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大雁塔》

作品数:21被引量:7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苏月华黄志生蒋济永蒋志权刘继业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文学教育》《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当代作家评论》《北方文学(下)》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韩东的“观看”——主体间性诗学及对当代新诗的审美启迪
《当代作家评论》2024年第5期194-201,共8页李家玉 
韩东在新诗史上相当特别。从某种角度来说,他有意让自己的诗歌脱离话语,脱离阐释,读者甚至无法从中得到主题学意义上的启示——他的诗都是“非主题”的。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诗歌评论家无法将某些确切的“主义”“流派”等标签加在他的...
关键词:当代新诗 韩东 象征意味 主题学 新诗史 《有关大雁塔》 弑父 主体间性 
作为言语行动的诗歌运动——语言哲学视域中的“第三代”诗写作被引量:1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55-63,共9页赵黎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现代语言诗学与近四十年中国先锋文学运动关系研究”(18BZW123)的阶段性成果。
在现代语言哲学视域里,"第三代"诗歌运动是一种典型的"以言行事"行为。这不仅从"莽汉""非非主义"等诗歌宣言中,也从其创作活动和诗歌文本中体现出来。"莽汉"诗是一种标准的"行为诗","非非"的语义实验是一个"有组织的颠倒字义"的行动。...
关键词:“第三代”诗人 诗歌写作 言语行为 《有关大雁塔》 《车过黄河》 
浅论《有关大雁塔》一诗中的“反崇高”
《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9X期71-71,共1页文雯 
在'诗'的发展历史中,它的审美追求一直是诗人、学者、美学家们争论不断的话题,而'崇高'又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审美倾向。本文则以当代先锋派诗人韩东的《有关大雁塔》一诗为例,探讨当代诗歌对待'崇高'的不同审美态度。
关键词:当代诗歌 崇高 先锋诗派 
在批判中朝向救赎——韩东《有关大雁塔》新解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7年第10期104-105,共2页张洪溶 
《有关大雁塔》是著名诗人韩东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虽然它是20世纪80年代的诗歌产物,但它所衍生出的价值与意义却不局限于这一历史语境。从"当下性"这一视角重释此诗可发现,它实质上展现出当代人自我价值缺失、心灵异化的精神处境。诗人...
关键词:韩东 《有关大雁塔》 心灵异化 批判性 
当代诗歌的新活力——从《有关大雁塔》的选本谈起
《北方文学(下)》2017年第9期35-36,共2页陈文杰 
自《有关大雁塔》问世以来,评论家便多将其看作是韩东的代表作之一。诚然,此诗借助于冷漠甚至嘲讽的日常用语,凸显了诗人向历史与英雄逃逸的诗歌创作观。但有趣的是,作为“他们”文学社的领军人物,在其同人刊物《他们十年》一书中...
关键词:解构 日常性 精神活力 
对另一个水瓶座的“领悟”
《西湖》2017年第3期83-84,共2页饶翔 
有关大雁塔/我们又能知道什么/我们爬上去/看看四周的风景/然后再下来——韩东《有关大雁塔》 有关蔡东,我又能知道些什么?我们一南一北,相隔很远(北京和深圳直线距离2372公里)。我们相识四年,统共见面不过三回(或是百十人...
关键词:《有关大雁塔》 领悟 水瓶 能知 韩东 小说 
肢解英雄——试析韩东《有关大雁塔》反传统思维的得失
《青年时代》2016年第19期31-31,共1页黄丹蕾 王沛婧 
韩东诗歌中明显的解构主义思维特征,集中表现在其构建文本时自觉或不自觉地流露出的反传统创作中。了解韩东诗歌的反传统思维,不仅有利于深化对韩东早期诗歌的理解,也有助于观照中国当代新诗的发展趋势。本文将以韩东的诗歌《有关大...
关键词:韩东 新诗 解构主义 反传统 得失 
《有关大雁塔》
《青春》2016年第6期F0002-F0002,共1页韩东 诸培弘 
有关大雁塔 我们又能知道什么 我们爬上去 看看四周的风景 然后再下来——韩东《有关大雁塔》
关键词:中国 当代文学 诗歌 《有关大雁塔》 
梦想之美在于初心之真
《检察风云》2014年第4期14-15,共2页薛华 
说起梦想,静思几日,脑子里盘恒着的总是诗人韩东的一首诗《有关大雁塔》。有关大雁塔/我们又能知道些什么/有很多人从远方赶来/为了爬上去/做一次英雄。
关键词:梦想 《有关大雁塔》 诗人 韩东 英雄 
韩东《有关大雁塔》的文本意义与文化意义被引量:1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2年第11期73-76,共4页蒋济永 黄志生 
通过分析韩东《有关大雁塔》所体现出来的艺术特征和意义构成,指出了该诗远远超出了学界简单地将其归结为"第三代诗人"或"后朦胧诗"或"口语诗"等范畴。
关键词:文本解读 文化解读 反讽 忧思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