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笠翁十种曲》

作品数:30被引量:1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邓丹张晶杜书瀛骆兵赵江南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镇江高专学报》《青年文学家》《福建教育学院学报》《四川戏剧》更多>>
相关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戏剧文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笠翁十种曲》神佛形象的审美文化意蕴被引量:1
《戏剧文学》2007年第8期34-39,共6页骆兵 
清初的李渔是中国戏曲史上著名的剧作家,一生创作的十部戏曲,即《怜香伴》、《风筝误》、《蜃中楼》、《意中缘》、《凰求凤》、《奈何天》、《比目鱼》、《玉搔头》、《巧团圆》、《慎鸾交》,问世伊始都是单本付梓,继之金陵翼圣堂、世...
关键词:李渔 戏曲 才子佳人戏 《笠翁十种曲》 文化意蕴 
《笠翁十种曲》的“新奇”艺术
《戏剧文学》2007年第2期74-77,共4页邓丹 
明初,身处官僚阶层的士大夫们胸怀主流社会的诗教精神侧身曲坛,逐渐替代下层文人和民间艺人而成为戏曲创作的主体。他们出于业余爱好而创作戏曲,却无法摆脱诗骚风气的拘牵,仅将戏曲作为诗词的延续,对戏曲的曲文津津乐道,而疏于对故事情节。
关键词:李渔 剧作 艺术手法 文人 表现手法 钱塘君 吴剧 十种曲 
论李渔的观众本位观被引量:2
《戏剧文学》2006年第3期70-72,共3页周建清 
关键词:李渔 剧本 圣叹 戏曲语言 观众 本位观 《笠翁十种曲》 《牡丹亭》 剧作家 戏曲作品 《风筝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