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大成》

作品数:320被引量:1054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张晶张永臣郭义陈泽林刘未艾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山东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针灸大成》中胃俞的临床运用探析
《中国民间疗法》2025年第8期14-16,共3页魏琳 左泽慧 吕长姿 徐润蕾 杜革术 
长沙市科技计划项目(kq2208492)。
胃俞具有和胃降逆、健脾化湿、补虚固本等功效,临床适应证广泛。该文通过梳理《针灸大成》中有关胃俞的记载,总结胃俞定位、刺灸操作及临床应用。
关键词:《针灸大成》 胃俞 临床应用 
《针灸大成》合谷穴临床应用规律探析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2024年第4期74-77,共4页何曦 吴清明 李丹丹 
吴清明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函[2022]75号)。
《针灸大成》是一本集针理、针法、针技为一体的针灸学著作,内容十分广泛,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梳理《针灸大成》中与合谷穴有关的条文论述,结合近年来的研究观察,归纳整理合谷穴的命名定位、刺法灸法,探索合谷穴的临床应用规...
关键词:《针灸大成》 合谷穴 临床应用 
《针灸大成》涌泉穴的临床应用
《光明中医》2024年第9期1720-1724,共5页陈翠 何慧英 刘嘉嘉 谭涛(指导) 
《针灸大成》是由明代针灸医家杨继洲广泛阅读并收集明代以前历代医学家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后,结合自己毕生临床经验编撰而成,是一本集针理、针法、针技为一体的针灸全书。其对于涌泉穴的定位、治疗方法、补泻原则及临床应用等进行了...
关键词:《针灸大成》 涌泉穴 刺法 灸法 
《针灸大成》中太冲穴的临床应用探析
《中国当代医药》2024年第11期92-96,共5页刘嘉嘉 何慧英 陈翠 谭涛 
本研究通过整理《针灸大成》中太冲穴的相关条文,并结合近年来的临床研究,探讨分析太冲穴的命名、定位、刺法灸法及针灸临床应用,以期为临床及实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撑。足厥阴肝经从足走胸腹,属肝络胆,与肺、胃、肾、脑、喉、目、...
关键词:针灸大成 太冲穴 临床应用 刺法灸法 
浅析《针灸大成》上星穴的应用规律
《光明中医》2024年第5期837-840,共4页付中应 严杰 展立芬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吴清明全国名老中医工作室”建设项目(No.国中医药人教函[2022]75号)。
《针灸大成》由明代针灸名家杨继洲所著,汇集了明代以前针灸学术的精华,并详尽记录了临床经验,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书中对于上星穴的记载明确,杨继洲对上星穴的定位、操作方法、功能及临床运用进行了描述,随着现代临床对上星穴的深入研...
关键词:《针灸大成》 上星穴 针灸疗法 
探讨《针灸大成》中极穴配伍及应用规律被引量:1
《光明中医》2024年第4期631-634,共4页马丽 薛惠倩 张雨琪 石学慧 
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计划项目(No.B2023116)。
通过整理《针灸大成》中极穴的相关条文,了解其定位、治疗方法、主治、配伍规律,总结分析其临床应用。中极穴属任脉,为膀胱之募穴,在脐下4寸,其治疗方法有刺法及灸法,以治疗泌尿系统病证、妇科病为主,配穴多分布在足太阴脾经、足太阳膀...
关键词:《针灸大成》 中极穴 穴位配伍 
《针灸大成》大陵穴临床应用规律浅析被引量:1
《中医药临床杂志》2023年第9期1691-1695,共5页何慧英 刘嘉嘉 陈翠 谭涛 
通过阅读《针灸大成》中对大陵穴的有关条文论述,结合近年来的临床研究,探索大陵穴的临床应用规律。大陵穴属于手厥阴心包经原穴及输穴,又名“鬼心”穴,历代医家对其命名、定位、归经基本无疑议,操作方法可分针法、灸法、针刺放血及推拿...
关键词:针灸大成 大陵穴 定位 刺法灸法 临床应用 
《针灸大成》中申脉—照海的临床应用探析被引量:2
《光明中医》2023年第11期2069-2072,共4页彭靖萱 谢义鹏 彭嘉颖 龙佳欣 杨龙靖子 蒋海燕 谢聪 张国山 
湖南省教育厅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项目;湖南中医药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湖南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阳跷、阴跷脉是奇经八脉中具有交通一身阴阳之气的经脉。申脉、照海穴作为八脉交会穴,分别与阳跷、阴跷脉相通,是调节阳跷、阴跷脉的特定穴位,也是重要穴组。《针灸大成》是明代以前针灸理论集大成者,此文以《针灸大成》中有关申脉、照...
关键词:申脉 照海 《针灸大成》 穴组 
《针灸大成》隐白穴临床应用规律探析
《亚太传统医药》2023年第1期196-199,共4页李庆乐 冯国湘 
隐白穴又名“鬼垒”“鬼眼”,位于足大趾末节内侧,趾甲根角侧后方0.1寸,是足太阴脾经之井穴,主治脾胃、心系、肝胆、气血津液等病证。《针灸大成》是一本集针理、针法、针技的针灸学著作,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通过梳理《针灸大成》中...
关键词:《针灸大成》 隐白穴 临床应用 文献研究 
据《针灸大成》浅析期门穴之临床应用被引量:1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23年第1期20-22,共3页顾伟于 石学慧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发[2016]42号)
《针灸大成》是由明代医家杨继洲广泛收集历代诸家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而成,为研究针灸学术思想的权威资料。其中关于期门穴的腧穴定位、刺灸方法、功能主治及临床应用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文章系统整理并总结《针灸大成》中关于...
关键词:期门穴 《针灸大成》 临床应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