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

作品数:17被引量:10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贾梦姗杨正和张春蕾刘海婷刘稳妮更多>>
相关机构: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成长》《戏剧艺术》《语文建设》《当代外国文学》更多>>
相关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陇东学院青年科技创新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耶利内克小说中自然之思与女性之哀的奏鸣——以《啊,荒野》与《贪婪》为例
《当代外国文学》2024年第1期118-124,共7页马艺璇 
奥地利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将坐落于阿尔卑斯山区的施蒂利亚州视作重要的文学之地。阿尔卑斯山作为奥地利代表性自然地理景观,频繁见于其文学作品之中。本文以小说《啊,荒野》与《贪婪》为主要研究对象,从作家情...
关键词: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 自然 女性 批判性书写 
译介、出版和接受:耶利内克作品在中国的传播
《今古文创》2021年第41期113-114,共2页曾若源 
奥地利作家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Elfriede Jelinek)在200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引发了一段时间的讨论热,其作品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经历了大起大落。本文通过梳理耶利内克在中国大陆的译介历程,探讨其作品在中国传播过程中所呈现的特点...
关键词: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 译介 接受 文学传播 
请中和理想与现实
《成长》2021年第6期195-195,共1页何博轩 
我们一直用我们睁开的双眼眺望,只为寻找自己,然后努力生长,力争成为森林。——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无趣的现实里,能填上几笔靓丽色彩的或许只有理想了吧。我们都有理想,这并非是寂静夜晚里脑中疯狂而又不切合实际的妄想,真正的梦想应...
关键词: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 理想与现实 切合实际 
女性与服装--以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杰基》为例
《德语人文研究》2020年第2期74-78,共5页成梦丹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作品互文性研究”(项目编号:2019JX009)。
服装通常被认为是遮盖人类身体的“第二层肌肤”,是区分内与外、躯体与空间、有机与无机、自我与世界的界限。如今,服装作为“物”的功能,如对身体的保护、遮盖和塑形作用不再是讨论的重点,取而代之的则是服装与自我、与女性的关系。本...
关键词:女性 服装 杰奎琳·肯尼迪 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 
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
《青年作家》2016年第5期F0002-F0002,共1页
奥地利女作家,中欧公认的最重要文学家之一: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1946年生于奥地利施蒂利亚州的米尔茨楚施拉格,她的父亲具有捷克与犹太血统,是位化学家,母亲出身于维也纳名门望族。耶利内克自幼学习音乐,早年攻读音乐、戏剧和艺...
关键词:耶利内克 里德 名门望族 诗歌写作 六十年代 小说创作 批评意识 女权主义 
试论《钢琴教师》的女性主义意识被引量:1
《语文建设》2014年第09Z期29-30,共2页张礼敏 
《钢琴教师》从女性立场重新对女性主义意识做出分析和探究,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用自己独特的写作视角和言辞尖锐的文风向世人揭示了传统、保守、男性社会对女性过度的压制、道德强制甚至残酷精神迫害,通过作品表达出对女性发展自由与...
关键词: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 女性主义意识 男性社会 
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
《年轻人(B版)(魅力校园)》2014年第9期49-49,共1页
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奥地利女作家,是中欧公认的最重要文学家之一,曾获得不来梅文学奖(19%)、柏林戏剧奖(2002)和莱辛批评家奖(2004)等诸多奖项。耶利内克1946年生于奥地利施蒂利亚州的米尔茨楚施拉格一个犹太人家庭,自幼...
关键词:耶利内克 里德 20世纪60年代中期 诗歌写作 小说创作 批评意识 女权主义 奥地利 
记忆与重构——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戏剧作品《白雪公主》和《睡美人》中的文化记忆问题被引量:1
《德语人文研究》2014年第1期7-11,共5页刘海婷 
奥地利当代女作家耶利内克将两位著名的童话人物"白雪公主"和"睡美人"请到自己的剧本中,却有意让读者对剧中的公主形象感到陌生甚至惊叹。耶利内克在其剧本中对格林童话原著中的公主形象和故事情节进行了颠覆性的重构,目的是质疑、批判...
关键词:记忆信号 耶利内克 白雪公主 睡美人 重构 
试析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小说《贪婪》的语言艺术
《作家》2010年第10期2-3,共2页贾梦姗 
2009年度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WGW0901)
奥地利女作家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因其作品独特的语言艺术而荣获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本文试对其小说《贪婪》中诡谲灵异的语言进行分析,以探究象征、隐喻、嘲讽等修辞手法的使用为这部小说所赋予的深刻内涵与内在的生命力。
关键词: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 《贪婪》 语言 意象 内涵 
标新竞异:《贪婪》的标示手法探析
《电影文学》2009年第23期115-117,共3页贾小娟 贾梦姗 
2009年度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WGW0901)
标示是文本中起标志、显示等作用的一种叙述手段。《贪婪》是一部富含标示的作品,耶利内克在该小说中巧妙地运用了一系列的标示。本文旨在探究和剖析该小说中的题旨标示和人物标示。在对人物标示的分析中,将着重剖析库尔特这一暗含标示...
关键词: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 《贪婪》 标示 生态女性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