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书·经籍志》

作品数:336被引量:393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晚霞何发甦张剑华侯延香朱文涛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道学对中医学的影响被引量:3
《中国道教》2021年第1期40-48,共9页魏孟飞 
河南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项目“中医文化核心价值及其人文精神的深层研究”(课题编号:TCM2019008);河南中医药大学2018年博士科研启动项目(课题编号:RSBSJJ2018-29)阶段性成果
"道学"一词,见于《隋书·经籍志》,系指老庄道家及黄老道家之学。本文所言道学,系指以"道"为核心理念、终极信仰和方法论根据所形成的文化系统,主要包括老庄道家、黄老道家与道教。道学文化对中医学的影响全面深入,中医学在理论建构、...
关键词:黄老道家 道学文化 疾病诊疗 《隋书·经籍志》 生命观念 中医学 理论建构 
经史传统与中国的哲学和学术分科
《社会科学文摘》2019年第6期83-85,共3页李存山 
经史传统包括了中国文化的经学传统和史学传统,有时候这也可以成为对中国传统学术的概称。我认为'重新认识传统',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文化的'变'与'常'的关系。'变'是指中国文化发展的时代性、阶段性,'常'是指中国文化...
关键词:社会学 六艺略 《汉书·艺文志》 《隋书·经籍志》 文史通义 学校贡举私议 六经皆史 章学诚 四部分类 《晋中经簿》 哲学史 分科教育 学术分科 
略论《读易别录》对《隋书·经籍志》体例的继承与改造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124-133,共10页闫宁 
清人全祖望所作《读易别录》,是目录学史上第一部专门的《易》学书目,其收录的主要是非正统经《易》之学的"《易》外别传"类文献。《读易别录》的编纂并非简单抄录旧史艺文志,以占全书分量较重的"通说阴阳灾异及占验体例"、"汉唐诸人卜...
关键词:全祖望 读易别录 隋志 易经 分类体例 
从《隋书·经籍志》之经部看南朝经学与士族家门的关系被引量:1
《阅江学刊》2012年第3期83-87,共5页葛亦陶 
《隋书·经籍志》之经部记载了南朝大量的经学著述,南朝一代,经术并没有荒废。超过三分之一的南朝经学著作是几个特定家族的成员所作,凸显了南朝经学依托于士族家门的特点。士族子弟对于累世经学的继承和发展,正是他们维持家门不堕的主...
关键词:《隋书·经籍志》 经学 南朝 士族家门 
明帝筮雨用书考
《常州工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53-55,共3页汤太祥 
东汉明帝筮雨所用之书 ,历来具有争议。本文从史实出发 ,结合官私目录著作 ,详细考证其书不可能为《隋书·经籍志》所载之《周易卦林》 ,当为《周易林》 ,即今存之《易林》 ,作者为西汉焦延寿。
关键词:周易 易卦 焦延寿 东汉 西汉 著作 《隋书·经籍志》 考证 史实 
论《鬼谷子》游说人主之术——兼谈战国纵横家被引量:3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20-24,共5页尹振环 
战国时期,“天下方务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史记·孟荀列传》),为当时的纵横家提供了大显身手的广阔舞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战国纵横家的游说之术发挥了巨大的历史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时的历史发展进程。可惜纵横家的...
关键词:《鬼谷子》 《战国纵横家书》 游说者 《战国策》 《汉书·艺文志》 国君 行人之官 《隋书·经籍志》 司马迁 《史记》 
河图辨证──答萧汉明兄被引量:2
《周易研究》1996年第4期25-33,共9页李申 
河图辨证──答萧汉明兄李申去年底承大钧兄见告,说汉明兄将有新的论辩文章面世,我以为仍是谈易医关系,及至见到文章,方知是专在河图、洛书问题。本文也就接着汉明兄的话题,主要谈谈河图、洛书。很抱歉,看完汉明兄的大作,我仍然...
关键词:洛书 汉明 天地之数 《汉书·五行志》 《易传》 孔安国 《易》 《隋书·经籍志》 《太平经》 宋真宗 
经学: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被引量:1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3期3-12,共10页董运庭 
经学: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董运庭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一门学科能象经学那样,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社会意识、学术文化产生如此深远、如此沦肌浃髓的影响。中华民族的风俗习惯、文化心理,无论是伦理道德的,还是观念形态...
关键词:经学 中国封建社会 主流意识形态 《春秋》 文学理论 《四库全书总目》 儒家思想 传统文化 文学观念 《隋书·经籍志》 
首先怀疑“孔子删《诗》说”的不是孔安国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2期104-104,共1页许廷桂 
首先怀疑“孔子删《诗》说”的不是孔安国许廷桂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称:“古者(诗》三千馀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后人据此概括为“孔子删《诗》说”。司马迁的这一说法,自唐代起始受到学者怀...
关键词:删《诗》 司马迁 《孔子世家》 孔安国 《诗》说 孔颖达 吕祖谦 《隋书·经籍志》 孔子删诗说 《毛诗正义》 
荆州官学与三国思想文化被引量:1
《中国哲学史》1994年第5期61-66,共6页王晓毅 
汤用彤先生曾指出了荆州学术对王弼玄学形成的意义,实属不刊之论。(《汤用彤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65页。)如果从当时可见的直接作用着眼,荆州官学无疑为三国鼎立时代所普遍出现的黄老形名加古文经学的过渡文化形态,作了人...
关键词:三国志 荆州 司马徽 诸葛亮 古文经学 庞德公 刘表 人物品评 今文经学 《隋书·经籍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