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旁证》

作品数:14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穆克宏王书才李永贤王小婷潘盼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师范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安徽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典籍与文化》《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州学刊》《古籍整理研究学刊》更多>>
相关基金: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陈寿祺、梁章钜之往来与失和——兼考道光《福建通志》删毁、《文选旁证》撰者两公案
《传统中国研究集刊》2022年第1期113-143,共31页宋一明 
陈寿祺与梁章钜俱为清嘉道间闽中著述丰富之学者,二人往来甚密,晚岁乃因故生隙.陈寿祺殁后,其主纂之道光《福建通志》为梁章钜等人所删毁,据各家记载考其详情.又据梁氏《文选》著述稿本、批校本等及二人治《文选》之差异,辨梁章钜《文...
关键词:地方史 清史 陈寿祺 梁章钜 道光《福建通志》 《文选旁证》 
我与《文选旁证》
《中国典籍与文化》2021年第1期156-159,共4页穆克宏 
《文选旁证》,清梁章钜著。这是清代比较重要的《文选》研究著作。我知道《文选旁证》,要追溯到解放初期。当时,我在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有一天,出去逛旧书店,在夫子庙旧书店里买了一本张之洞的《书目答问》,是商务印书馆1933年出版的...
关键词:旧书店 《书目答问》 《文选》 商务印书馆 梁章钜 夫子庙 张之洞 书目答问 
前贤踵武,后学津梁——读《六朝文学论集》
《书品》2011年第2期51-55,共5页杨明 
穆克宏先生是我敬重的前辈学者。他的《昭明文选研究》、《文心雕龙研究》等论著宏通中肯,给我许多教益;他的《魏晋南北朝文学史料述略》和他整理点校的《玉台新咏笺注》、《文选旁证》更是我经常翻阅的重要著作。
关键词:文学论 《文心雕龙研究》 《文选旁证》 六朝 后学 魏晋南北朝 玉台新咏 文学史料 
《文选旁证》著作权问题之争
《东岳论丛》2009年第7期119-123,共5页王小婷 
高校古籍整理委会资助项目<清代<昭明文选>学文献汇考>(项目编号:2008187)的阶段性成果
《文选旁证》的著者问题,自它问世后就众说纷纭,除了它的署名作者梁章钜外,还认为是陈寿祺、程同文、林茂春、姜皋中一人所著。笔者经考证认为《文选旁证》的著作权还应归属梁章钜。
关键词:《文选旁证》 梁章钜 著作权之争 
梁章钜《闽川闺秀诗话》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54-55,共2页张丽华 
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资助项目"清代闺秀诗话丛刊"(项目编号:0851)阶段性成果。
所谓"清代闺秀诗话",是指记载、反映清代女性诗歌创作的著作,而不是指女性撰写的诗话。清代闺秀诗话保存了大量反映清代女性文学创作的历史资料,是研究中国妇女文学史与中国古代文学史不可或缺的文献,是一笔宝贵的文学遗产。本组笔谈选...
关键词:梁章钜 诗话 《文选旁证》 《楹联丛话》 生平事迹 诗歌创作 明清时代 两江总督 
《文选旁证》著者考辨
《中州学刊》2006年第4期205-208,共4页李永贤 
《文选旁证》在清代享有“选学渊海”、“集大成”之誉。但自此书问世以来,学界即对其来历众说纷纭,对梁章钜的著作权多有怀疑者。然而,此书虽大量采用了他人的著述或观点,但都予以注明,不能视为剽窃;撰写过程后期虽有他人参与,但最大...
关键词:《文选旁证》 文选学 梁章钜 
《文选旁证》献疑
《沧桑》2005年第5期112-112,共1页潘盼 吴大顺 
梁章钜在《文选旁证》中认为《沧浪诗话》所载“班婕妤《怨歌行》,《文选》直作班姬之名,《乐府》以为颜延年作”中的《乐府》指郭茂倩《乐府》是不对的。当指刘次庄的《乐府集》。
关键词:梁章钜 文选旁证 
梁章钜对《文选旁证》的著作权难以否定被引量:1
《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128-130,共3页王书才 
《文选旁证》一书,自清末迄今,屡有否定梁章钜自撰的说法;一些学者认为其原撰者为程同文或陈寿祺。本文坚持该书仍系梁氏自撰。文中首先依据程、陈二人传记资料及其学术取向,论述二人不可能撰写此书;然后又依据该书梁氏《自序》言其幼...
关键词:梁章钜 《文选》 《文选旁证》 著作权 
读《文选》随笔被引量:1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80-86,共7页穆克宏 
本文阐释了有关《文选》学的三个方面的问题:其一,回溯了萧统《文选》37种文体之一的"七"作为一种文体的历史及对后世文学的深远影响。其二,对《文选旁证》的作者作了考证,认为其作者为梁章钜。其三,评价了苏轼论《文选》的观点,认为苏...
关键词:《文选》 萧统 “七”体 文体 《文选旁证》 梁章钜 苏轼 
《文选旁证》与“文选学”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38-42,共5页姜朝晖 雷恩海 
“文选学”的产生有着复杂的原因 ,其内涵应指萧选本文及后世的注解、研究以及对注解的研究。这一概念最早在曹宪时代提出 ,而李善注本的出现标志着其基本内涵的确定。梁章钜《文选旁证》不专主一家 ,旁搜广证 ,兼容并蓄 ,且有通达识见 ...
关键词:文选旁证 文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