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

作品数:995被引量:858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辛斌窦卫霖董继荣王燕徐桂权更多>>
相关机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邮电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中国传媒大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主流外宣媒体对法治中国形象的构建——以《中国日报》为例
《传媒》2025年第3期48-50,52,共4页杨石华 邹智珉 
2022年度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重大委托课题“中国法治文化国际传播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2SFB101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并取得诸多成就,同时主流外宣媒体对法治建设成就进行了国际传播,以建构良好的国家形象。2013年以来《中国日报》的法治新闻报道,在宏观框架层面主要以消息和通讯为主,以及从多元化报道主...
关键词:国家形象 框架分析 法治中国 国际传播 法治新闻 
AIGC视域下央媒新媒体国际传播的机遇与挑战——以《中国日报》为例
《声屏世界》2024年第16期24-26,共3页武文一 
人工智能内容生成技术不断进步,改变了数字内容的生产方式及传播模式,全面重塑着内容创作、媒介展现形态以及用户交互体验,使智能传播迈入崭新的发展阶段,随之而来人工智能也为各领域带来多维度的挑战。文章以中国日报社新媒体实践为例...
关键词:人工智能 国际传播 新媒体 《中国日报》 
国际传播视域下新闻漫画的视觉隐喻及其创新策略
《传媒论坛》2023年第4期22-25,共4页苏日古嘎 
在新冠疫情期间,《中国日报》网站主办的中国新闻漫画网以生动多元的漫画形式描绘社会现实,表达国家立场,将“硬”新闻寓于“软”漫画之中。以新漫网国际新闻漫画为语料,从多模态视角对涉疫新闻漫画的隐喻研究表明,新闻漫画涉及多个国...
关键词:《中国日报》 新闻漫画 视觉隐喻 多模态 国际传播 
金砖国家峰会的国际传播:基于中国和南非媒体视角的考察(2009—2021)
《公共外交季刊》2022年第2期8-16,123,共10页陆佳怡 戴嘉慧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青年项目《中国未来国际传播策略研究:基于中国方案的媒介化协商历史考察(1978-2017)》(项目编号:18YJC860023)的研究成果
金砖国家在全球治理中发挥巨大贡献,成为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合作的重要力量。南非与中国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研究《中国日报》和《邮政卫报》中13次金砖国家峰会英文报道发现报道多使用团队隐喻、旅程隐喻和战争隐喻来形容合作关...
关键词:《中国日报》 全球治理 战争隐喻 新兴市场 金砖国家 身份认同 媒体视角 南非 
性别议题的媒体表达与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提升——基于《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对“剩女”议题报道的分析被引量:1
《妇女研究论丛》2021年第1期124-128,共5页朱学峰 王琴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性别议题的媒体表达与提升国际话语权研究”(项目编号:16BXW07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是当前国际传播的重要命题。本文以《中国日报》《纽约时报》对"剩女"议题的报道文本为分析对象,对其媒体表达进行深度剖析。研究认为,就性别议题而言,以媒体表达推动国际话语权提升的方法和路径可归纳...
关键词:性别议题 媒体表达 国际话语权 
向世界讲好脱贫故事——《中国日报》扶贫报道特点探析被引量:1
《记者摇篮》2021年第1期5-6,共2页朱贺 
2017年至2018年是我国脱贫攻坚"攻坚拔寨"的关键时期,中国国际媒体《中国日报》对加快推进贫困地区脱贫进行了充分报道,全面展现了脱贫过程和重大成果。本文以《中国日报》的扶贫报道为研究样本,探讨中国国际媒体扶贫报道的传播特点及...
关键词:扶贫报道 《中国日报》 国家形象 
基于NOW语料库的江苏国际形象传播研究被引量:10
《对外传播》2019年第12期73-75,共3页李存颉 潘轶君 
2018年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外语类课题“多元媒介下的江苏国际形象建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8SWB-09
近年来,国家形象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就我国国际形象构建和传播的各种话题展开了全面而系统的研究。2019年年初,华中科技大学国家传播战略研究院和社科文献出版社推出的"国家形象蓝皮书"《中国国家形象传播报告(2017-2018)》,是国内第一...
关键词:省辖市 网络新闻 NOW 爆炸事故 新闻语料库 对外宣传 《中国日报》 网络媒体 热点议题 经济强省 形象传播 
小视频大传播:探索中国故事的国际化表达--以《中国日报》微视频为例被引量:5
《新闻世界》2018年第12期73-76,共4页丛芳君 周瑶 
在社交媒体时代,微视频成为了人们喜闻乐见的传播形式,用微视频讲好"中国故事"也成为国内主流媒体开展对外传播的主要方式。本文以中国日报新媒体中心的微视频为例,探索"中国故事"如何实现国际化表达,达到小视频大传播的效果。
关键词:微视频 中国故事 中国日报 国际化 
国家形象建构中的“文化寻根”叙事——以《中国日报》对屠呦呦获诺贝尔奖报道为例被引量:4
《当代传播》2016年第4期61-63,共3页宫承波 黄灿灿 
《中国日报》在有关屠呦呦获诺贝尔奖的对外传播中勾勒出一个文化大国的中国国家形象,而这一形象则是在一种"文化寻根"的叙事框架下生成的。"文化寻根"的叙事框架是对中国"诺贝尔奖情结"的话语消解,是对"中医文化衰落"的话语重建,也是与...
关键词:国家形象 叙事框架 文化寻根 屠呦呦 诺贝尔奖 
对外传播中的农民工群体形象建构研究——以《中国日报》2012年报道为例被引量:1
《湖北社会科学》2015年第5期187-190,共4页刘旻 路淼 
《中国日报》在对外传播中塑造了较为全面、丰富的中国农民工形象,尤其采取特定的叙事策略着重突出其"幸福"形象,以积极回应国际舆论、服务对外宣传目的。本质上《中国日报》的农民工报道是对国内不同属性媒体报道的贯通与综合,农民工...
关键词:对外传播 农民工 形象建构 公民权 《中国日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