戏专场...
关键词:纪念演出 周信芳 诞辰 上海京剧院 《龙风呈祥》 《楚汉春秋》 人民艺术家 《秦香莲》 
纪念周信芳120周年 名家好戏齐聚
《上海戏剧》2014年第11期F0002-F0002,共1页
近日,“纪念周信芳先生诞辰120周年系列演出”演出发布暨开票仪式在上海天蟾逸夫舞台启动。仪式当天购票的观众均享受了半价优惠。此外,上海京剧院也为欲购票的观众安排了半价套票等优惠措施。此次纪念演出将从2015年1月12日正式拉开...
关键词:纪念演出 周信芳 上海京剧院 名家 《龙凤呈祥》 《楚汉春秋》 人民艺术家 《秦香莲》 
傲霜枝头抱香残,苦雨凄风吹窗寒 看程派新作《香莲案》
《上海戏剧》2012年第6期I0004-I0004,25,26,共3页张震 
天津京剧院的新编京剧《香莲案》脱胎于传统戏《秦香莲》。剧情未作根本颠覆,但在文本细节方面,则以现代视角合理演绎、精心结构,从而使该剧产生了全新的观感,引得观众和专家的好评。该剧的创作,无疑是成功的。
关键词:《秦香莲》 京剧院 传统戏 剧情 
缅怀“评弹一支笔”的犀老被引量:1
《上海戏剧》2002年第2期27-27,共1页唐耿良 
陈灵犀(1902——1982)离开我们二十年了,他的声容笑貌依然深深地留在我的脑海里。四九年解放,他就写作弹词开篇《白毛女》,长篇连载每日刊登在新闻日报上,并由蒋月泉、杨振言每日在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上播出,深受听众欢迎。
关键词:陈灵犀 弹词 《白毛女》 《林冲》 《秦香莲》 
临门进“裘”之法
《上海戏剧》1994年第1期27-29,共3页裘少戎 
人生小舞台,舞台大世界。 不少京剧前辈、专家阐述了鞭辟入里的真知灼见,我能谈的已是寥寥无几。 京剧是一门唱、念、做、打并重的综合艺术,流派主要依靠唱的部分。每位艺术家的天赋条件、气质、艺术素养,思想境界,技巧掌握等在唱的领...
关键词:艺术素养 天赋条件 裘派 姚期 裘桂仙 裘盛戎 艺术成果 赤桑镇 《秦香莲》 一出戏 
捧起那一片玉霞
《上海戏剧》1993年第2期41-41,共1页天野 
初识卞立霞,是在新春里的一次团拜中,那时,她和淮剧学员班的一大群姑娘在一起,个个都出落得水灵灵的,象一朵朵含苞欲放的花一样,那会儿,我们都把淮剧团比作一所苗圃,一所花园。这么些鲜花将插向何处,我们都翘首以待。记得那天,卞立霞和...
关键词:千里送京娘 一朵朵 片玉 大群 一朵花 筱文艳 对我说 《秦香莲》 卞玉 家花 
故地寻梦梦依依——陈伯华印象记
《上海戏剧》1990年第2期31-31,共1页胡茜 
寻着一叶旧梦,陈伯华故地重游。船终于驶进了黄浦江,她欣喜地走上甲板,遥望着两岸五颜六色的霓虹灯,思绪万千。这就是她生活了十一年的城市。“上海是我的第二故乡,我也算是半个上海人了!”陈伯华对她的同伴们说。两岸景致皆依旧,别梦...
关键词:陈伯华 柜中缘 印象记 寻梦 宇宙锋 《秦香莲》 周信芳 上甲板 侧幕 十六铺 
张云霞的机遇与功夫
《上海戏剧》1988年第5期9-11,共3页李惠康 
假如你熟悉张云霞的艺术生涯,那么你就会发现机遇与功夫的相辅相成,对这位越剧旦角演员成名成家所起的作用是如何的至关重要了。张云霞原来还是个京剧小票友。在她高小行将毕业时,上海已沦为“孤岛”;动荡的时势和飞涨的物价已使她生身...
关键词:张云霞 雪声剧团 袁雪芬 昆曲艺术 艺术生涯 徐天红 袁派 民族戏曲 十龄童 《秦香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