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正和

作品数:12被引量:27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耶利内克女性主义重述神话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白鲸》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江西社会科学》《金融教育研究》《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作家》更多>>
所获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江西省研究生创新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云海造境——《贪婪》的叙述章法探析
《作家》2009年第20期79-80,共2页贾梦姗 杨正和 
2009年度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WGW0901)
奥地利女作家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对传统小说叙述模式进行了一定的革新,其长篇小说《贪婪》是最好的例证。本文旨在探究和剖析耶利内克在《贪婪》中所运用的叙述章法。与一般的向心结构不同的是,耶利内克在该小说中采用的是复合型的"...
关键词: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 《贪婪》 叙述章法 向心结构 
解析耶利内克小说《贪婪》的语言特色
《作家》2009年第22期73-74,共2页贾梦姗 杨正和 
2009年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WGW0901)
奥地利女作家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因其作品中的语言特色而摘取了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在《贪婪》中,耶利内克在继承并发扬维也纳派传统的基础上,还巧妙运用了自由直接引语。本文试从语言学的角度对其小说《贪婪》中的语言特色进行解析。
关键词: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 《贪婪》语言 自由直接引语 
试析中西文学“重述神话”的思维差异
《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12期82-85,共4页杨正和 杨瑶 
东西方神话的发展从源头上就具有差异性,在被重述的当代,也因为文化背景、时代潮流以及作家的性别立场、创作理念的差异而各具特色。如果说西方"重述神话"的参与者表现的是对"过去历史"的改造与重建,那么,中国的作家们更多的是体现了一...
关键词:重述神话 历史记忆 中西思维 女性形象 
狂欢化视野下的中西“重述神话”被引量:1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103-107,共5页杨瑶 杨正和 
2008年江西省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项目(编号:YC08A038)
神话植根于民间文化的沃土之上,很多广泛流传的神话已经成为经典,渗透到各国文学、文化领域。"重述神话"这样一个主题,呼应了当下"神话复兴"和"重构经典"的潮流。现以"重述神话"已出版的几部作品为例,从文本指向和意义指向的角度分析"...
关键词:重述神话 文本 意义指向 狂欢化 
一部女性主义思辨书——评耶利内克的《死亡与少女》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171-175,共5页杨正和 罗晓梅 
耶利内克的《死亡与少女》是一部关于女性思想和生存状况的戏剧集。作者将童话中虚构的女性和历史中真实存在过的女性复活,让她们在文本里以独白或对白的方式,深入剖析女性潜意识的思想状况,探讨一系列有关爱情、真理、永恒、死亡等哲...
关键词:耶利内克 《死亡与少女》 女性主义 菲勒斯中心主义 死亡 终极话题 
神话爱情蕴寓的女性命运——对《逐爱的女人》的女性主义解读被引量:1
《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12期142-145,共4页杨正和 罗晓梅 
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耶利内克的成名作《逐爱的女人》,表现了她对男权意识和父权制度下女性生存状况和女性命运的关心和思考。本文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分析女性的爱情和命运,即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父权制度对女性爱情的破灭以及蟠...
关键词:《逐爱的女人》 耶利内克 女性命运 女性主义 
无声的控诉——《钢琴教师》观照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39-40,共2页贾梦姗 杨正和 
2006年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立项课题
《钢琴教师》是一部自传体小说,作者用冷峻犀利的目光审视其身处的社会。文章分析了主人公埃里卡的变态心理和行为产生的原因,并对作者的隐含观点进行浅析。
关键词:耶利内克 性压抑 变态心理 父权制 
解读《白鲸》的生态伦理困惑被引量:8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113-117,共5页周海燕 杨正和 
生态伦理思想是关于自然与人伦理关系的思想。在生态伦理的视阈下,笔者重新审视麦尔维尔的长篇小说《白鲸》中亚哈的海上捕鲸和以实玛利的身心成长的内涵:一方面热衷于享受征服自然、捕杀鲸鱼的生命快感;另一方面又质疑工业文明的生态...
关键词:《白鲸》 生态伦理 麦尔维尔 
如影随形的等级观念——评狄更斯《雾都孤儿—奥立弗·退斯特》被引量:5
《金融教育研究》2006年第1期99-101,共3页汤云柯 杨正和 
虽然《雾都孤儿》抨击了“济贫法”,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吃人实质,但是也处处体现出等级观念对作者思想的深刻影响。而这种影响则使本书表现出了贵族与生俱来的好运和他们之间的“牢固友谊”,表现出了对盗贼们的不屑一顾与嘲弄;也宣扬...
关键词:狄更斯 《雾都孤儿》 等级观念 贵族 盗贼 
镣铐下的美丽——论三一律的美学意义被引量:5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137-140,146,共5页卢普玲 杨正和 
2003年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研究"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03WX04)。
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时期出现的三一律创作原则,一直被认为是文学服务于政治的一种体现,在创作上对作家是一种极大的束缚。事实上,三一律作为一种创作原则固然有其外部的社会政治因素,但其自身也体现出内在的美学意义。这种美学意义不仅...
关键词:三一律 张力美 单纯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