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型记者

作品数:63被引量:1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陈新华高金萍王永亮孙藜张志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暨南大学中山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决策探索》《声屏世界》《新闻知识》《应用写作》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践行“四力”,做学者型媒体人
《新闻文化建设》2021年第3期1-2,共2页余列江 
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受到挑战,转型是必然趋势。众多成功案例证明,内容依旧是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的优势,它之前沉淀的专业度为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由此可见,未来无论融合手段如何,专业度始终是记者的立命之本,所以成为专业的学者型记...
关键词:新闻记者 融合发展 “四力” 学者型记者 
各界友好 缅怀艾丰(摘录)
《中国质量万里行》2019年第6期28-29,共2页
@光明日报【人生难得一导师——追忆艾丰先生】作为学者型记者,艾丰极力提倡思考。他把自己的新闻作品集命名为《思考的笔》,其中提出,记者有三个任务:报道、解释、预测。他认为新闻是“五说”行业:最先说话、说自己不甚懂的事情的话、...
关键词:艾丰 学者型记者 新闻作品集 摘录 光明日报 
姜青青
《杭州(生活品质)》2017年第6期37-37,共1页
姜青青,杭报集团高级编辑,文史研究者。以“学者型记者”著称的姜青青,已出版和发表的有关杭州历史文化著述有两百多万字,其中很多研究走在了学术前沿。他对南宋京城保障系统的研究论文极具见地,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主办的学术杂志...
关键词:学者型记者 历史文化 学术前沿 研究论文 保障系统 学术杂志 研究者 联合国 
学者型记者的价值及时代需求
《新闻世界》2016年第8期94-96,共3页周圆 
随着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学者型记者成为学界和业界讨论的热门话题。本文针对记者的"专家"和"杂家"之争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学者型记者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学者型记者未来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学者型记者 专家 传播效果 
由芦山地震中无人机救援解密报道谈科技新闻写作
《科技传播》2014年第5期34-34,31,共2页温一冰 
我国的科技新闻与其他类型的报道相比还处于一个较为薄弱的阶段,门户网站中的科技新闻内容多为对电子产品的报道;专门进行科技报道的网站或杂志受众则十分有限。造成局限的原因是新闻从业人员的科学素养欠缺,以及科技新闻报道自身特殊...
关键词:科技新闻报道特殊性 学者型记者 
阅读
《中国记者》2012年第1期112-112,共1页
《新闻新论——一位学者型记者的新闻思考》出版,2011年11月,由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硕士研究生导师孟勇所著的《新闻新论——一位学者型记者的新闻思考》一书,由新华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孟勇曾任《中国青年报》西藏记者站站长、《华...
关键词:《中国青年报》 《华西都市报》 学者型记者 阅读 成都体育学院 出版发行 研究生导师 新闻系 
“学者型记者”:中国语境下的解释性报道与新闻专业主义——以《三联生活周刊》的工作理论为例被引量:6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104-110,共7页孙藜 张志安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新时期深度报道史(1978-2008):以新闻生产社会学为视角的研究"(09YJC860005)
通过对知名新闻杂志《三联生活周刊》的个案研究,考察中国语境下的一种特定的新闻实践与新闻专业主义的关系,并尝试用"学者型记者"的概念进行概括:一方面,它具有新闻专业主义的基本共性,例如自主意识、服务公众、注重事实等;同时又体现...
关键词:学者型记者 解释性报道 新闻专业主义 《三联生活周刊》 
《大国医改》——朱幼棣的士大夫情怀
《出版广角》2011年第2期55-55,共1页莫枫 
学者型记者、学者型官员,这是朱幼棣给公众最大的印象。当今最红火的财经作家吴晓波这样赞誉朱幼棣·“他是我见过的最有学识和文化气质的知识分子之一,好古敏思,谦谦君子,有名士风,在某种意义上,他生错了时代。”
关键词:士大夫 情怀 医改 学者型记者 学者型官员 知识分子 文化气质 吴晓波 
新闻写作的风格被引量:1
《新闻与写作》2010年第9期63-65,共3页艾丰 
新闻作品可以有自己的风格。形成风格是记者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记者的风格是记者的作品群形成稳定特色并被广大的读者(受众)所接受的成果。记者的风格可以按照三个路子形成:新闻型记者,文学型记者,学者型记者。具体的风格则是多姿多...
关键词:风格 新闻写作 学者型记者 新闻作品 新闻型 受众 读者 
为中国农村改革提供史鉴——《中国农村改革纪事》读后感
《中国合作经济》2008年第10期61-63,共3页查理森 
一位长年从事中国农村报道,见证了新中国特别是近三十年来中国农村改革坎坷历程的老新闻工作者,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三十周年前夕,给我们奉献出了一部具有“史鉴”价值的著作,这就是新华社高级记者、原《嘹望》周刊总编辑陈大斌同志的...
关键词:中国农村改革 纪事 史鉴 读后感 十一届三中全会 新闻工作者 学者型记者 农村报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