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降温

作品数:36被引量:158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梁恩和曹德晨张国斌只达石洪健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市环湖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郑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护理实践与研究》《中国民康医学》《中华神经外科杂志》《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解放军总医院临床科研扶持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柯氏模型构建神经重症护士血管内低温培训体系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4年第6期814-820,共7页周立民 程斐然 冯英璞 李翔 冯光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省部共建重点项目(编号:SBGJ202002001)。
目的 依据柯氏模型框架构建神经重症护士血管内低温在职培训评价指标体系,为神经重症护士血管内降温在职培训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标准。方法 成立研究小组,其次以柯氏模型为理论框架,通过文献回顾初步拟定评价指标,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
关键词:柯氏模型 在职培训 神经重症护士 血管内降温 护理管理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脏骤停后目标温度管理实施规范被引量:8
《中国急救医学》2021年第7期588-592,共5页郑康 杜兰芳 李姝 郑亚安 葛洪霞 李硕 谢蕊 葛宝兰 马青变 
目标温度管理是心脏骤停复苏后昏迷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能够减轻神经系统损伤,改善神经功能预后。我国心脏骤停后的目标温度管理起步较晚,临床医师对其认识不充分,尚未形成规范化的治疗方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急诊科是国内率先开展目标...
关键词:心脏骤停 自主循环恢复 目标温度管理 血管内降温 治疗规范 
血管内降温在重症中暑临床救治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7
《解放军医学杂志》2021年第5期525-530,共6页夏诗语 林国东 苏磊 
重症中暑(HS)指在高温、高湿且空气流通缓慢的环境下或剧烈运动后导致患者核心体温高于40.5℃,同时合并脏器功能损伤的一种疾病,其发病率及致死率均较高。早期诊断、早期降温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率,减少并发症。重症中暑的降温...
关键词:重症中暑 物理降温 致伤机制 血管内降温 
血管内降温技术及其治疗热射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进展被引量:8
《解放军医学杂志》2021年第2期207-211,共5页高建新 黎檀实 
解放军总医院临床科研扶持基金(2018FC-WJFWZX-2-11)
热射病以核心体温升高(>40℃)及不同程度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特征,是热疾病中最严重的一种。快速有效地降低核心体温是临床治疗的首要措施,而冷却速率是决定热射病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之一。血管内降温技术是近年来逐渐应用于重症...
关键词:热射病 血管内降温 治疗措施 
血管内降温相较体表降温对心脏骤停患者预后影响的Meta分析被引量:5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20年第2期160-167,共8页陆宗庆 朱星星 贾迪 华天凤 肖文艳 张金 杨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81601661);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608085MH195);安徽省博士后研究人员科研活动经费资助项目(编号:2016B140)
目的系统评价血管内降温与体表降温诱导亚低温治疗对复苏后心脏骤停(CA)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s CNKI和WanFang Data数据库,搜集血管内降温与体表降温比较对CA患者预后影响的队列...
关键词:心脏骤停 亚低温 目标温度管理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队列研究 随机对照试验 
应用控制性低温治疗心肺复苏术后患者被引量:5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年第12期1732-1734,共3页吴昊 张华忠 张劲松 孙昊 
江苏省青年医学重点人才项目(QNRC2016597)
目的:探讨临床上可使用的控制性低温方法在心肺复苏术后患者脑保护中的治疗价值。尤其对暂无新型温度反馈调控装置的单位,观察此体表体内联合控温方法的应用,以期对临床救治提供一种有效且可实施的控制性低温的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8月...
关键词:控制性低温 目标温度管理 心肺复苏 脑保护 血管内降温 
血管内降温治疗对复苏后综合征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4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8年第9期888-893,共6页邹洋洋 陈立旻 华天凤 杨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601661);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1608085MH195);安徽省博士后研究人员科研项同(20168140)
目的探讨血管内降温治疗对心脏停搏(CA)家猪复苏后综合征(PRS)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选择健康雄性家猪15只,诱颤后维持心室纤颤(VF)8 min,然后进行标准心肺复苏(CPR)。将复苏成功动物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常温组维持动...
关键词:心肺复苏 血管内降温 复苏后综合征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血管内降温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3
《中国民康医学》2018年第10期65-66,90,共3页黄焱 
亚低温治疗为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提高神经功能预后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血管内降温技术是通过血管内热交换降温进行治疗的新式技术,具备一定的可行性、安全性与有效性。本文主要对血管内降温在重型颅脑损伤应用...
关键词:血管低温治疗 定温保持 重型颅脑损伤 
血管内降温对重度颅脑损伤早期凝血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年第11期55-57,共3页徐兰娟 李保林 沈景桂 彭月丽 李成建 
目的探讨血管内降温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凝血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5-01—2016-06收入我院ICU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治疗组患者入院后立即应用血管内降温仪行亚低温治疗,对照组采...
关键词:重度颅脑损伤 血管内亚低温治疗 凝血功能 
应用低温静脉输液专用装置行血管内降温与传统体表降温方法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8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年第6期401-405,共5页黄国敏 马明远 张云海 区智凤 胡惠娟 赖慧晶 冼凤仪 
2013年建设中医药强省立项资助科研课题(20131058);2015年佛山市科技计划项目(2015AG10001)
目的 观察应用低温静脉输液专用装置行血管内降温与传统体表降温方法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随机信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取体表降温方法,观察组在体表降温基础上...
关键词:颅脑损伤 低温静脉输液专用装置 血管内降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