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九五七》

作品数:26被引量:1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姚玉梅李青莲邱玉敏赵慧平黄婧更多>>
相关机构:徐州师范大学青岛大学沈阳师范大学延边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北京文学(精彩阅读)》《青春岁月》《山东社会科学》《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重建遗忘的历史活动场域——评尤凤伟长篇小说《中国一九五七》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16年第5期110-115,共6页张羽华 
《中国一九五七》阐释了中国知识分子人生苦难的生命历程,拷问了人的生命的尊严与道德良知,揭示出中国知识分子的高尚品格,也暴露了其人性软弱的精神面貌,展露出人性的挣扎与搏斗。
关键词:《中国一九五七》 政治文化学 死亡 艺术真实 
热线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14年第4期1-1,共1页尤凤伟 编辑部 
我是内蒙古呼伦贝尔读者黄春林。读了贵刊今年第1期尤凤伟的中篇小说《鸭舌帽》。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同去年我读到他的中篇小说《中山装》的感觉一样,作者对底层百姓的关爱与对真善美的热切呼唤。都令人感动。从早期的《石门夜话》...
关键词:《中国一九五七》 热线 中篇小说 尤凤伟 呼伦贝尔 苦难意识 小说创作 悲悯情怀 
超越修辞的隐喻——尤凤伟长篇小说《中国一九五七》的文本解读
《商情》2014年第2期331-332,共2页江丽丽 
尤凤伟的《中国一九五七》是近年来少有的关于反右题材的佳作,不仅表现在思想性上,更表现在叙事策略上。隐喻是小说所运用的最重要的叙事策略,它不仅丰富了小说的精神内涵,而且为小说各部分之阃的联系提供了一条内在的精神逻辑线索...
关键词:隐喻 多义性 互文性 系统性 
民族成长的反思:在历史与现实之间
《青春岁月》2013年第20期70-70,共1页张运全 黄婧 
江西省研究生创新资金资助,是《2012年度中篇小说评价》YC2012-S045阶段性成果
1957年,这个特殊的年度,精神与肉体的摧残接连上演,对于中国的知识分子而言,是一个不堪回首的年度,不得不说是文明史上的一次浩劫。本文浅析了尤凤伟的《中国一九五七》,以及新作《岁月有痕》。
关键词:尤凤伟 《中国一九五七》 《岁月有痕》 民族成长 
良知者个人历史言说中的“五七”人——论尤凤伟的《中国一九五七》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86-87,112,共3页郭玉玲 于沐阳 
尤凤伟的长篇小说《中国一九五七》从一个良知者的责任出发,揭开历史的伤疤,对自由思想和知识分子命运在中国的重要转折点——一九五七——进行了个人化的历史真实书写。在对"五七"人命运的关注与灵魂的审视中表现出一种深沉的历史反思...
关键词:知识分子 精神退化 历史反思 批判精神 
论新世纪知识分子小说的叙述形态和困境被引量:1
《山花》2012年第1期138-144,共7页杜昆 
知识分子小说是新世纪以来非常繁盛的一种创作题材。根据故事内容和精神旨归,我把十年来的知识分子小说划分为三种形态:一是反思历史型,以《乌泥湖年谱》、《中国一九五七》、《夹边沟纪事》、《花腔》等为代表作品,反思革命和政治...
关键词:知识分子 叙述形态 小说 《中国一九五七》 《乌泥湖年谱》 困境 《沧浪之水》 《所谓作家》 
历史·个人·人性——评尤凤伟的《中国一九五七》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第4期76-77,共2页徐红妍 
尤凤伟的《中国一九五七》以1957年的反右运动为视点,对历史运动中的个人处境与人性的变异进行了细致的刻画与揭示,展示了一代知识分子的心灵史。通过这场特殊的历史运动,小说在反思历史的同时,也对历史境遇中的人性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历史 人性 个人 尤凤伟 《中国一九五七》 
尤凤伟
《当代作家评论》2008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尤凤伟。中国当代作家。山东牟平人,现居青岛。青年时期开始写作。已发表作品五百余万字,短篇小说《乌鸦》、《合欢》、《为国瑞兄弟善后》、《雪》、《彼岸》、《风雪迷茫》以及中篇小说《山地》、《生命通道》、《五月乡战》、《生...
关键词:尤凤伟 《中国一九五七》 当代作家 青年时期 《乌鸦》 短篇小说 《合欢》 《彼岸》 
自觉者的记忆言说——论《中国一九五七》的叙事特色被引量:1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18-19,共2页姚玉梅 
2000年前后,文坛涌现了一批反右题材的长篇小说,其中以尤凤伟的《中国一九五七》最为瞩目。对这部思想性和文学性并重的作品,本文从人物形象、叙述方式以及文体风格三方面对其尤为突出的叙事特色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中国一九五七 自觉者 记忆书写 审美意义 
尤凤伟小说的爱与死主题被引量:1
《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52-54,72,共4页李青莲 
尤凤伟作为一个优秀的民间作家,站在民间立场上发现了没有被压抑和“文明化”的爱,更加原始,更加奔放,更加热情,更加真实,更加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在他的小说中,由于爱的丰盈,与爱结合的性也就有了强大的震动人心的力量。与死的结合又使...
关键词:尤凤伟 民间小说   小说主题 文学创作 《远去的二姑》 《中国一九五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