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家

作品数:2102被引量:29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付琼林春虹陆精康周楚汉黄厚江更多>>
相关机构:江西财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文史知识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三苏”史论文与“苏学”
《文史知识》2020年第12期105-113,共9页裴云龙 
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同属于"唐宋八大家",他们创作的各体散文也在文学史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三苏"的文章在展现个性的基础上具有近似的风格,又包含了较多同类且具有传承性的知识内容,由此构成了"苏学"这一在宋学脉络中具有重要作...
关键词:唐宋八大家 苏学 三苏 知识结构 苏轼 重要载体 史论文 传承性 
文宗韩愈之求仕
《文史知识》2018年第3期67-75,共9页王充闾 
一 关于一代文宗、位居“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宋代几位同在“八大家”之列的文学巨擘各有说法。
关键词:韩愈 “唐宋八大家” 文学 
“不合时宜”的读者——曾巩《新序目录序》
《文史知识》2016年第8期30-35,共6页杨朗 
曾巩虽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声名与影响在如今却并不算太显著。在各类中学课本与古文选本中,他的文章常常处于并不醒目的位置甚或没有位置。更为严重的是,他在过去最为人称道的序体文在现代也受到了质疑。因为以文献学的要求来看,...
关键词:版本目录 不合时宜 序体 曾巩 读者 唐宋八大家 中学课本 文献学 
立象尽意,自然成文——苏洵《仲兄字文甫说》
《文史知识》2014年第11期20-25,共6页刘青海 
苏洵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在散文创作方面成就尤高,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仲兄字文甫说》为其散文名篇,无论章构、立意,皆出人意表,历来受选家重视。文章中提出,天下之至文,如同风行水上自然成文,乃“无意乎相求,不期而相遭”。...
关键词:立象尽意 苏洵 自然 散文创作 唐宋八大家 文论家 文学家 
不舍与向往 厚意与浓情——王安石《祭欧阳文忠公文》
《文史知识》2014年第10期51-56,共6页洪本健 
熙宁五年(1072),一代文宗欧阳修逝世,同僚、朋友、门生等都为他写了祭文。其中引人注目的是,唐宋八大家中的宋六家,除已故的苏洵与欧阳修本人外,曾巩、王安石、苏轼、苏辙都有由衷赞美与深切怀念的祭文,唯王安石之作获得后世最...
关键词:王安石 《唐宋八大家文钞》 公文 向往 欧阳修 祭文 曾巩 苏轼 
文星璀璨的嘉祐二年贡举
《文史知识》2010年第4期83-83,共1页曾枣庄 
嘉祜二年贡举的两个月是北宋文星璀璨的两个月。此科的考官多为仁宗朝的文化精英,此科的进士多为神宗、哲宗两朝的文化精英。唐宋八大家中的宋六家皆群集于京城。欧阳修为了纠正诗文革新中的不良倾向,采取了两条有力措施。一方面把“...
关键词:贡举 文化精英 唐宋八大家 不良倾向 诗文革新 欧阳修 北宋 仁宗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眉山三苏被引量:1
《文史知识》2001年第7期80-86,共7页毛建华 
“蜿蜒回顾山有情,平铺十里江无声。孕奇蓄秀当此地,郁然千载诗书城。”这是南宋大诗人陆游对历史文化名城四川眉山的由衷赞美。让国人向往的,就因这里是位列“唐宋八大家”、北宋大文豪苏洵、苏轼、苏辙父子的故里。
关键词:眉山 “唐宋八大家” 诗人 苏轼 陆游 苏辙 苏洵 国人 故里 北宋 
桐城文章流变
《文史知识》1996年第1期9-14,共6页陈平原 
桐城乃清代最大的文派,前后绵延两百多年,传入遍及全国,其规模之大、影响之深、评价之分歧,在中国文学史上首屈一指。桐城作为一个文学流派,道统上尊崇程朱,文统上继承唐宋八大家,讲"义法",讲"神气音节",讲"神理气味格律声色",自有一套...
关键词:桐城派 文章风格 中国文学史 曾国藩 义法 方苞 风格迥异 桐城文派 唐宋八大家 音节 
苏轼《丁公默送蝤蛑》品赏
《文史知识》1995年第12期25-26,共2页钱仓水 
苏轼是一个叫人惊诧的博学多才的人,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首开宋代诗歌新风气,词一扫当时绮艳柔靡的风尚,他又是大书家、画家,知音律、喜平话,懂园林艺术、精鉴赏金石,可称全才。仿佛他的口眼耳鼻特别灵光,头脑思维特别发达,什么东...
关键词:苏轼 唐宋八大家 园林艺术 宋代诗歌 博学多才 散文 绮艳 平话 鉴赏 音律 
以奇笔写奇人——读苏轼《方山子传》
《文史知识》1993年第11期36-39,共4页张宏生 
对于文章的写作,苏轼曾颇为自谦地说:'轼虽能言语,于史事不是当行家'。(赖山阳语,转引自日人石村贞一《纂评唐宋八大家文读本》卷七)意谓自己长于议论,短于叙事。但这篇《方山子传》却足以说明,这位作家的议论文字固然非常出色,而他的...
关键词:方山子 赖山阳 唐宋八大家 有为而作 人石 岐下 朱宗洛 意谓 岐亭 四部备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