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败

作品数:206被引量:321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杨丽刘秉华王山荭刘思衡刘宏伟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淄博爱民种业有限公司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福建稻麦科技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矮败小麦育性的苗期预测被引量:1
《福建稻麦科技》2000年第S1期20-24,共5页刘思衡 巫升鑫 吴良章 钟洁 翁秀珍 
矮败小麦的芽鞘长度与成株高度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r =0 9576 ) ,短芽鞘苗成长为矮秆不育株 ,长芽鞘苗成长为高秆可育株 ,依自然群体芽鞘长度预测成株期育性的准确率为 72 2 %。GA3处理可明显扩大矮败小麦幼苗在芽鞘长度、...
关键词:矮败小麦 赤霉酸 幼苗反应 育性预测 
矮败小麦在轮回选择上的应用被引量:4
《福建稻麦科技》2000年第S1期2-4,共3页刘思衡 巫升鑫 黄碧光 陈德禄 郭媛贞 黄金堂 陈炳坤 
关键词:矮败小麦 轮回选择育种 太谷核不育小麦 可育株 不育株 白粉病 育性 超大穗小麦 抗赤霉病性 福建农业大学 
矮败小麦在育种上利用的初步评价
《福建稻麦科技》1999年第1期17-19,共3页郭媛贞 黄金堂 陈德禄 李淑萍 
莆田农科所于1995年由福建农业大学作物学院引入经该院多年改良的春性矮败小麦[2,3,4]。几年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矮败小麦在遗传育种上有较高利用价值。它是太谷核不育小麦的改进型,具有Tal(即MS2)显性不育基因与Rht10显性矮秆基因...
关键词:矮败小麦 小麦 育种 遗传 应用 
利用矮败小麦进行轮回选择的几个问题被引量:1
《福建稻麦科技》1997年第3期9-11,共3页刘思衡 
关键词:小麦 矮败小麦 轮回选择 
矮败小麦开花习性与异交结实率的研究被引量:3
《福建稻麦科技》1995年第3期1-5,共5页刘思衡 吴升鑫 钟洁 吴良章 
矮败小麦的花器结构和开花习性与太谷核不育小麦相似。柱头生活力长达10天。不育株的抽穗期较可育株晚2~5天,株高反及可育株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可育株顶部1~2片叶阻隔其花粉降落,减少不育株柱头接受花粉的机会,其异交结...
关键词:矮败小麦 开花习性 异交结实率 小麦 
“矮败”小麦株高与育性关系观察初报
《福建稻麦科技》1991年第1期46-47,27,共3页刘思衡 
“矮败”小麦是中国农科院作物所新近研制成的太谷核不育小麦新种质,具有太谷核不育小麦Tal显性不育基因和矮变、与小麦Rht10显性矮秆基因连锁遗传的特点。在高秆品种为父本与之杂交的子代群体中,矮秆株不育,高秆株可育,这...
关键词:矮秆基因 新种质 连锁遗传 轮回选择 不育基因 高秆 代父 常规育种 单株 拔节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