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水》

作品数:168被引量:3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江锡铨刘殿祥黄薇程国君张文刚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教育学院武汉大学安徽大学山西大同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浅析《红烛》的语言特点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2024年第1期23-24,共2页冯伟敏 
闻一多不仅是一位著名的学者,而且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创作了许多经典的诗篇,如《死水》《黄昏》《奇迹》等。1923年,闻一多回顾自己多年的创作历程,写下《红烛》一诗,并将其作为同名诗集的序诗。在诗作中,诗人精心描写了“红烛”...
关键词:《死水》 优美的语言 语言特点 简要分析 创作历程 闻一多 
《爱国诗人闻一多与〈死水〉》教学课例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3年第13期65-65,共1页李琳 
当前,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思政教育更加突出,课程思政教学理念应贯穿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死水》作为闻一多的代表诗歌,既是一首浓郁的爱国主义诗歌,同时也是新月派“三美”理论的代表性诗歌。执教者选择此诗歌作为代表进行解读分析,...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 新月派 《死水》 课程思政 执教者 爱国诗人 思政教育 立德树人 
“善变”的闻一多
《工会信息》2022年第18期37-39,共3页武文欣 
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目),湖北浠水人,民盟盟员,中国现代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12年考入清华学校,1922年毕业赴美国留学,玫读美术,先后在芝加哥美术学院、桐泉科罗拉多大学和纽约艺术学院进行学习。1925年回国,先后在...
关键词:中国现代诗 科罗拉多大学 西南联合大学 艺术专科学校 《红烛》 清华学校 青岛大学 《死水》 
闻一多:诗人与斗士
《检察风云》2022年第6期92-93,共2页张宁芳 
闻一多,现代著名诗人、学者。他出生于湖北,早年求学清华,在校期间即对新诗产生浓厚兴趣,后赴美学习美术,并关注新诗、新文学。他是“新月派”主要人物之一,著有诗集《红烛》《死水》等。曾先后在青岛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任...
关键词:爱国民主运动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红烛》 新月派 《死水》 青岛大学 抗战期间 政治腐败 
寻觅
《成长》2021年第10期185-185,共1页吴隽鸣 
“紧张吗?”你转过头来,轻声地问我。教室中排列着整齐的课桌,灯光打下来,那是如瀑布般的黄色绸缎。在老师宣布开幕后,掌声轰鸣,此届全校朗诵比赛的初选正式拉开帷幕。说不紧张,是假的。在第一个参选者朗诵的《死水》惊艳全场后,我的手...
关键词:捉迷藏 《死水》 朗诵比赛 
闻一多《红烛》的诗化、直白语言解析
《语文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14期98-99,共2页张庆凤 
闻一多,本名闻家骅,字友三,生于湖北省黄冈市,"五四"以后改名为一多。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三美"的主张,即音乐美、...
关键词:《红烛》 绘画美 新月派 诗的格律 《死水》 爱国主义者 黑暗现实 诗歌表现 
闻一多:画家和诗人的才情
《读天下》2021年第3期16-18,共3页凌夫 
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本名闻家骅,学友三,中国现代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1923年出版第一本新诗集《红烛》1924年毕业于科罗拉多大学;1925年发表《出子之歌》1928年出版诗集《死水》;1932年任清华大...
关键词:中国现代诗 新诗集 科罗拉多大学 国民党特务 《红烛》 李公朴 《死水》 清华学校 
“我是在新诗之中,又在新诗之外”——重评闻一多诗学观念的转变及其他
《中外诗歌研究》2020年第3期23-24,共2页张洁宇 
闻一多身兼诗人、批评家和文学史家等多重身份,其诗歌批评方式也因之呈现多重面貌。考察其诗学观念转变的过程和原因,可分析其新诗批评的调整与其身份迁移之间的关联,对其《死水》之后的停笔原因给出新的解释和评价。闻一多从一位崇尚...
关键词:人生道路 诗歌批评 诗评家 多重身份 诗学观念 《死水》 文学史家 新诗批评 
画家闻一多
《快乐青春(经典阅读)(中学生必读)》2020年第8期21-22,共2页李乃清 吕品 
“绘画本是我的原配夫人,海外归来,逡巡两载,发妻背世,诗升正室。最近又置了一个妙龄的姬人--篆刻是也。似玉精神,如花面貌,谅能宠擅专房,遂使诗夫人顿兴弃扇之悲。”1927年,闻一多在致饶孟侃的信中,以幽默风趣的比喻,道出了他在艺术上...
关键词:早期新诗 《死水》 幽默风趣 闻一多 美术专业 篆刻 绘画 
“歌声很快变成了咒诅”——论闻一多归国后的文化诗学与抒情转向被引量:3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0年第6期15-29,共15页吴丹鸿 
闻一多在留学期间形成的中华文化本位的思想,包含着对西方工业文明与物质文化的反抗,以及对中国文化中精神性内容的强调。“气节”“人格”“秩序”成了理解闻一多这一时期精神结构的核心观念。《死水》一诗更是为这种“中西文化”对峙...
关键词:闻一多 文化诗学 诗歌 格律 《死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