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盗》

作品数:21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叶隽杨家友王玉贵吴雪花丰月姣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歌剧》《北方文学》《散文诗(下半月.校园文学)》《四川戏剧》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时间感知中的影像传播——1978年以来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长镜头
《文艺争鸣》2024年第10期167-171,共5页邱月 任婉萩 
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部校共建一般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短视频助力吉林省乡村文化传播的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23BX5)的阶段性成果。
现实主义溯源可至巴赞所说的“木乃伊情节”,即造型艺术对形似的追求及现实的保存。随着照相术与电影的兴起,艺术逐渐逼近现实。作为文艺思潮,“现实主义”强调艺术应反映社会现实。德国剧作家席勒在他的著作《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
关键词:现实主义手法 《阴谋与爱情》 戏剧作品 文艺思潮 《强盗》 巴赞 文艺理念 照相术 
论李健吾对席勒戏剧《强盗》的跨文化改编
《四川戏剧》2021年第1期36-41,共6页朱璞 
2020年度山西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李健吾的戏剧改编策略及其当代启示研究”(项目编号:2020B01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强盗》是18世纪德国作家弗里德里希·席勒的戏剧处女作和成名作,该剧首次公演,便产生轰动效应。内战期间,李健吾在其基础上改编完成了中国版《强盗》——《山河怨》。李健吾在"中国化"改编原则的指导下,重视"引子""引文""尾声"的戏剧...
关键词:跨文化改编 《山河怨》 《强盗》 李健吾 席勒 
罗伯特·瓦尔泽《强盗》小说手稿中“Eros”情结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9年第6期5-14,153,共11页范捷平 
在《强盗》小说手稿中,罗伯特·瓦尔泽通过无目的性的隐性书写方式揭示了其Eros情结,瓦尔特·本雅明把这种情结部分归结于瓦尔泽瑞士农夫式的羞语症。借用列维纳斯“绝对他者”学说中的Eros和“女性”理论,我们可以解读《强盗》文本中...
关键词:EROS  女性 列维纳斯 绝对他者 
审美教育中的“自由观”——以席勒的戏剧《强盗》为例
《北方文学》2019年第2期112-113,共2页柴华朋 
席勒的戏剧《强盗》是狂飙突进时期的经典著作。狂飙突进运动是十八世纪中后期德国的资产阶级文学运动,是启蒙运动在文学领域里的继续和发展。《强盗》中的“自由”主题与狂飙突进运动的自由精神相契合。“自由”正是席勒美学思想的核...
关键词:狂飙突进 审美教育 自由 
精神生态批评:席勒《强盗》的再阐释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7年第10期41-42,共2页王自强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席勒的剧作《强盗》关注不多,而且对其阐释也通常局限于"狂飙突进"运动"抗暴"主题的话语范畴之内。不过《审美教育书简》蕴含了很多席勒对人类精神领域的思考,尤其是"完整的人"的概念的提出,为人类精神荒芜与碎片化的...
关键词:精神生态批评 席勒 完整的人 《强盗》 
工业时代艺术家的选择——析罗伯特·瓦尔泽小说《唐纳兄妹》与《强盗》中的艺术家
《中国外语研究》2015年第1期67-73,共7页雷海花 丰月姣 
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14YJC752008)的阶段性成果
在崇尚高效率、高产出、实用性的工业时代,艺术似乎显得不合时宜,艺术家的处境也备显艰难。虽然如此,但在瑞士作家罗伯特·瓦尔泽笔下,不管是在选择做市民还是艺术家的问题上,还是在艺术工业化浪潮下如何对待艺术的态度上,甚至是选择艺...
关键词:工业时代 艺术家 艺术 罗伯特·瓦尔泽 
十字架下的狂飙——论席勒的《强盗》
《艺术百家》2012年第A01期75-78,共4页李丹 张秀宁 
传统上对于席勒《强盗》的讨论与批评,往往局限于从"反抗压迫,追求自由"的政治角度加以伸扬,忽视了基督教伦理尤其是路德宗对《强盗》的影响,这也导致了对该剧理解的狭隘。事实上,《强盗》是一个暧昧复杂的文本。在剧中所表现出的"不彻...
关键词:《强盗》 路德宗 因信称义 
名家轶事
《散文诗(下半月.校园文学)》2011年第6期40-40,共1页
弗里德里希·席勒(1759—1805),23岁时写出了他的第一个剧本《强盗》,上演之后,获得惊人的成功,观众被席勒反抗封建专制的精神所激动,剧院像一锅沸水。席勒因此受到迫害.公爵禁止他从事写作,否则就要遭到禁锢.席勒不甘屈服,
关键词:轶事 名家 《强盗》 封建专制 席勒 里德 精神 
席勒戏剧《强盗》中的自由概念被引量:1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69-72,共4页王玉贵 
席勒的作品中贯穿着自由。在其名剧《强盗》中,青年席勒通过对莫尔家族两兄弟以及众强盗各自所持的不同自由观的描述,创造出了多种自由模式。这些自由模式是席勒对"自由"这一概念的最初理解,是解读席勒后期文学作品中"自由"含义的关键,...
关键词:狂飙突进 席勒 《强盗》 自由模式 
执着于人性美的理想——《边城》与《强盗》的比较被引量:1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49-51,共3页吴雪花 
对《边城》与《强盗》的比较,可以发现席勒与沈从文的文学创作存在诸多相似,他们都试图通过审美的途径实现人性的完美,从而实现改造国民性的政治理想。他们在反思民族危机的过程中,把弥合人性的分裂作为解决国民性问题的基石,而且在大...
关键词:人性美 《边城》 《强盗》 席勒 沈从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