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古瓮颂》

作品数:102被引量:93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章燕罗益民李小沫王璇陈秀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听见的和听不见的旋律:济慈《夜莺颂》和《希腊古瓮颂》中的声音美学
《英语文学研究》2024年第2期49-68,共20页卢炜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诗歌以善于利用和调动人的不同感官功能而著称。其中,由诗歌中不同的意象触发人体听觉器官开始工作,进而引起人体其他感觉器官全面参与,这个“听”的过程的声学反应构成了济慈创作诗歌和读者解读其诗歌的重要一...
关键词:济慈 声音美学 感性美 通感 感官 
希腊瓮中的苦难——《希腊古瓮颂》的自然分析
《喜剧世界(上)》2023年第12期49-51,共3页姜源茂 
1819年,在第二次参观大英博物馆后,一个希腊骨灰瓮吸引了诗人济慈的注意,并产生了著名的颂歌《希腊古瓮颂》。在这首诗中,济慈描写了他理想自然的田园风光,表达了他对自然独特的热爱以及对自己和他所处时代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的忧虑。...
关键词:自然 创作背景 创作风格 影响 
济慈与“小母牛”:《希腊古瓮颂》传记批评解读
《海外英语》2022年第17期189-190,197,共3页孙彩霞 
《希腊古瓮颂》是济慈最著名的颂歌之一,受到众多学者的高度赞扬,最后一节关于真和美的最后两行广为流传于世界各地。然而,很少有学者分析诗歌中某种意象与诗人自我形象塑造之间的关系。研究从传记批评的角度,以“祭献的小母牛”的形象...
关键词:《希腊古瓮颂》 自我形象的塑造 传记批评 “祭献的小母牛” 
《希腊古瓮颂》的认知诗学分析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106-112,共7页马海燕 
认知诗学可以为文学批评和文本分析提供多维视角和方法。运用图形-背景理论和可能世界理论对《希腊古瓮颂》进行新的分析和解读,发现图形-背景理论可以从文本形式入手,阐释文本何以为美、美从何来等问题,而可能世界理论则从文本内部结...
关键词:认知诗学 图形-背景理论 可能世界理论 《希腊古瓮颂》 
《济慈的田园史学家:没有注脚的历史》解读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0年第2期178-181,共4页李雨珊 
本文旨在对新批评流派主将克林斯·布鲁克斯的著作《精致的瓮——诗歌结构研究》中的第八章《济慈的田园史学家:没有注脚的历史》做出详细解读。文章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对济慈其人生平经历与主要诗歌创作情况作一梳理,通过了解其...
关键词:克林斯·布鲁克斯 《精致的瓮》 济慈 《希腊古瓮颂》 悖论 
希腊古瓮中的时间与真理——对《希腊古瓮颂》的德勒兹式解读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80-86,共7页黄贺 
运用德勒兹关于真理的显现与意义的生成的哲学思想去解读济慈的名作《希腊古瓮颂》,可以对诗中的隽语“美即是真,真即是美”做出一种全新的阐释,即一种原初的绝对真理蕴含在艺术之中,受到美的艺术符号所激发而苏醒,并在这些艺术符号中...
关键词:济慈 《希腊古瓮颂》 德勒兹 
《希腊古瓮颂》与《夜莺颂》中艺术与生活的对比研究
《才智》2018年第1期184-185,共2页郑凌静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与此同时人们更需要利用文化内涵对其正常的生活添加点缀,这也能够让人们在正常的文化生活中感受到最新的生活色彩。本文所选择的是《希腊古瓮颂》和《夜莺颂》进行二者之间艺术和生活联...
关键词:《希腊古瓮颂》 《夜莺颂》 艺术 生活 对比 
黄老师鉴诗
《当代学生(读写)》2017年第11期F0003-F0003,共1页黄荣华 
济慈(1795—1821)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之一,与雪莱、拜伦齐名。他虽然只活了短短的26年,创作生涯也不足5年。却留下了影响世界诗歌发展的丰富的诗章。主要作品有《夜莺颂》《希腊古瓮颂》《秋颂》等。
关键词:浪漫主义诗人 《希腊古瓮颂》 老师 《夜莺颂》 创作生涯 诗歌发展 《秋颂》 济慈 
《希腊古瓮颂》中的语象叙事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7年第4期89-93,共5页左金梅 郑慧慧 
语象叙事是艺术表现的一种方式、体裁和隐喻。米切尔从心理认知的角度,阐述了对语象叙事的三个认知层次:语象叙事的冷漠、语象叙事的希望以及语象叙事的恐慌。语象叙事在约翰·济慈的《希腊古瓮颂》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本文从语象叙事...
关键词:语象叙事 冷漠 希望 恐慌 
让无声的古瓮发出声音——济慈《希腊古瓮颂》的艺格敷词与想象被引量:6
《外国文学评论》2017年第2期167-182,共16页章燕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欧美跨艺术诗学"(14AWW001)的阶段性成果
济慈的《希腊古瓮颂》被认为是艺格敷词的经典范例,引发了众多批评家的分析和研究。斯皮策、克里格和赫弗南的三篇文献分别从视觉艺术向听觉艺术的转换、时间艺术向空间艺术的转换和视觉艺术再现之文学再现的角度对该诗作展开了批评。...
关键词:艺格敷词 《希腊古瓮颂》 空间 再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