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文化研究

作品数:52被引量:9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段渝谭继和祁和晖李钊胡昭曦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师范大学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大学西华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四川文物》《四川戏剧》《国学》《巴蜀史志》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巴蜀文化通史》:一部巴蜀文化研究的集成与创新之作
《中华文化论坛》2024年第6期F0002-F0002,共1页
2024年12月,《巴蜀文化通史》出版座谈会在成都召开。来自全国学术界、出版界的80余名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共话《巴蜀文化通史》的学术贡献。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海鹏指出,《巴蜀文化通史》分别从物态文化、交往文化和精神文化三方...
关键词:长篇巨制 巴蜀文化 出版座谈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 物态文化 学术贡献 张海鹏 交往文化 
李学勤先生与巴蜀文化研究
《邯郸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78-84,共7页宋亚飞 陈民镇 
“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规划项目(项目编号:G3458)。
在李学勤先生众多的研究领域之中,巴蜀文化研究占据重要地位。他很早便介入三星堆文化的研究,对三星堆青铜器与商文化及长江中下游文化的关系、三星堆牙璋的来源等问题有持续探索。他注意结合考古发现,发掘古史传说中的合理因素。对于...
关键词:李学勤 巴蜀文化 三星堆 中华文明 
论20世纪30-40年代巴蜀文化研究的新学转型——以郑德坤、卫聚贤为重点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183-195,共13页龚伟 
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重点项目“早期西南考古与‘巴蜀文化’研究的学术史论”(BSZD22-02);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历史与成都文献研究中心重点项目“学术史视野下华西大学考古学者的巴蜀文化研究”(CLWX22001)的阶段性成果。
在抗战内迁和学术转型的双重因素影响下,20世纪30-40年代巴蜀文化迎来了研究热潮,其总体目标是重建科学可信的古代巴蜀文化。依据这一时期的民族田野调查和考古发掘工作中的新发现,学界已形成或以巴蜀古史史料的辨伪与重建、或以秦汉以...
关键词:20世纪30-40年代 巴蜀文化研究 新学转型 郑德坤 卫聚贤 
基于知识图谱的巴蜀文化研究分析
《新闻研究导刊》2021年第19期227-229,共3页邢宇 
2021年度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成都历史与成都文献研究中心项目“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背景下巴蜀文化知识图谱及传播现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CLWX21017。
为了解巴蜀文化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本文将CNKI作为文献数据库,结合CiteSpace分析软件对巴蜀文化相关文献进行时空特征研究和关键词研究。数据研究结果显示,巴蜀文化研究成果丰硕,但较少文章能够持续深入研究,合作和交流薄...
关键词:巴蜀文化研究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CITESPACE 
“十三五”期间巴蜀文化研究的进展与反思被引量:5
《中华文化论坛》2021年第4期47-66,155,156,共22页李钊 杨世文 
四川省社会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项目“巴蜀文化和冷门‘绝学’传承研究”(项目编号:SC20A031);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张栻学术年谱编撰与研究”(项目编号:20XZX006)研究成果
“十三五”期间,巴蜀文化研究成就斐然,不仅数量可观,而且新论迭出,研究旨趣和研究内容集中表现为坚守巴蜀文化的地域精神与探索巴蜀文化的创新转化机制,形成了探究巴蜀文化自身客体衍变规律的本体论、考察巴蜀文化历史地位的价值论以...
关键词:十三五 巴蜀文化 创新转化 成渝双城经济圈 
应该重视对巴文化的研究——从巴蜀关系论巴蜀文化研究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2021年第1期39-46,共8页李殿元 
从巴蜀文化的历史上看,"巴"的影响并不亚于"蜀";而从四川建置史看,由于历代统治者都将统治巴蜀的最高治所设在成都,故成都一直主导着重庆的发展。不可否认,重庆人对此,即使他们嘴上不说,在心理上总是有些苦涩的。成都主导的巴蜀文化研究...
关键词:巴蜀文化 巴蜀关系 重蜀轻巴 重庆直辖 特别重视 
《中华文化论坛》2019年总目录
《中华文化论坛》2019年第6期159-160,共2页
关键词:文化论坛 《中华文化论坛》 会议综述 巴蜀文化研究 维摩诘 
巴蜀文化研究走进中学校园的教学实践研究被引量:2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2019年第1期273-279,共7页高守良 
四川省教育厅重点研究基地“西华大学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一般项目“巴蜀地方文化在初中文科类学科教学与考试中的运用研究”(项目编号17DFWH019)阶段性成果.
巴蜀文化研究已由高校学术研究向中学课堂教学延伸和拓展,这是巴蜀文化研究和传承的重大发展,对于巴蜀文化研究和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中小学校应当站在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高度来积极开展各项巴蜀文化...
关键词:研究 教学 课堂 传承 
七十年来的巴蜀文化研究被引量:6
《中华文化论坛》2019年第5期4-15,155,共13页段渝 
新中国成立以来,借助于大量考古新材料的面世,巴蜀文化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尤其在巴蜀的族属、地域、古蜀先民的迁徙,巴蜀的社会经济,巴蜀古代文明,巴蜀与中原和周边文化的关系,巴蜀文字以及巴蜀文化与南方丝绸之路等方面,取得了大量...
关键词:巴蜀文化 考古新发现 文明起源 南方丝绸之路 中原文明 
以武侯祠为符号的巴蜀文化研究
《北方文学》2019年第23期179-180,共2页杨洋 
巴蜀文化是指四川、重庆的地域文化,本文以三国蜀汉文化的中心遗迹成都武侯祠作为文化符号,通过介绍武侯祠的概括,及惠陵所在位置的意义和武侯祠随时代变迁的文化意义两个方面,来挖掘符号背后的故事和所蕴含的文化瑰宝,让我们深深领略...
关键词:武侯祠 三国文化 以南为尊 变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