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新诗

作品数:319被引量:319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怡方长安颜同林王建青王泽龙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历史地理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重新审视中国新诗与现代历史——评张洁宇新著《民国时期新诗论稿》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2020年第1期113-120,共8页潘俊宇 
中国新诗的发展历程已逾百年,从胡适在草创期打出“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的口号开始,白话新诗便登上了历史舞台。早期新诗以“反叛”的姿态打破格律,力图站稳脚跟,却不免又陷入诗歌创作艺术的窠臼。之后新月派诗人林庚、梁宗岱、废名...
关键词:中国新诗 白话新诗 张洁 梁宗岱 新诗史 早期新诗 林庚 废名 
古镜照神,或想象“传统”的方法——论新诗中古典资源的现代重构
《延河》2015年第9期112-127,共16页秦振耀 
(一)阿甘本(Giorgio Agamben)在《活在幽灵中间的利与弊》("On the Usesand Disadvantages of Living among Specters")一文的开头,让我们重温了曼弗雷多·塔夫里(Manfredo Tafuri)关于"威尼斯之‘尸’"的论说。按照塔氏的...
关键词:世界博览会 古镜 生命形式 白话新诗 废名 梳妆打扮 古代文人 阿甘 卞之琳 言说方式 
末代皇帝的白话诗
《文史博览》2015年第5期69-69,共1页赵青新 
末代皇帝溥仪(1906-1967,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虽然算不上"诗人",但他从小接受严格的皇家教育,他的老师陈宝琛、郑孝胥等人都会作诗,他自然而然受到熏陶。溥仪的少年时代,正是白话文运动兴盛时期。少年溥仪喜欢阅读白话新诗,兴之所...
关键词:末代皇帝溥仪 葡萄美酒 白话新诗 白话文运动 少年时代 郑孝胥 尺长 政协委员 陈宝 兴盛时期 
拜见敬容先生
《巴蜀史志》2008年第3期42-42,共1页流沙河 
20世纪70年代之末,长夜终于破晓,中国又有了诗。此生有幸,大难不死,在《诗刊》友人的召唤下,试着又写白话新诗,托人带去发表。跟见贱名又排成铅字印行了,“乍见翻疑梦”,有再生之感。到1981年春,拙作《故园六咏》又和34位诗人...
关键词:《故园六咏》 《诗刊》 70年代 白话新诗 40年代 女诗人 优秀奖 颁奖会 陈敬容 
拜见敬容先生被引量:1
《文学自由谈》2008年第3期57-58,共2页流沙河 
上个世纪70年代之末,长夜终于破晓,中国又有了诗。此生有幸,大难不死,在《诗刊》友人的召唤下,试着又写白话新诗,托人带去发表。眼见贱名又排成铅字印行了,“乍见翻疑梦”,有再生之感。到1981年春,拙作《故园六咏》又和34位诗...
关键词:先生 《故园六咏》 《诗刊》 70年代 白话新诗 40年代 陈敬容 女诗人 
手擎明镜看西湖
《风景名胜》2000年第8期26-27,共2页严麟书 
记否花名即小名, 是花是我不分明, 对花稽首浇杯酒, 我愿花中过一生。 1902年秋,现代诗人刘大白同表兄廑父、显臣从绍兴来杭州,畅游西湖,并在藕香居小饮。适逢藕花盛开,即兴赋下这首诗。两表兄不习惯乘船,急思反棹,诗人又口占一诗嘲讽:...
关键词:刘大白 白话新诗 
突围小记胡乔木
《新文学史料》1997年第3期33-33,共1页卞之琳 
突围小记胡乔木卞之琳大约在1959年初“大跃进”退潮声中,有一天下午,我参加了一次新诗小型座谈会出来,正要走回家去,在大门口遇见乔木也散会出来,正独自上他的专用小车。他跟我打了招呼(我在会上没有发言,也就没有接触),...
关键词:新民歌 卞之琳 胡乔木 反批评文章 座谈会 自觉写作 白话新诗 《文学评论》 发展问题 横的移植 
《元音》及译后被引量:2
《法国研究》1983年第2期30-34,共5页阿尔蒂尔.兰波 叶汝琏 
原诗为严正的十四行体诗,每行十二音节,六、四音节后有一“行中大顿”脚韻排列为 abba,cddc,eef,ggf。译诗也每行十二音节(单字),韻式也照原式。如按白话新诗每行以较近英诗律,“音节”分析,则除开第一行为六音组(六小顿或六拍),都是五...
关键词:元音 十二音 译诗 十四行体 波德莱尔 白话新诗 十九世纪 十七世纪 四音节 炼金术士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