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先勇小说

作品数:313被引量:17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赵友龙刘俊常世举阮温凌何宗龙更多>>
相关机构:郑州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安徽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文学教育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论白先勇小说中的身体书写
《文学教育》2019年第26期24-25,共2页杨兴龙 
本文以白先勇创作的关于同性恋的长篇小说《孽子》以及短篇小说《青春》、《月梦》为主要研究对象,旨在以身体书写为研究视角,梳理身体研究的历史流变与还原台湾现代派小说身体书写的历史语境。研究认为白先勇小说中的身体书写一方面是...
关键词:白先勇 台湾现代派 身体书写 
从《台北人》看白先勇小说中的悲剧意识
《文学教育》2017年第11期42-43,共2页段凯华 
政治风云动荡,身世浮沉飘渺,敏感的伤心人白先勇,拿起自己手中的笔,继承中国传统文人的济世情怀,发扬西方现代派的新风,以其深刻的悲剧意识,为我们呈现了时空交错下国人的百态人生,传达出宿命般不可抗拒的世事无常,历史沧桑。
关键词:悲剧 命运 历史 人格气质 
浅析《台北人》小说中的色彩及意义
《文学教育》2017年第2期28-29,共2页纪筱筱 
选取白先勇短篇小说代表作《台北人》进行色彩分析,具体从白先勇之所以偏爱色彩运用的背景、色彩对人物性格的塑造、花色的象征意义或对主题表达作用、色彩运用的规律、《台北人》中富有色彩感的意象群落对于整本小说主题的作用、色彩...
关键词:白先勇小说 台北人 色彩的意义 
论白先勇小说的叙事视野被引量:1
《文学教育》2014年第15期22-25,共4页滕斌 
作家所属的意识形态、感受到的文化冲突、叙事的立场和情感取向等因素都会影响到其叙事视野的变化。从文学史的角度来看,白先勇自身的身份、经历、审美趣味和对性伦常的理解使得他的叙事呈现出与同时期大陆文学迥异的家国视野、文化视...
关键词:白先勇 家国视野 文化视野 女性视野 伦理视野 
试论白先勇小说的叙事视角
《文学教育》2012年第1期37-39,共3页张立新 
白先勇小说叙事视角运用圆熟。其全知视角叙事有别于传统,有时有意限制叙事者的能力,达到别具一格的叙事效果;早期小说因人物性格内倾,运用主人公内视角较多,因为夫子自道是表现他们的最佳途径,而采用见证人内视角的小说使故事显得真实...
关键词:白先勇 小说 叙事视角 
白先勇小说中的意象被引量:2
《文学教育》2008年第22期34-35,共2页陈梅 
白先勇曾经说过“我写作是为了表达人类内心无言的忧伤”,在《永远的尹雪艳》中,尹雪艳被作者赋予了一个悲剧命运引领者的角色。在文章中有几个明显的象征意象。
关键词:白先勇小说 象征意象 《永远的尹雪艳》 悲剧命运 
白先勇小说沉沦意识的成因及其价值
《文学教育》2008年第21期69-70,共2页赵友龙 
纵观白先勇先生的小说,我们发现沉沦意识如一根红线贯穿于他创作的始终。这种沉沦意识,既具历史的渊源,又有现实的原发情境。郁达夫的小说《沉沦》轰动当时,波及后世,为白先勇的小说创作提供了某种参照的可能。白先勇的小说中,无...
关键词:白先勇小说 《沉沦》 意识 价值 成因 小说创作 人物形象 郁达夫 
白先勇小说沉沦意识的渊源及构成
《文学教育》2007年第11期64-65,共2页赵友龙 
白先勇的小说中,沉沦意识是一种突出的、贯穿性的精神现象。这种沉沦意识,既具历史的渊源,又有现实的原发情境。他的小说在情感的呈现。
关键词:白先勇小说 郁达夫 情感 渊源 意识 展示 台湾文坛 心理 尹雪艳 精神现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