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隐喻

作品数:92被引量:206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陈广秋杨洋董方峰董晓波刘臻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师范大学内蒙古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外语教育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红色旅游语篇中战争隐喻的历时研究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学报》2024年第4期56-61,共6页王炤 杨喜存 
2023年河西学院校长基金创新团队项目(CXTD2023013);2024年甘肃省高校教师创新基金项目(GSGX2024021);2024年甘肃省高校教师创新基金项目(2024B-155)。
以《中国旅游报》2001年到2023年的红色旅游新闻语料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不同时间的新闻语料,探讨战争隐喻在数量、类型、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与当时社会、政治、文化背景之间的关联。同时,通过对战争隐喻的历时研究,可...
关键词:战争隐喻 历时变化 《中国旅游报》 红色旅游 
政治话语中“战争”隐喻叙事的内涵与翻译策略——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为例
《中国ESP研究》2024年第3期1-12,171,共13页白一博 张威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与传播研究(1949—2019)”(项目编号:19ZDA338);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中国政治话语‘战争’隐喻叙事的内涵与翻译策略”(项目编号:2023JX03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隐喻是中国政治话语中普遍使用的修辞手法,其中广泛出现的战争隐喻突出体现了政治话语的中国特色。与传统文学作品中的隐喻不同,政治话语中的战争隐喻本质内涵是概念工具,在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为代表的中国政治话语中发挥...
关键词:政治话语 战争隐喻 翻译策略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 
战疫与战役:战争隐喻、国际政治与《法西斯细菌》的生成
《文艺理论与批评》2024年第3期95-104,共10页曲楠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抗战时期中国文艺的世界主义与跨国行动研究(1931-1945)”(编号:23YJC751022)的阶段性成果。
1942年8月,夏衍在重庆创作了抗战五幕剧《法西斯细菌》。要理解这部戏剧从写作到流播的各个环节,必须将其放回到抗战时期日渐扩大的全球化语境。该剧深受跨国联动的战争局势的影响,并反过来以文化政治的形式,参与到交错共生的国际关系...
关键词:抗战文艺 夏衍 《法西斯细菌》 战争隐喻 国际战局 
政治文本中的战争隐喻韩译策略研究——基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汉韩平行语料库
《韩国语教学与研究》2024年第2期143-150,共8页孟庆鑫 李正实 
2024年度吉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概念隐喻视域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政治话语韩译策略及教学应用研究”(JJKH20241528SK)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基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数据库综合平台的汉韩平行语料库,以《习近平治国理政》(第一卷)中的战争隐喻为对象,对其韩译本中使用的隐喻翻译策略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原文共出现395个战争隐喻表达,韩译本使用了5...
关键词:《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战争隐喻 韩译策略 语料库 
英汉公共话语“战争隐喻”认知建构新解被引量:1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6期51-57,共7页李伟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项目“英汉网络语词形式——功能错位的构式语用研究”(SK2021A0375);安庆师范大学校级人文社科重点项目“乡村振兴语境下皖西南农村语言景观建设研究”(SK202207ZD)。
战争隐喻普遍存在于人们构建的公共话语中,是一种有效的话语工具。基于概念隐喻理论框架,通过英汉语料对比阐明了公共话语构建战争隐喻的认知共性,用战争概念投射重大、紧迫性事件以及竞争、对抗性事件,表明战争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方...
关键词:战争隐喻 公共话语 概念隐喻 交互主观性 
修辞互动:我国疫情报道中战争隐喻使用变化分析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23年第3期59-65,共7页郝怡萱 
修辞互动是在新修辞学影响下,强调受众,注重修辞者与受众二者互动关系的动态修辞观。疫情期间,我国主流媒体较多运用战争隐喻报道疫情,紧急动员全民抗疫。在后疫情时代,疫情防控趋于常态化,社会聚焦经济和民生,公众渴望回归正常生活,媒...
关键词:修辞互动 疫情报道 战争隐喻 动态变化 
“不夜侯”与“酒兵”:宋代涉茶与涉酒诗中的兵喻现象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83-91,共9页董灏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唐宋转型与宋代家学、家风及文学研究”(17BZW101)。
在宋代的涉茶与涉酒诗中,“兵喻”是一种常见现象。根据诗人在饮茶和喝酒时需要“交战”的对象不同,可以分为两个维度:一种是将抽象的精神上的困倦或心理上的愁绪当作茶或酒的交战对手;一种是将与自己斗茶或对饮的交际对象当作敌人,进...
关键词:斗茶 酒战 兵喻 战争隐喻 
《围城》德译本的接受与创造性叛逆
《文学艺术周刊》2023年第4期50-53,共4页杜蕾 
为给予文学作品外译本在目的语国家的接受更多关照,推动中国文学“走进去”,本文利用定性分析法研究《围城》德译本在接受中产生的创造性叛逆。对“围城”战争隐喻的相对执着与关注小说辛辣内容的真实性是创造性叛逆较为显著的两点,二...
关键词:创造性叛逆 《围城》德译本 战争隐喻 主观倾向 定性分析法 文学作品 目的语 接受 
乡村风景中的亲密关系、乡村政治与战争隐喻——许杰《惨雾》释读被引量:1
《现代中文学刊》2022年第6期79-85,共7页李国华 
许杰1924年的小说《惨雾》历来被当作乡土小说来理解,但实际上是“非战文学”,其中有“一战”背景下的反战思潮的影响,作者非战的意图先在地使得小说中的风景成为一种战争隐喻。相应地,小说中的亲密关系和乡村政治描写都显得现实主义和...
关键词:许杰《惨雾》 非战文学 风景 亲密关系 乡村政治 
金砖国家峰会的国际传播:基于中国和南非媒体视角的考察(2009—2021)
《公共外交季刊》2022年第2期8-16,123,共10页陆佳怡 戴嘉慧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青年项目《中国未来国际传播策略研究:基于中国方案的媒介化协商历史考察(1978-2017)》(项目编号:18YJC860023)的研究成果
金砖国家在全球治理中发挥巨大贡献,成为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合作的重要力量。南非与中国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研究《中国日报》和《邮政卫报》中13次金砖国家峰会英文报道发现报道多使用团队隐喻、旅程隐喻和战争隐喻来形容合作关...
关键词:《中国日报》 全球治理 战争隐喻 新兴市场 金砖国家 身份认同 媒体视角 南非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