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

作品数:16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谭德兴褚雪菲杨惠婷刘毓庆莫志华更多>>
相关机构:贵州大学湖南工业大学广州大学北京舞蹈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出版广角》《青年文学家》《散文诗(下半月.校园文学)》《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日月》:怪异婚俗下的女性悲歌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22年第12期73-77,共5页刘毓庆 
《日月》篇,在《诗经·邶风》十九篇中位居第四,说明它产生的时间偏早。“五四”之后的新一代学人,对这首诗有一个倾向性的认识,认为主人公是一位女性,矛盾发生在夫妻之间。如高亨《诗经今注》说:“这是妇人受丈夫虐待唱出的沉痛歌声。...
关键词:时代文艺出版社 程俊英 上海古籍出版社 余冠英 《诗经今注》 高亨 邶风 弃妇 
《日月》
《传媒》2021年第14期I0011-I0011,共1页李雅倩 
忆复礼先生
《中国摄影家》2018年第12期35-39,共5页陈长芬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我在南方,知道海外华人陈复礼先生,是位赫赫有名的摄影家。1986年,以陈复礼先生为首的港澳摄影家访问北京,主办单位邀请我参加了在华都饭店的摄影艺术幻灯交流会,并放映了我一个系列的摄影作品,《日月》也在其中。...
关键词:摄影作品 摄影家 六十年代 海外华人 摄影艺术 主办单位 《日月》 改革开放 
观中国民族民间舞系2012级表演专业实践演出《日月》有感
《长江丛刊》2016年第31期86-86,128,共2页褚雪菲 
这次12级民间舞系表演班的实践演出以“日月”为主线,看起来像是在说“太阳”、“月亮”和老百姓的故事,但是再往前想一步,日月是什么?日月是日日月月流走的时间,也是日和月相互辉映而成的宇宙空间。如此庞大、抽象而略显渺茫的主...
关键词:民族民间舞 《日月》 专业实践 演出 表演 中国 形式与内容 “月亮” 
出走与皈依——从安意如的《日月》说起
《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2Z期30-30,共1页杨惠婷 
90年代后期至今,西藏写作经久不衰。期间,出现许多优秀作品,不仅为我们展现了西藏独特的自然风光,同时书写西藏的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值得我们研究。《日月》是安意如第一部关于西藏题材的作品,作者为作品预设了一个出走与皈依的主题...
关键词:西藏文化 出走 皈依 
《日月》作品的意象之美
《金秋》2013年第22期37-37,36,共2页陈宝生 
摄影之妙,精于构思立意,成于瞬间判断,美于独品天赋,终于思想境界。画有法则,影无定法。但任何造型艺术都有形式与内容的关联问题。内容可以产生形式,实践可以产生技巧。提高图像艺术佳构及其造型艺术表现,全靠摄影者的艺术理念而造其...
关键词:意象之美 摄影者 艺术理念 独特表现 图像艺术 关联问题 定法 象外 心象 审美意象 
安意如:西藏是我的原乡
《西藏旅游》2012年第9期60-63,共4页陈晓芬 安意如(图) 
5年行走西藏数十次,安意如说.西藏是她精神的原乡,在《日月》的新书发布会上,她曾这样形容内心的感受:听弦子响,想着雪山壮阔。草原上打马而过的好儿郎.蛰伏在内心呼唤就会苏醒。那是自由,那是最深沉的渴望…她就是一个地道的...
关键词:西藏 原乡 新书发布会 《日月》 内心 感受 
日月
《书摘》2012年第7期128-128,共1页
《日月》是安意如用纯美散文式语言写成的一部长篇小说。书中描写了一个久居北京的藏地青年三十余年人世沉浮的心灵史,讲述了主人公在西藏被收养,到北京生活和学习,融入现代大都市,求学经商,经历情感挫折,渐渐迷失自我,最终重回...
关键词:长篇小说 《日月》 情感挫折 迷失自我 心灵史 主人公 大都市 北京 
《日月》:被再次确证的汉藏会心之缘
《出版广角》2012年第7期89-89,共1页何客 廖惠敏 
从索南次仁到尹长生再回归索南次仁,《日月》无意中成为汉藏文化会心之缘的再次确证。六岁的索南次仁在尹莲的带引下,离开藏域高原修行的甘丹寺。启程的当天,堪布罗布"为他们诵经,打卦。得出的卦象吉祥"。也就在此刻,索南次仁第一次...
关键词:《日月》 六字真言 藏文化 大昭寺 沉静 
书评 最最遥远的路
《西藏人文地理》2012年第2期15-15,共1页匡离离 
我是在各种日子的缝隙中,逐字逐句地读完《日月》的。在阅读的日子里.《日月》照亮了我心灵深处的某些角落.诚如作者之愿——我得到了至真至诚的寂静与欢喜。
关键词:书评 《日月》 作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