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谋与爱情》

作品数:58被引量:1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周磊张秀宁高田田周美华李英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湖北招生考试》《满分作文(初中版)》《视野》《当代文坛》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时间感知中的影像传播——1978年以来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长镜头
《文艺争鸣》2024年第10期167-171,共5页邱月 任婉萩 
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部校共建一般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短视频助力吉林省乡村文化传播的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23BX5)的阶段性成果。
现实主义溯源可至巴赞所说的“木乃伊情节”,即造型艺术对形似的追求及现实的保存。随着照相术与电影的兴起,艺术逐渐逼近现实。作为文艺思潮,“现实主义”强调艺术应反映社会现实。德国剧作家席勒在他的著作《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
关键词:现实主义手法 《阴谋与爱情》 戏剧作品 文艺思潮 《强盗》 巴赞 文艺理念 照相术 
以《梁山伯与祝英台》和《阴谋与爱情》为例,浅析中西悲剧意识差异
《花溪》2023年第24期0134-0136,共3页潘舒扬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我国著名民间传说,《阴谋与爱情》是德国著名戏剧家席勒的著作,两者分别描写了两对年轻人在封建社会压迫下的爱情悲剧。悲剧是文艺作品创作的一大主题,而爱情则在这之中又占了极大的比重。不同的时代、文化、背景...
关键词:悲剧 《梁山伯与祝英台》 《阴谋与爱情》 中西对比 
《阴谋与爱情》和18世纪末的德国状态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3年第1期157-159,共3页阴适然 
《阴谋与爱情》作为德国戏剧家席勒早期的市民戏剧,其中对18世纪末的德国贵族以及资产阶级的生活状况作了图景式的展现。启蒙主义思想以及狂飙突进运动对席勒的影响也在剧中有深刻的体现。本文将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对《阴谋...
关键词:席勒 《阴谋与爱情》 18世纪德国社会 
天人交战:席勒紧心弦
《看世界》2022年第25期45-49,共5页李珂 
他内心有一种声音在回响:如果拔地而起的巴别塔之下是累累骨架,这种自由,不要也罢。说起德国18世纪的著名戏剧家和诗人弗里德里希·席勒(Friedrich von Schiller),中国人最熟悉的大概是小说《阴谋与爱情》。虽然席勒在戏剧方面成就更大...
关键词:《阴谋与爱情》 巴别塔 著名戏剧家 席勒 弗里德里希 水土不服 18世纪 
席勒个人政治美学在其人物塑造方面的体现--以《阴谋与爱情》为例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2年第10期176-178,共3页马恒怡 
《阴谋与爱情》以爱情和死亡为两个关键线索,通过人物、事件来反映那个时代德国的政治权力观念。爱情和死亡属于两种特殊介质,表面上是在阐述最普遍的情感思维,但当这两种元素被渗透进政治意识、权威、信仰、集体等要素时,便被赋予一定...
关键词:《阴谋与爱情》 席勒 人物形象分析 德国小市民阶级 
浅析法国古典主义与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异同——以《熙德》和《阴谋与爱情》为例
《戏剧之家》2021年第31期19-20,共2页睢人源 
西方戏剧经历两千余年的发展,因古希腊戏剧的繁荣和亚里士多德《诗学》等戏剧理论的创立而拥有了耀人的光辉,相比之下,十七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戏剧创作与十八世纪德国“狂飙突进运动”则难以与前者相提并论。不过,在这一时期涌现出高...
关键词:席勒 《阴谋与爱情》 高乃依 《熙德》 法国古典主义 德国狂飙突进运动 
从斐迪南酒神式爱情看席勒悲剧观及政治美学--浅析《阴谋与爱情》被引量:1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1年第7期140-141,共2页曹欣颖 
《阴谋与爱情》是席勒在德国18世纪“狂飙突进”运动时期创作的一部市民悲剧剧作。剧本将宫廷政治阴谋与爱情悲剧进行有机联系,反映了18世纪德国社会宫廷贵族阶级和小市民阶级的尖锐冲突。宰相之子斐迪南的爱情气质与尼采的酒神精神不...
关键词:《阴谋与爱情》 酒神式爱情 席勒 悲剧观 政治美学 
剧作《阴谋与爱情》女性角色分析
《今古文创》2021年第11期34-35,共2页何慧文 
弗里德里希·席勒是德国启蒙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是著名诗人、哲学家、历史学家和剧作家。《阴谋与爱情》被认为是他在德国狂飙突进运动期间的市民悲剧代表作。本文分析《阴谋与爱情》中女主人公露易丝、贵族情妇弥尔芙特夫人和女主人...
关键词:《阴谋与爱情》 德国市民悲剧 女性角色 分析 
中西爱情悲剧意识比较——以《孔雀东南飞》和《阴谋与爱情》为例
《北方文学》2019年第32期102-103,共2页严澜 
《孔雀东南飞》和《阴谋与爱情》虽然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作品,但都是以"爱情"、"自杀"为主题.基于此,本文以《孔雀东南飞》和《阴谋与爱情》为例,深入研究中西爱情悲剧意识之间的区别,在简单了解。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 中西爱情悲剧意识 《孔雀东南飞》 《阴谋与爱情》 
灵魂力量的体现——浅析《阴谋与爱情》的路易丝·米勒
《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29期147-148,共2页李金艳 
席勒的哲学思想受到了他学生时代的哲学教师雅各布·冯·亚伯很大的影响。亚伯在自己的作品中多次提到并阐释了'灵魂力量(Seelenst?rke)'这一词,席勒在戏剧《阴谋与爱情》中,也将'灵魂力量'这一特征赋予了女主人公路易丝·米勒。路易丝...
关键词:灵魂力量 勇敢 理智 忍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