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刊杂剧三十种》

作品数:103被引量:73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许巧云周锡纯杜海军池爱平甄炜旎更多>>
相关机构:温州大学南京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戏曲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元刊杂剧三十种》版本问题新论——兼及“三十种”的分类和分期
《戏曲研究》2024年第2期78-102,共25页董酌交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清代戏曲稿抄本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2&ZD267)阶段性成果。
我国戏曲史学的创建和演进,离不开戏曲文献的发现、整理和研究,而“在戏曲文献的诸多发现中,《元刊杂剧三十种》的发现可以说是二十世纪中国古代戏曲文献的第一个重要发现”。但毋庸讳言的是,《元刊杂剧三十种》(以下简称“三十种”)形...
关键词:《元刊杂剧三十种》 元杂剧 文体类型 戏曲文献 文本形态 演进路径 文体变化 戏曲史学 
试论抄本《楚昭公疏者下船》的版本多样性及改编问题
《戏曲研究》2023年第4期92-112,共21页 
《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以下简称“脉本”)所收《楚昭公疏者下船》(以下简称《疏者下船》)是以明内府本(以下简称“内本”)为底本的抄校本,其中有百余处校勘内容。对于脉本《疏者下船》的校勘问题,学界讨论得并不充分。①该剧除脉本...
关键词:疏者下船 《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 《元刊杂剧三十种》 元刊本 《元曲选》本 昭公 臧本 改编问题 
论《元刊杂剧三十种》皆刻于明初说之不成立--与张倩倩博士商榷
《戏曲研究》2022年第3期299-317,共19页宋艳 杜海军 
《元刊杂剧三十种》是现存最早的元杂剧作品集,自民国重现后,极大地推动了元杂剧的深入研究,是研究元杂剧最重要的文献之一。由于版本的复杂性和文献记载的缺失,关于其刊刻时间和来源,多有争论。20世纪,元刻汇集说几乎为学界共识,如郑...
关键词:《元刊杂剧三十种》 元杂剧 专题论述 郑骞 张倩倩 前辈学者 刊刻时间 
赵琦美钞校本古今杂剧的戏剧学阐释
《戏曲研究》2021年第4期69-85,共17页徐子方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3BZW085);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赵琦美钞校本古今杂剧考论”(项目编号:19WMB061)阶段性成果
作为一部戏曲文献巨制,赵琦美钞校本古今杂剧(以下简称“赵本”)的历史文化价值同样体现在戏剧学领域,这方面相关学术界或多或少已经注意到了,但至今尚未作为专题展开,殊为缺典。本文拟就相关资料作一阐述,以就教于方家。一进入明代后...
关键词:赵琦美 《元刊杂剧三十种》 元杂剧 繁盛期 戏剧学 《元曲选》 中国戏剧史 《中原音韵》 
论晚明元剧选刊刻现象及其文化审美意义
《戏曲研究》2018年第3期165-177,共13页甄飒飒 
现存的元剧剧选集除《元刊杂剧三十种》外,均确定是明人选集。学界研究多将不同选集视为个体研究对象.研究视角集中于文本考证、版本特征、曲文差异、编者考证、流传路径等方面,此类研究多注重考察元剧选集的个体化和差异化,注重选集文...
关键词:审美意义 元剧 《元刊杂剧三十种》 文本考证 文化 刊刻 晚明 个体差异比较 
《元刊杂剧三十种》【仙吕·点绛唇】斠律
《戏曲研究》2003年第1期69-80,共12页程从荣 
《元刊杂剧三十种》共有【仙吕·点绛唇】三十支,本文从徐沁君先生校点本《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中华书局1980年版)中录出这三十支曲子(曲文)进行斠律。斠律过程中,对于《中原音韵》未收的字,则根据《广韵》、《集韵》的反切折合;其中...
关键词:元刊杂剧三十种 曲文 仙吕 关目 <中原音韵> 元杂剧 戏曲研究 校点本 律句 关汉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