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毓庆

作品数:167被引量:359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诗经》《诗》学中国传统价值观经学诗经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穷其源而通其流,举其纲而张其目——木斋《唐前文学源流史》的写作方法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94-96,100,共4页刘毓庆 
木斋先生的著作几乎颠覆了“系统完整”性的理念和书写程式,不像以往的文学史著作那样把许多知识点用史的线索串联起来且唯恐有漏,而是主要瞄准“源”和“流”两个关键的部位,穷其源而通其流,举其纲而张其目。最让人震撼的是作者对传统...
关键词:木斋 中国文学史 写作方法 
《邶风·柏舟》:《诗经》中的《离骚》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24年第10期67-75,共9页刘毓庆 
《诗经》中有两篇《柏舟》,一篇在《邶风》,一篇属《鄘风》。我这里要说的是《邶风》中的《柏舟》。《邶风·柏舟》共五章,每章六句,270字,在《国风》中属长篇。这篇诗的作者是谁,我们说不清,可是关于诗中的情绪,几乎每一个读者都能感...
关键词:《诗经》研究 《国风》 柏舟 邶风 《离骚》 《邶风》 忧愤 《鄘风》 
清人《论语》笔记对前代的传承与超越
《河北学刊》2024年第4期71-77,共7页刘毓庆 赵初阳 
清代是笔记集大成的时代,清人《论语》笔记是清代学者带有强烈的自觉意识撰著而成的学术著作,不仅是今人研究清代《论语》的重要文献来源,也是考辨清代学术演进路径的关键文献资料。从释读方法看,清人《论语》笔记以传承汉、宋二学传统...
关键词:清代 论语 笔记 传承 超越 
《击鼓》:一段被尘封的战争史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24年第6期64-70,共7页刘毓庆 
《诗经·邶风·击鼓》有言:“从孙子仲,平陈与宋。”这两句诗使许多研究者感到困惑,因为史书上没有相关记载,自然便出现了种种猜测。其实各家忽略了一点:《击鼓》所言,乃是一段被尘封的历史,《诗》《序》是一个独立的史记系统。诗的原...
关键词:战争史 《序》 《诗》 尘封 
《论语》“老彭”新考——兼论孔子之“述而不作”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60-66,共7页刘毓庆 赵初阳 
《论语·述而》篇之“老彭”为谁,此为学术界之一大公案。或以为商朝时老彭,或以为尧时彭祖,或以为老聃与彭祖的合称,讫无定论。今依据文献,辨析诸说,结合语音变化规律,考定“彭”即“伯阳”之合音。人多以“伯阳”为老子的字,实则老子...
关键词:述而不作 老彭 老子 孔子 著述思想 
《蒹葭》:水边的思念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23年第10期73-78,共6页刘毓庆 
《诗经》三百篇中,文人气息最浓、内容最含蓄、最为人们所熟知的诗,莫过于《秦风·蒹葭》。因为熟知,且被选入了中学语文教材,故此省而不录。这里要讨论的是诗在训诂上的几个问题以及诗旨和诗艺。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材 《蒹葭》 三百篇 文人气息 《诗经》 
《名作欣赏》创刊四十周年贺词选登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3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刘毓庆 
喜庆《名作欣赏》创刊四十周年不作高深论,唯寻玉洞春。武陵藏胜处,须问打渔人。一岁老人刘毓庆恭贺。
关键词:《名作欣赏》 创刊 刘毓庆 
春秋时期礼治思潮的兴起与转向
《江西社会科学》2023年第5期73-80,共8页高微征 刘毓庆 
春秋时期的政治思想家反思社会动荡产生的根源,重新认识礼的价值与意义,把礼作为立国、治国、修身的方略,形成了风起云涌的礼治思潮,反映在文化生活中,就是盟会、朝聘、问对时出现大量论礼行为。以频率与内容为考察对象,可知礼治思潮在...
关键词:春秋时期 论礼 礼乐文明 礼治思潮 
《雄雉》:和平的呼唤被引量:1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23年第4期55-63,共9页刘毓庆 
《诗经》中出现了大量思念在外行役丈夫的“思妇辞”,《诗经·邶风·雄雉》就是其中非常典型的一篇。之所以说“典型”,在于它通过怨妇之口,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呼唤。本文在关键词语训释的基础上,指出了《雄雉序》的政教指向...
关键词:《诗经》 《雄雉》 和平 政教 
春秋时期男女伦常失范折射的文明变局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46-53,共8页刘毓庆 高微征 
周礼中以“男女大防”为核心理念的婚姻制度和男女伦常规范,随着周王室的分封而辐射各诸侯国。然而,与周礼相左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左传》中记载的发生在鲁、卫、晋、齐等地的大量男女违礼事件。这些违礼事件呈现出礼禁渐弛、遗俗再...
关键词:春秋 男女伦常 殷商婚俗 夷狄婚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