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书才

作品数:54被引量:4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文选》评点述论校勘考述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文献》《中州学刊》《菏泽学院学报》《鄂州大学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清代西洋画题跋所见清人之西洋画观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84-88,共5页王书才 张佩佩 
自明代后期尚形似、重光影、重透视的近代西洋画传入中国,清人在比较中西绘画本质区别的基础上,对其褒贬不一,但整体上以表达赞赏者居多,尤其推崇其重写实、真切生动的优长,并提出“西洋绘事好结撰,欣赏须当具只眼”的西洋画观。特别是...
关键词:清代 西洋画题跋 中西绘画 西洋画观 
中华书局版《史记》修订本本纪部分标点献疑五则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1年第4期152-154,共3页王书才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汉书研究发展史”(14AZW003)。
中华书局2014年出版的《史记》点校修订本,校勘精审,为促进《史记》研究起到了很大作用。然百密一疏,其断句标点方面仍然偶有失误之处。笔者选取《史记》本纪部分的五则史料重新校勘,以期有利于对这些问题的讨论。
关键词:《史记》 本纪 校勘 标点 
严可均《全三国文》孙吴部分缺误补正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115-121,共7页王书才 徐小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7ZDA254)。
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是现存的对唐代以前散篇文献汇辑最全的一部总集,对研究唐前文学文化具有重要价值。只是因为时代久远以及个人精力有限等原因,该书不免有许多缺憾之处。以《全三国文》孙吴文部分为研讨对象,可以对...
关键词:严可均 《全三国文》 缺误 补正 
汉魏六朝祝福类铭文述论
《平顶山学院学报》2020年第6期61-64,76,共5页徐小娜 王书才 
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唐前出土文献及佚文献文学综合研究”(17ZDA254)。
祝福类铭文起自先秦,其主要内容是对未来美好理想的祈盼与描画。先秦贵族在铭文中祝愿自身长寿、子孙家族长保富贵。到了汉魏六朝时期,人们对幸福祝愿的表达愈加丰富。西汉诸帝铸钟鼎刻铭文以祝愿神鼎传芳,希望天下安定和谐、汉代帝系永...
关键词:汉魏六朝 祝福 铭文 
《河洛方言诠诂》方言词“本字”条目补正
《新乡学院学报》2020年第10期51-53,共3页徐小娜 王书才 
王广庆先生的《河洛方言诠诂》一书收录与考证了大量的河洛地区独具特色的方言词汇,对了解和认识中原地区灿烂的古今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其书中对方言词汇"本字"的考索,或者所主张的本字与实际不合,或者显有本字却又另出新说,或者...
关键词:《河洛方言诠诂》 方言词汇 本字 
《史记考证》对中华书局版《史记》修订本校勘的补订价值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90-93,128,共5页徐小娜 王书才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汉书研究发展史”(项目编号:14AZW003)。
中华书局版《史记》修订本校勘精审,然亦难免有未尽之处。今参以《史记》殿本所附校勘记《史记考证》,发现《史记》修订本存在错校、漏校之处十余则。其讹误之处,或有违文法,或穿凿附会,或与历史文献相左。为使《史记》正文更趋完善,本...
关键词:殿本 《史记考证》 《史记》修订本 校勘 补订 
《史记》道统观、政统观之探讨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3期114-118,共5页张圆玲 王书才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4AZW003)
司马迁在《史记》中通过撰书意图的表达、篇章的设置与人物评价的标准三个方面,表达了对儒家道统的承继与坚持;又通过追溯由五帝时代"政统""道统"合一演变到夏、商、周、秦"道统"与"政统"分离的轨迹,强调了最高统治者是否法天施仁关系...
关键词:司马迁 史记 道统 政统 
刘知几《史通》对《汉书》研究之得失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128-131,共4页张圆玲 王书才 
2014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汉书研究发展史(14AZW003)
《汉书》研究在唐代极为繁盛,刘知几作为唐代著名史学家,对《汉书》之学亦有涉足。他在《史通》中肯定了班固创立断代纪传体史书体例这一贡献,称许《汉书》富赡典雅之文风,并驳斥张辅贬抑班固史才的谬论,刘知几对《汉书》及班固的评价...
关键词:刘知几 《史通》 《汉书》研究 
殷商卜辞中的“言体”面貌及其文体学意义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年第1期115-118,共4页王书才 李佳丽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唐前出土文献及佚文献文学综合研究"(17ZDA254)阶段性研究成果
殷商卜辞中的言体是口语化的文体形式,在此特以甲骨卜辞中的"祝""告""令""呼"等词语为文献依据,论述言体模式在殷商时代体现出的中国古代传统文体理念,以及这种言体模式是如何负载殷商时代的社会文化精神的。
关键词:殷商时代 甲骨卜辞 “言体” 面貌 文体学意义 
严可均《全三国文》蜀汉部分缺误补正考释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108-110,共3页王书才 杨雯雯 
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唐前出土文献及佚文献文学综合研究"(项目编号:17ZDA254)
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是目前现存对隋代以前散篇文献汇辑最全的一部总集,但其中《全三国文》的辑佚整理存在不少问题。本文针对《全三国文》的蜀汉文部分,指出并补正了其中漏辑文篇、漏辑语句、误署作者姓名、注释文篇出...
关键词:严可均 《全三国文》 补正 校勘 训释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