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尼姆斯

作品数:96被引量:4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钟文华任平章艳萍李日莲傅守祥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文学—世界文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人格面具、阴影与阿尼姆斯:荣格式解读《觉醒》中的埃德娜命运
《海外文摘》2024年第14期0004-0006,共3页胡雨曦 
凯特·肖邦的《觉醒》是一部探讨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经典文学作品,描绘了主人公埃德娜·庞蒂埃(以下简称埃德娜)在19世纪末父权社会中的挣扎与觉醒历程。作为妻子和母亲的埃德娜,被社会期待束缚在传统的性别角色中,然而她的内心深处却...
荣格原型理论观照下“女驸马”的女性形象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年第4期71-74,共4页姚瑶 
荣格的阿尼姆斯原型和人格面具原型是文学批评中分析角色内在特质的重要理论依据,黄梅戏《女驸马》中的冯素珍便兼具"男性气质"和双重人格面具特征。基于该原型理论,对黄梅戏《女驸马》中冯素珍一角进行研究,挖掘其从大家闺秀到"女驸马"...
关键词:原型理论 阿尼姆斯 人格面具 女性形象 
《激情》中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原型解析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8年第5期40-42,共3页樊静 
《激情》是艾丽丝·门罗创作的短篇小说。基于荣格的原型理论,用阿尼玛、阿尼姆斯原型来观照解读格雷斯、尼尔和莫里的行为轨迹,通过分析他们的言行举止、性格特征和情感经历,再次印证了荣格关于分析心理学以及文学人类学的种种论断。...
关键词:《激情》 原型理论 阿尼玛 阿尼姆斯 
原型理论视角下《简·爱》的另类解析
《镇江高专学报》2017年第3期22-25,共4页朱燕秋 
借鉴荣格的原型理论观,对《简·爱》进行文本的细读和分析,我们认为简爱体现了作者夏洛特的人格面具,疯女人伯莎体现了她的心理阴影,罗切斯特代表了她心中和现实中整合为一的阿尼姆斯。三者之间的相互协调与变化,就是夏洛特"自身"现实...
关键词:原型 人格面具 心理阴影 阿尼姆斯 女性主义 
《远大前程》:郝维仙小姐的心理解读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98-101,175,共4页邹莉 
在《远大前程》中,郝维仙小姐是一个悲剧人物,她是父权社会的受害者,也是她自己的受害者。运用荣格的原型理论和莱因的"存在性不安"精神病学思想来分析造成郝维仙小姐双重性格和悲剧结局的内外因素,探讨其如何从精神分裂症中解放自己,...
关键词:阿尼姆斯 阴影 人格面具 存在性不安 
试用荣格理论分析《欲望号街车》中布兰奇的精神分裂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5年第8期71-73,共3页黄敏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学科共建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编号:GD12XWW15)
本文运用荣格关于人格面具、阴影、阿尼玛和阿尼姆斯、自性的原型理论来探究威廉斯的戏剧《欲望号街车》中主人公布兰奇精神分裂的原因,分析她如何认同自己的人格面具、拒绝承认自己的阴影人格、没有发现自己的阿尼姆斯,最终走向精神分...
关键词:《欲望号街车》 荣格 人格面具 阴影 阿尼姆斯 
阿尼姆斯原型视角观照下的《爱玛》主要女性人物被引量:3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31-34,共4页刘雪琪 
安徽省教育厅2012年教研项目(jyxm678)
在荣格原型理论之阿尼姆斯原型的观照下,《爱玛》主要女性人物之阿尼姆斯即男性特质,因个体成长经历、生活环境和家庭背景的不同,而在发展程度上存在极大差异。爱玛因阿尼姆斯发展过度而男性特质突出,由其被动投射觅得情感归宿;简·费...
关键词:爱玛 女性人物 荣格 阿尼姆斯 投射 
隐藏的情人——浅论《情人》中“我”对海伦·拉戈奈尔的微妙情感
《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5Z期129-129,共1页王诗艺 
本文试图通过对《情人》中主人公"我"的形象、性格分析,结合小说中"我"对唯一的好朋友海伦·拉戈奈尔所产生的微妙情感,得出海伦·拉戈奈尔也是"我"的情人之一的结论。
关键词:情人 欲望 自恋情结 阿尼姆斯 可能的故事 
坚硬如水的爱情——论《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女主角的阿尼姆斯情结
《北方文学(中)》2013年第6期77-78,共2页王云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女人一生默然爱着作家R先生,从不诉说,以一个人孤独的方式完成了爱情的全部体验。她有着女人似水的温柔敏感,但更多的却带给读者一个理性、坚硬、勇敢、隐忍等男子该有的性格特性。本文试从荣格啄型理论...
关键词:陌生女人 阿尼姆斯 爱情 茨威格 
凯蒂的阿尼姆斯原型解读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2年第5期32-34,共3页王琴 陈斌 
《喧哗与骚动》是美国二十世纪杰出的小说家威廉·福克纳的代表作。小说通过康普生家族人的内心独白,展现了康普生家族从兴盛走向衰落的过程,生动再现了美国内战给南方人带来的巨大心理冲击,表现了南方价值观念、准则的衰败,进而探索现...
关键词:《喧哗与骚动》 凯蒂 荣格 阿尼姆斯原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