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先勇小说

作品数:313被引量:17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赵友龙刘俊常世举阮温凌何宗龙更多>>
相关机构:郑州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安徽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文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作为异托邦空间——白先勇小说及其影剧改编的文化想象
《南方文坛》2022年第4期76-84,共9页梁燕丽 
一、异托邦空间和文学想象何谓“异托邦”?乌托邦(Utopias)和异托邦(Heterotopias),同为想象世界,作为与现实世界相对照的桃花源。出自托马斯·莫尔的小说《乌托邦》的“乌托邦”意为“乌有之乡”或“好地方”,一个现实中尚不存在的理...
关键词:白先勇小说 异托邦 文学想象 《乌托邦》 乌托邦 托马斯·莫尔 字面意思 桃花源 
传统与现代的语言衔接--以白先勇小说兼论如何对待文言
《社会科学论坛》2020年第1期68-73,共6页兰倩 
白先勇小说的语言既吸收了传统文言的语言风格,亦结合了不同地域的方言特色,在古典与通俗之间做到了自由切换,堪称文言与白话融合之典范,从某种意义上可视为朱光潜主张学习文言以扩充白话的成功实践。以白先勇为代表的现代作家,用创作...
关键词:白先勇 小说语言 文白之争 中国文学 
论白先勇小说的悲剧意识与文学的碰撞
《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26期43-43,共1页林丽容 
朱光潜先生曾说:'悲剧感是崇高感的一种形式'。[1]悲剧作为一种高尚的审美形式,将现实生活中的矛盾,挣扎,苦难,纠结用一种饱含关心的方法表达出来。从古到今,许多优秀的文学家,都曾经将这种悲悯的情怀和悲剧意识融入到小说的创作之中。...
关键词:悲剧意识 文学 白先勇 
“中国”之“死而复生”——白先勇小说的一种解读
《中国文学年鉴》2018年第1期858-859,共2页沈庆利 
在台湾文坛乃至整个世界华文文学版图中,白先勇的创作上承中国历史持续不断的家国流离和“家道中落”传统,下启二十世纪后半期众多华人作家的“跨海”离散叙事。白氏深厚浓烈的“中国情怀”,鲜明独特的“中国叙事”,既复杂多棱又“高瞻...
关键词:世界华文文学 白先勇小说 中国叙事 台湾文坛 华人作家 死而复生 中国情怀 离散叙事 
离散文学与身份认同问题——以白先勇小说为例
《明日风尚》2016年第24期304-305,共2页安璐 
在反映移民生活的离散文学中,作家们都会探讨移民的文化身份与认同问题。白先勇创作的《纽约客》等小说作品,作为华语离散文学的代表。同样也提出了很多关于身份认同问题的困惑。因此,本文以白先勇的离散文学为研究对象,运用斯图亚特·...
关键词:白先勇 离散文学 霍尔 文化身份与认同 
白先勇文学存在的文化意义被引量:2
《小说评论》2016年第3期16-26,共11页朱寿桐 
白先勇是汉语新文学的一个奇迹,他的小说创作将现代汉语的文化意蕴和审美意蕴推升到一个新的境界,同时也作为汉语新文学的杰出成果,对世界文学和文化做出了卓越贡献。白先勇是一位杰出的小说家,但他从不满足于此,他的文化情怀包含着小...
关键词:白先勇小说 小说情节 汉语文化 文化生活 审美意蕴 现代汉语 历史叙事 家国 花桥荣记 推升 
浅析白先勇小说中的桂林形象
《才智》2016年第11期189-189,共1页杨徐嵘 
本文以地域影响文学为基,反观文学对地域的呈现。以白先勇的小说创作为例,具体分析《玉卿嫂》和《花桥荣记》中对于桂林形象的描写和表现。
关键词:地域文化 文学呈现 《玉卿嫂》 《花桥荣记》 
试论白先勇小说的艺术创作手法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4年第05Z期25-26,共2页车玉茜 
白先勇认为小说"是种艺术,绝对需要以艺术形式、技巧来判断是否完整,这是比较靠得住的,比较客观的批评方法"①。他从小酷爱绘画,又好曲艺,将油墨粉彩、西乐戏曲融会贯通引入文学创作时,不得不承认的是,各类艺术领域是相通的,这种特殊的...
关键词:白先勇小说 艺术创作 艺术形式 批评方法 文学创作 芝加哥之死 吴汉魂 阅读趣味 尹雪艳 时空交错 
从《孽子》看白先勇小说的思想谱系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75-77,共3页叶龙思 
《孽子》是白先勇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在其整个小说思想谱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它标志着白先勇"情"本体思想的成熟,这种基于世界文明融合下的思想是具有普世价值的,是白先勇从民族走向世界的基石。
关键词:《孽子》 白先勇 思想谱系 民族文学 世界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同性恋小说的沉浮——白先勇小说“《孽子》热”原因探析被引量:1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68-72,共5页计红芳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部同性恋小说,白先勇小说《孽子》从刚诞生之时的普遍沉默到后来两岸三地甚至世界各地的热门效应,跟读者接受的变化密不可分。主要表现为:作品本身不断被发掘的"潜藏意义"、读者期待视野的变化、社会婚恋观念的...
关键词:白先勇 孽子 同性恋小说 潜藏意义 期待视野 婚恋观念 传播方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