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气质

作品数:33被引量:3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蔚谢小庆刘鸿翔谢昭新彭晶晶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安徽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文学教育》《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职业》《大连大学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仁的质感:思想内涵与逻辑展开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4年第11期153-153,共1页胡晓艺 
仁的质感关联“生生”概念的发展,其基本意涵是“柔”质与“春”意。这在中国哲学史上有一个逻辑展开的过程。春生之柔是仁的质感的基本规定,温润化人成为儒家仁者的人格气质,影响风化成俗的治世方式。仁的质感还具有刚直的一面,这在与...
关键词:中国哲学史 人的存在方式 逻辑展开 质感 思想内涵 人格气质 认识论 基本意涵 
论书法家的人格气质及其当代危机被引量:1
《大连大学学报》2020年第4期109-112,共4页郭九林 
中国书法是展示生命气象和书法家气质的汉字文化艺术。中国书法的精神气质源于中国古代的气化哲学、先秦两汉和南北朝时期政治人物选拔的社会风尚,以及儒释道文化强调的人的社会责任、道德修养、天人合一等思想。然而,中国书法在传统文...
关键词:书法人格 修养 现代性危机 
我演李慧娘
《海风》2020年第2期155-156,共2页何向红 
以“李慧娘”为剧目的戏曲改编本众多,呈现了不同形象与文化内涵的李慧娘,我自己也塑造了很多角色,在诸多的演出中我最感满意的,最感受深刻的还是《游西湖》中李慧娘这一角色。李慧娘是一个个性鲜明的人物。至情至义的李慧娘;并在情节...
关键词:李慧娘 戏曲改编 情节设置 至情 个性鲜明 人物塑造 鬼魂 人格气质 
批判性思维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培养——以“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为例被引量:1
《中学教学参考》2018年第35期80-81,共2页张琳琳 卫姚 
批判性思维是创新人才最重要的心理特征,需要从认知技能和人格气质两个维度培养。以“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为例,从认知技能和人格气质两个维度阐述批判性思维在高中生物实验中的具体渗透。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认知技能 人格气质 
三名家笔下的泰山
《博览群书》2018年第1期101-106,共6页刘涛 
中国名山,泰山名气最大,作家登泰山、写泰山的也最多。这样就给雄伟泰山增加了另一道人文风景。同时,泰山本身又成为一面镜子,风格迥异的泰山书写,折射出不同作家独特的人格气质。
关键词:泰山 名家 人文风景 人格气质 作家 名气 
从《台北人》看白先勇小说中的悲剧意识
《文学教育》2017年第11期42-43,共2页段凯华 
政治风云动荡,身世浮沉飘渺,敏感的伤心人白先勇,拿起自己手中的笔,继承中国传统文人的济世情怀,发扬西方现代派的新风,以其深刻的悲剧意识,为我们呈现了时空交错下国人的百态人生,传达出宿命般不可抗拒的世事无常,历史沧桑。
关键词:悲剧 命运 历史 人格气质 
古诗:浸润孩子的心田
《学子(理论版)》2017年第2期52-52,共1页王文婷 
诗歌自古就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最形象的载体,诗歌更是千百年来塑造炎黄子孙人格气质最独行而有效的方式,所谓“不学诗,无以言”以至从远古到明清,无论是庙堂高宇或是街头市井,人们无不是出口言诗,开口唱诗.是诗歌让我们的祖先秉承了...
关键词:古诗 孩子 浸润 中华文化 人格气质 创造才能 诗歌 
用书香涵养干部的气质
《奋斗》2017年第3期63-63,共1页湍水澜 
“腹有诗书气自华”,人格气质是需要书香来涵养的。对于一名党员干部来说,能力才华需要书籍来浸润,而读书则是让书香发挥功效与散发魅力的重要途径。时下,有的干部感到“书到用时方恨少”,怎么办?答案是“书山有路勤为径”。为此,党员...
关键词:党员干部 人格气质 涵养 利用工作 
闻“香”识干部
《上海支部生活》2016年第12期4-4,共1页宛诗平 
“腹有诗书气自华”,人格气质是需要书香来涵养的。对于一名党员干部来说,能力才华需要书籍来浸润,而读书则是让书香发挥功效与散发魅力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党员干部 “香” 人格气质 
浅议大学生人格气质与社会适应能力关系
《俪人(教师)》2015年第23期269-269,204,共2页傅琳 
当今社会,大学生作为一个重要而特殊的群体,其社会适应问题,近年来得到了重要的关注与研究.在如今竞争,尤其是就业竞争压力较大的社会背景中,大学生们普遍都面临着诸多压力,如就业压力、学习压力、恋爱与情感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经济...
关键词:大学生 气质 人格 社会适应能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