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驰》

作品数:36被引量:1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范学新张国光陈柏华程小凤莫立民更多>>
相关机构:新疆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江苏省如皋中学更多>>
相关期刊:《古典文学知识》《文史杂志》《孙子研究》《文史知识》更多>>
相关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诗经名篇《载驰》赏析
《老年世界》2023年第7期59-60,共2页怡兰 
载驰载驰载驱,归言卫侯。驱马悠悠,言至于漕。大夫跋涉,我心则忧。既不我嘉,不能旋反。视尔不臧,我思不远。既不我嘉,不能旋济。视尔不臧,我思不。陟彼阿丘,言采其嬴。女子善怀,亦各有行。许人尤之,众且狂。我行其野,芃芃其麦。控于大邦...
关键词:我行其野 诗经 《载驰》 我思 
从《诗经》看先秦战争观——兼论《诗经》与《孙子兵法》的文化联系
《孙子研究》2022年第4期42-46,共5页刘浩翔 
《诗经》中的战争诗反映了先秦时期的战争观。例如,《鄘风·载驰》反映了以家国为重的战争观,《邶风·击鼓》则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不义之战的厌恶与反感。《诗经》与《孙子兵法》同为春秋时期成书的重要典籍,在文化上有着深刻联系,两书同...
关键词:《诗经》 战争观 《击鼓》 《载驰》 
情与礼的矛盾冲突——《鄘风·载驰》诗旨考辨
《天中学刊》2020年第5期75-83,共9页曹阳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2019TS097)。
目前学界对《载驰》诗旨的解读主要有“归卫不得”“归卫吊唁”“至齐谋救卫”三类看法。由于创作背景的缺失和诗中词语的多义,许穆夫人归卫的细节难以明辨,但是《载驰》中所反映出的尖锐的现实矛盾和情与礼的冲突,正凸显了许穆夫人对...
关键词:《载驰》 许穆夫人 诗旨 
《泉水》的作者是否许穆夫人--对《国风·邶风·泉水》题旨的探究
《新丝路(下旬)》2019年第12期139-140,共2页王茉 
《泉水》一诗,围绕着“诸姬”和“诸姑伯姊”的身份与含义,形成了关于诗歌作者及诗歌主旨的两种解读进路。笔者择取有代表性的注家之说,比较并辨析它们的异同与优缺点,进而得出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泉水》 诸姬 诸姑伯姊 许穆夫人 《载驰》 
夜读《载驰》
《中学生作文指导》2019年第16期226-226,共1页李璨 
深夜,偶翻《诗经》,在《国风·邶风》中读到一篇题为《载驰》的诗歌。细诵之,觉得形象鲜明,文意真切,被深深触动,久久不忍释卷。一查史料,多数认为《载驰》为许穆夫人所作。她的另外两首诗歌《泉水》《竹竿》也被选入了《诗经》。我惊...
关键词:许穆夫人 诗歌艺术 《诗经》 邶风 《载驰》 国风 人格魅力 《竹竿》 
从《诗经》看周代的妇女地位与女性意识——以《君子偕老》《硕人》《柏舟》《载驰》为例被引量:1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7年第6期5-7,共3页安美璇 
《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305篇诗歌,其中有很多篇目关于女性,甚至专为女性所写。从原始社会到夏商周,正是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父系社会最终确立的历史阶段。周代妇女地位及女性意识在《诗经》部分篇目中有较明显的体现...
关键词:《诗经》 周礼 女性地位 女性意识 
归宁之礼,女性之悲——解读《诗经》中的“卫女思归”现象被引量:1
《西部学刊》2017年第8期41-45,共5页程小凤 
"卫女思归"主要是指远嫁异地的卫国女子从婚恋到思乡的感情变化过程,涉及和体现了春秋时期父母殁而不得归的归宁习俗与江河日下的女性地位。现试以《诗经》中的《邶风·泉水》、《鄘风·载驰》和《卫风·竹竿》来解读"卫女思归",通过具...
关键词:《诗经》 《泉水》 《载驰》 《竹竿》 “卫女思归” 
《诗经》在春秋时期的诗义使用机理——以《载驰》为例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76-80,共5页曹阳 
西安外国语大学第四届科研六项培育项目:文化记忆下的春秋赋诗诗义转化机理(syjs201632)
《诗经》编集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305篇诗歌作品,仅从现有资料分析可知,春秋时期主要是一个使用诗歌的繁荣时代,而并非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在春秋用《诗》的众多事例中,《载驰》属于产生于这一时期并被多次使用的特殊诗篇,以《载驰...
关键词:春秋赋诗 《载驰》 诗义 使用机理 
“许穆夫人归卫”辨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29-31,共3页何思嘉 
在诗意的研究中,《载驰》诗意为何?许穆夫人是否归卫?一直以来是学界争论的焦点。在对《载驰》进行章句分析的基础上,我们从人称的转换、时间地点的暗示等方面可以证明许穆夫人成功归卫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关键词:许穆夫人 《载驰》 归卫 
读《载驰》——论许穆夫人的个人魅力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15年第7期92-94,共3页王艳秋 
通过对许穆夫人创作这首诗歌时的心路历程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分析许穆夫人的个人魅力,包括许穆夫人的政治洞察、政治外交、政治影响力以及从中体现的独立聪慧,爱家爱国,自我牺牲奉献精神、伟大的母性光辉和人道主义精神。
关键词:政治才能 母性  人道主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