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使》

作品数:17被引量:1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跃洪王玲胡菁艳李瑾毛亮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理工大学云南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池州学院学报》《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东方翻译》《外国语言文学》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台湾中流文教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亨利·詹姆斯小说的阈界性——以《专使》为例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4年第2期67-70,共4页刘燕霞 
山西农业大学哲社重点专项研究“亨利·詹姆斯的阈限书写”(J141902031);山西农业大学2021年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小说中女性伦理研究”(2021ZBQ04)。
"阈界是一种介于某两者之间,既在此也在彼、既非此也非彼的空间、时间或状态,包括分离、过渡和融合三个阶段,具有中间性、过渡性、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性/诱惑力等基本特征。本文从阈界理论视角出发,聚焦斯特莱瑟的自我意识流变过程,揭示...
关键词:阈界 《专使》 亨利·詹姆斯 驱力 
现代性与亨利·詹姆斯的跨大西洋创作——以小说《专使》为例
《文化学刊》2022年第9期34-37,共4页谢镇宇 
亨利·詹姆斯以其心理现实主义小说著称,他被认为是西方文坛从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过渡的代表作家,他的创作多处于现代社会发展的新旧交替时期,反映现代性对人们思想生活的影响。本文从现代性角度出发,解读小说《专使》中“向内转”的写...
关键词:现代性 《专使》 亨利·詹姆斯 民族国家思想 
异乡人的成长之旅——论詹姆斯《专使》中的旅行叙事被引量:1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第1期117-122,共6页蔡沛珊 
亨利·詹姆斯(1843—1916)的小说《专使》讲述了一个美国中年男子在巴黎的短暂停留。在此期间,他欣赏了欧洲的古典建筑和深厚文化,并结识了形形色色的欧洲人。由此,该小说被称之为旅行文学的典型。本篇从旅行叙事角度出发,集中研究旅行...
关键词:《专使》 亨利·詹姆斯 旅行叙事 成长 
“良心”与“自由”:亨利·詹姆斯的《专使》被引量:2
《外国文学研究》2018年第4期22-34,共13页毛亮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文化观念流变中的英国文学典籍研究”(12&ZD17)
《专使》的关注点是对人性中"审美"与"道德"两个核心追求之间的联结和冲突的深刻思考。在这部作品中,詹姆斯试图超越传统与现代、审美与道德、欧洲与美国等等的二元对立;他从普遍人性的高度,洞析了现代西方文化与社会的危机,同时也在想...
关键词:亨利·詹姆斯 《专使》 审美与道德 民族良心 文化批评 欧洲和美国 
一部小说断断续续翻译了二十四年——亨利?詹姆斯的《专使》译后记
《东方翻译》2018年第3期40-43,共4页王理行 
本文介绍了亨利?詹姆斯的小说《专使》漫长而又艰难的翻译过程,译者从翻译初稿到修改译稿,始终都对原文逐字逐句地反复琢磨、推敲,然后又绞尽脑汁,尽可能用贴切的中文表达。文中列举了译者利用微信,同时与身在四国的同学反复商讨改进大...
关键词:翻译过程 詹姆斯 亨利 小说 后记 中文表达 文学翻译 译者 
《专使》中的伦理选择与伦理结的生成和解构被引量:1
《外国文学研究》2017年第6期114-121,共8页王跃洪 余宗茹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继承与跨越:亨利.詹姆斯作品中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结合"(15BWW035);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重点项目"亨利.詹姆斯中期作品的审美现代性研究"(14ZS119)~~
本文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分析了亨利·詹姆斯《专使》中薇欧娜特夫人和查德·纽瑟姆的斯芬克斯因子及刘易斯·兰伯特·斯特莱瑟的伦理选择,揭示了作品中伦理线及伦理结的形成和解构过程,旨在探讨主人公的伦理道德变化、这些变化所...
关键词:《专使》 斯芬克斯因子 伦理选择 伦理拯救 伦理结 
亨利·詹姆斯《专使》与《金碗》的意识中心叙事手法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5年第12期13-14,共2页李永辉 王跃洪 
亨利·詹姆斯是小说叙事角度革新的先行者之一。本文主要从他的后期作品《专使》和《金碗》的叙事视角为研究内容,分析詹姆斯后期作品实现了从单一视角向双重视角的转换,使小说在展示人物意识活动方面具有多面性和立体感,达到了内容和...
关键词:亨利·詹姆斯 叙事视角 意识中心 
基于雅克·拉康“心理三界论”解析《专使》中斯特莱特的自我身份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5年第6期75-76,共2页李玲 王跃洪 
《专使》(The Ambassadors,1903)是亨利·詹姆斯后期经典作品之一,全文是在主人公路易斯·兰伯特·斯特莱特(Lewis Lambert Strether)的见闻行思中展开并结束。本文试图运用雅克·拉康的"心理三界论"解析斯特莱特如何在"象征界""真实界"...
关键词:亨利·詹姆斯 《专使》 心理三界论 身份危机 
《红字》与《专使》心理描写对比研究被引量:1
《池州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108-110,共3页宋婷 
池州学院研究生引进项目(2009RC017)
亨利·詹姆斯是美国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和文学批评家,一直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其中,大部分学者关注的是詹姆斯作品中的国际主题、道德问题、写作风格与技巧。尽管有些学者略带提及詹姆斯在心理描写手法上对霍桑的继承,至今却无人从文...
关键词:亨利·詹姆斯 心理描写手法 心理现实主义 
读亨利·詹姆斯的小说《专使》
《文学教育》2010年第1期144-145,共2页刘莉 
无意识在斯瑞德成熟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而"黄皮书"是其表现之一。被压抑进了潜意识的"黄皮书"代表着他年轻时的价值观,与他现在的生活状态相冲撞。而重返巴黎帮助他将潜意识中的痛苦释放出来,将其年轻时的价值观得以重新确认。而这...
关键词:潜意识 “黄皮书” 《专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